人生目标•价值观•信仰
(2010-07-05 23:00:29)
标签:
宗教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人生目标杂谈 |
分类: 和大学生聊聊 |
人生目标•价值观•信仰
网友“yuanxiangguo”提问——
我想请教三个问题:
我一直觉得生命的目的和方向的清晰和理智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可能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戒除南辕北辙之弊病后,抓细节是否是过程呢?
现在的管理主要是管理行为,但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帮助员工有效的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
很多科学家比如说诺贝尔获奖者90%以上有不同的神学信仰,这说明科学跟神学并不矛盾,是否可以在目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里加进神学的内容呢?如何做呢?
我们看你的工作安排的很紧,知道你又负责任,因此不急于你的答案,你什么时候思考思考在你的博客中体现出来就行了。
所提的三个问题都是很大的课题,而且在认知上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下列回答只是个人化的、不可能不浅薄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否可以理解为目的和过程的关系?
就个体而言,当然要有较为明确的生活目的和方向,否则就会陷入迷茫甚至不知所措。在有了生活目的或者说清晰的人生方向之后,为达成这个目的的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目的明确,方向清晰,抓好过程,注重细节,就可以做好任何事情,达到既定的目标。然而,由于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极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所以上述观点只存在于理论之中。首先,目标和方向的确定除了清晰之外,还有一个定位准确的问题,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理智”,在此就不多说了。
其次,相对于复杂的现实环境,任何处于其中的个体都是极为渺小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即便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即便你很注重过程中的细节,也不一定就能把任何事情做好。换句话说,并不是任何个人的努力都能达到既定的目的。再次,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存在着若干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目标和方向可能要不断地修正。在这种情况下,预先定制的目标就不能显现出太大的意义。如此一来,过程和细节就显得相当重要。关于这一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注解。
关于工业化时代的“细节”问题,我的微博上是这么说的:没有人能把所有细节做到完美,然而,在工业化时代,细节需要以顾客价值为出发点,以团队合作为重点,以坚守程序和标准为基本点,最终实现企业品牌提升和员工职业化。
第二个问题是否可以理解为个人行为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
我赞同你的观点,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的程度上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但在如何帮助员工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上,我没有太多的思考,也实在难以思考出一个子丑寅卯。
首先,进入职业领域的员工,其人生观价值观业已形成,形成的过程与他们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经历息息相关,试图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很困难的。
其次,中国当前的企业管理还只是在告诉员工,什么是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因而还是低层次的,还远远不能达到影响员工人生观价值观的程度。
我的微博说过的一段话不知对回答你的问题有无参考价值: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存在不同成度的自虐。自虐是一种坚强意志的修炼,是一种高度克己的修养,是一种广种福田的修行。还有一句(比较尖锐):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混混,如果认为混混是混日子、混时间的话。
第三个问题可以理解为信仰问题吧。
其一,人的信仰并不仅仅来自于宗教,也不仅仅表现为对神的信仰。
其二,关于“信仰”我在微博上曾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有人问我有无信仰,我没有;如果说笃信什么,只有“天”。包括:暴殄天物的“天物”、天道酬勤的“天道”、天意难违的“天意”、天理难容的“天理”、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但是,如果不从宗教的意义上看、从“笃信”(强烈的信念)的意义上看,又可以认为每个人大体上都是有所谓信仰的,只是不同的人信仰、信念各不相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否90%以上都信神,我没看过相关的统计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至少都是有坚定信念的。
其三,即使真的如你所说,但据此认为“科学与神学并不矛盾”,我不敢苟同。信仰与科学研究是两回事,对神的信仰与科学探索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混淆了两者的界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牛顿的例子就很著名。
其四,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有信仰的内容,至少应该有信念的内容。但把对神的信仰列入企业文化建设,是否剑走偏锋了?在我国可能实践起来也难吧?
关于人生、人性和社会可以参看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xywzq的一些思考。
成功必备的两个条件 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