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札记 |
夫妻情深 珍重万千 《1》
1淡淡的哀愁
我这个人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当初中时,人们都在翻看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而我没在意。高中时代,电视剧《神雕侠侣》正在热播的时候,我才开始读这本小说。最近我又位同学讲唐诗,讲春联的文化内容,很让我眼热,因而我也准备讲一些这种让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可我实在对文化了解得不多,所以只好拿金大师这本小说开刀了。谨希望不要太离谱才好。因为主要是凭读过之后留下的印象,不免有误,但请理解。
对于杨过、小龙女这对伴侣,结局无疑是美满的。但这种美满确是带着丝丝的哀苦总不能使人高兴,使人振奋起来,而只是使人略感安慰、慰籍而已。为什么?虽然故事发生在蒙宋交战的大环境下,但我们发现这却铸成了二人的辉煌,而不是悲哀。冯默风曾经劝杨过从军,杨过没有去。郭黄在襄阳开英雄大会,杨过自开英雄会,不受战争的羁绊。与此相对,因对抗金轮法王而给他们带来的荣光,使人对其尊敬、赞叹。所以我们说,杨龙二人的悲哀则在于其周围的人。
现在,我是把二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那我也选几个整体看待他们二人的典型。自从杨过被逼入古墓和小龙女相遇后,第一个和他们发生关系的应该算是李莫愁。正是他的侵犯使杨龙二人从古墓出来。表面上李莫愁是盗取经书,但她最主要的还是妒忌杨龙二人的恩爱,因而出口就是“狗男女”,“败坏师门”之类。仔细体会,我们可以看出:夺经可以说是这种妒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报复行为。因而李莫愁也就陷入了一种怪圈:因妒忌而报复却使杨龙更加恩爱,从而导致李莫愁更加疯狂的报复,最终无法自拔其身。
接下来,经过一次分别之后,杨龙在大散关相遇却碰到了果黄夫妇二人。出于长辈的关爱之心,对于杨过娶师傅这种违背礼法的事,郭黄二人是极力反对的――虽然形式不同 。但到后来最终还是默认了这个事实――因为二人的恩爱还是杨过的大功,我且不论。但黄蓉的老父亲,东邪黄药师的一句话却是点出了重点:“它自己找了个好人家,就不管别人了?”当年黄蓉为了能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而不惜一切,众所周知。比如在太湖当黄药师拿住郭靖要杀时,她毫不迟疑地对父亲说“你要是杀了他,我就永远不见你了 ”并猛地跳进湖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今,他俩却用神圣、庄严的礼法来限制别人,要求别人,这又是什么心态呢?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可不是不理会的意思,而是一种严要求式的假革命,很近似于我们时常犯的左倾错误 ――最最的革命却最是破坏革命。要不然黄仁宇先生为什么要求我们别轻易就下的道德上的定论。
另外一个典型就该是绝情谷的公孙止、裘千伬夫妇公孙止看上了小龙女的美貌非要娶其为妻,裘千伬看上了杨过的才气——就算是吧,或是因为女儿看上了杨过,非要纳其为婿。这样一前一后可使杨龙二人受了一场大折磨。这两人为达到目的可以说是不惜下杀手――渔网阵,枣核钉。
最后,我再说一个,那就是赵志敬。赵志敬贪的主要是权势,本来与杨龙二人着不着什么边。可他又是杨过曾经的师傅,因而对于杨过对他的侮辱,这种对师父的侮辱,他是不能忍耐的,师徒关系本来就是一种权势,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他不断挑唆丘处机等人对付杨龙二人,动不动就张嘴咒骂杨龙二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赵志敬是把杨龙二人当作对付尹志平的工具,利用它们作为对尹志平的要挟。
