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札记 |
3珍重万千
杨过,他的名字时郭靖给取得,名过,字改之。希望他“过而能改”。我想杨过不仅以此自律,更是一次来看待他人的――尤其是小龙女。因而,杨过身上不免有一种大度。黯然销魂掌的口诀,在叙述完种种苦难之后,一句“惟别而已”,正显出了这种大度的胸襟。°小龙女,龙氏,金大师为什么选中了龙这个姓氏呢?这是个多么偏的姓啊。你身边有姓龙的吗?不会太多吧。这不禁使我想到《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的故事。曹操说,龙能现能隐,现则翻云覆雨,包藏宇宙,兴风作浪;隐则藏于人指甲之内,藏于九渊之底,神人不察。小龙女当然也是这样的人物。大胜关英雄会,她敢于直面金轮法王,一句“打就打”清脆而响亮。终南山,是她单挑一群蒙古勇士及全真七子;为杨过取丹药,是她径上断肠断崖与公孙止恶战到底,是为现。至于隐,她总是说“到了外边,一切都听你的”;为了杨过的好,几次离去,甚至可以祝愿杨过和郭芙百年好合。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受的苦难只是说“我命不好”而不想让对方过分担心。但对对方所受的痛苦则多加体贴,而没有一丝的怨恨,没有“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能对不起我”之类的话。正因为如此,在小茅屋里遇见南帝时,一灯大师与小龙女谈鸡与蛋的关系,虽使杨过感到“她与一灯大使近了而与自己远了,没有了那种心灵相通”,却没有抱怨什么。杨龙二人的这种态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它们都在尽力包容对方,珍惜对方。因而才有古墓里那动人的情话。“我不想死”,不是因为自己怕死而是舍不得对方,不愿抛下对方使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活在世上。更重要的是,这种包容和珍惜更使一个人跳出了另一个人的预设、安排,从而提供了一种行为自由,也就使人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人格。杨过的种种奇遇自不待言,就是小龙女也是一样。出古墓时不晓人世,吃饭不给钱。但以后一定知道给了。离开大散关,路途辛苦终于到了绝情谷,练功走火入魔,又是增添了几分阅历。正是这种分离聚散,使小龙女不再冷似冰霜。可以说,这些经历是和杨过在古墓对小龙女嬉闹的影响一样的。她再也不是冰美人,而有了喜怒哀乐。正因为如此,在绝情谷底,杨过高兴得连翻跟头,小龙女可以不羞补腆的上前去给他檫察汗。这是一种人性美,带感情的美。杨过的江湖再大再惊险,也不会让小龙女惊心。倒是她讲起种花択草,建屋捉鱼却津津有味。因而杨过和小龙女各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却能在绝情谷底倾诉和共享,就是因为这种包容的态度。对于杨过更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他小时候自称“天不怕,地不怕,我是逢凶化”,而到襄阳之战时,竟可以对小龙女说“你在台下为我担惊受怕,更是辛苦千倍”。也就是说,从一个玩世不恭,自以为是的倔强小伙子成为一个体贴他人,理解社会的公民,着不正是成熟所在吗?所以在和郭靖携手入城的时候,他对郭伯伯说的话是真诚的。回首当年,那是多么的凶险阿,竟然一身冷汗,胆战心惊。
经历风雨,他们还是没有分开,这不正是上天的安排吗?所以我们只能感激和感恩,而这种感激,感恩本身才是、就是美满与幸福。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杨龙二人彼此的包容和珍惜,使得他们在经历了一次次辛酸、苦难之后仍会说出:I love
4孤寂的遗憾
在我们体会这种美满和幸福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那些孤寂的人们。如公孙萼儿,“萼”,当然是花儿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美丽。可这个姑娘与其说是死于父母之间的纠缠不清的怨恨,毋宁说是为杨过殉情。当然,这种人还有程英、陆无双和小妹妹郭襄。我应当承认,我喜欢的是程英而不是小龙女。因为她是惟一一个成熟的人,在小说中是她始终没有一丝的变化,时刻在题为这世间的悲苦。既见君子,缘何不喜。。。。
与程英相应的就是,一灯、老顽童和瑛姑的三角恋爱组。最后,三人同居白话谷,安度晚年。可他们之间有爱情吗,算是美满马?当旧时的恩恩怨怨都成为往事而随风飘去的时候,老爷子、老太太之间又会有什么?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满?爱情真能如此吗?当程英随黄蓉来到百花谷,她曾对花轻语:低头问花花不语,唯有花枝俏,我已老。对她们来说是辜负了多少好时光啊。她们有错吗?没有。杨过有错吗?也没有。也许爱情就不应该有“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爱了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不需要什么理由。就算找到什么理由,一万个都不够。守望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由多近啊。。。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因而,我还是但愿这世间少一些程英吧。。除非你想创什么尼姑庵、少林寺。但是,后人如杨过,殷素素可能的调侃且不说,我想当杨过与小龙女拜堂时,那群臭道士心头的滋味也不好说罢。。为了传统文化中的正义,我们却又牺牲的太多,太多。在此,向大家推荐一首歌,即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的插曲《离别的车站》,有一段应这么唱:
有多少承诺我不想说
化作那湛蓝湛蓝湛蓝
多少哀愁
今天我在还痴痴地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