总之,我们可以说,李莫愁是妒忌,郭黄二人是淡漠,公孙夫妇是强拆,赵志敬是利用。这四种类型显然多带有排斥色彩,代表了绝大多数的江湖人士。当然,也不是没有赞赏、称赞的,可却颇具有讽刺意味。首先是蒙古大军的首领忽必烈。就是他初见二人就惊叹:“好一对神仙眷侣,郎才女貌”。这话脱口而出,完全没有什么师徒名分的顾忌。其次就是金轮大王。当龙象般若功练成,他就不禁喊出“杨过,小龙女,我要与你们决一死战”。正所谓,最能体现你价值的,正是你的敌人。金轮大王也是多么渴望有一个知己啊。这就是小郭襄后来故事的关键要素了。人以群分,谁不害怕孤孤单单一辈子。还有就是和忽必烈一样天真、率直的小郭襄了。大战之后,“也只有你,才配得上我的大哥哥”。这是真心的。最后,一灯大师在离绝情谷不远的小屋里也曾赞叹过杨龙二人。但我们看看这些人就不难发现,她们都是游离在中国传统之外的异类,“小东邪”,“世外高人”,“蛮夷”。
2夫妻情深
我们再来看一看,江湖人士在夫妻之间又是个什么样子呢?李莫愁有句名言“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看起来形式上是“许”,可我们再想想,不外乎,李莫愁深爱陆展杬。因为我爱你,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把我自己都“许”给了你,你就应该爱我――不管我是不是一相情愿。这才是李莫愁的逻辑:有付出就该有握理想的回报。殊不知,正常的逻辑应该是有付出总有结果,而结果是中性词,有好也有坏。再说郭黄二人。在小说中二人相亲相爱,共同守城抗敌,可只要看看他们的女儿郭芙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谁占了优势。这么坏的脾气只能受赐于黄蓉的娇生惯养。因而隐藏在郭黄二人相敬如宾 下的正是黄蓉鬼灵精怪的胜利。在大胜关英雄会后在对待洋过、小龙女结婚的策略上,我们可见一斑。郭靖是气得吹胡子瞪眼,一副迂腐老学究的样子,而黄蓉则不动声色,暗地里三言两语就把小龙女给劝走了。至于赵志敬,虽然没有老婆,但却有一个尹志平。赵志敬对他的控制可以说是相当严,相当紧的。以至于尹志平以掌教之位相让,且为达此目的不惜讹诈尹志平,勾结蒙古人。最后就是公孙止夫妇了。裘老太太有句话“丈夫,丈夫,一丈之外就不是丈夫了”这就是她对待公孙止的原则。所以,发现了柔儿那她就只能死,花心的丈夫当然也要教训一下。公孙止其实也一样,他深爱柔儿,只是因为柔儿崇拜他,对他百依百顺,说他的千般好,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而自尊、自大起来。尔为摆脱控制,他更是狠心摄下圈套将裘老太太投进天井。因而,我们总结这世间的夫妻之间,无非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要求对方顺从自己。黄蓉不是也承认说:他总是让着我。
有时我也不禁自问:杨龙二人算是美满吗?首先说在身世上,他们两人都是孤儿。杨过漂零江湖,为衣食而发愁,从而无暇寻找友情。小龙女倒是不用为衣食发愁,偶尔还有蜜蜂浆吃,但师傅――祖师婆婆的女仆人却很顽固执拗。拜师的规矩是向一位帅哥吐唾沫。隔代而无玩伴,只能养成她的内向的服从当因为失恋而性格偏怪,暴戾的李莫愁来到后,对他的恶劣影响就更不用说了:冷若冰霜,心如止水。他们二人在李莫愁的紧逼下刚出古墓就分开了,大胜关后就又分开了,小郭襄出世又使他们分开,而到绝情谷更是离别十八年。他们二人都身中剧毒,杨过失了右臂,小龙女是了贞节。。。。人们都说情人之间是心有灵犀,但小龙女又为什么一次次的离开。如果他了解杨过,就不应该因为礼教之防而离开;如果他了解杨过,就不应该因为听到杨过骗武兄弟的假话和赵志敬、尹志平的谈话而离开。。。。如果杨过理解小龙女,就不应该因为在面对刀枪渔网阵时小龙女对他的的淡漠而愤懑;如果杨过理解小龙女,就不应该因为但求同死而将绝情丹抛入深渊。。。
因而我们说,她们的美满,美满的只是他们的结果,隐居终南山下,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过程的美满。杨过自己不是也曾对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其八九”十八年整日郁郁寡欢。但他们毕竟还是走到了一起,在经历了一次次磨难之后,不管对方怎么样,仍能相互说出:I love you st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