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推荐】刘慈欣“地球往事”之《黑暗森林》(节选二)

(2008-03-22 17:44:23)
标签:

刘慈欣

地球往事

黑暗森林

节选二

文化

节选二

【提示】面对三体人入侵,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人类自然不会束手待毙,各种危机应对策略纷纷出笼。其中 ,太空军的组建是当务之急,尽管完全不熟悉太空战争这一全新的战争模式,但人类还是全力以赴的开始了尝试与努力。 

 

三十名陆海空军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深红色帷幔上地那个徽章,它地主体是一颗发出四道光芒地银星,那四道光芒又是四柄利剑地形状,星地两侧有“八一”两个字,这就是中国太空军地军徽。 

常伟思将军示意大家坐下,把军帽端正地放在面前地会议桌上后,他说,“太空军正式成立的仪式将在明天上午举行,军装和肩领章也要那时才能发放到各位手上,不过,同志们,我们现在已经同属一个军种了。” 

大家互相看看,发现三十个人中竟有十五人穿着海军军装,空军九人,陆军六人。他们重新把目光集中到常伟思那里时,都尽量掩饰着自己的不解。 

常伟思微微一笑说:“这个比例很奇怪,是吗?请大家不要以现在的航天规模来理解未来的太空舰队,将来太空战舰的体积可能比目前的海上航空母航还大,舰上人员也同样多。未来太空战争就是以这样的大吨位长续航的作战平台为基础,这种战争方式更像海战而不是空战,只是战场由海战的二维变成了太空的三维。所以,太空军种的组建将以海军为主要基础。我知道,在这之前大家普遍认为太空军的基础是空军,所以来自海军的同志们的思想准备可能不足,要尽快适应。“

“首长,我们真的没想到。”章北海说,他旁边的吴岳则一动不动的笔直坐着,章北海敏锐的发现航母舰长那平视前方的双眼中,有什么东西熄灭了。 

常伟思点点头:“其实,不要把海军与太空的距离想的那么远,为什么是宇宙飞船而不是宇宙飞机呢?为什么是太空舰队而不是太空机群呢,在人们的思想中,太空和海洋早就有联系了。” 

会场的气氛放松了一些,常伟思接着说:“同志们,到目前为止,这个新军种还只有我们三十一名成员。关于未来的太空,目前所进行的是基础研究工作,各学科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主要力量集中在太空电梯和大型飞船的核聚变发过机上……但这些都不是太空军的工作,我们的任务,是要创立一个太空战争的理论体系。对于这种战争,我们所知为零,所以这既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因为未来太空舰队的建设,是要以这个理论体系为基础的。所以,初级阶段的太空军更像一个军事科学院,我们在座同志的首要工作就是组建这个科学院,下一步,大批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将进入太空军。” 

常伟思站起来,走到军徽前转身对太空军的全体指战员,说出了他们终生难忘的一段话:“同志们,太空军的历程是十分漫长的,按初步预计,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至少需要五十年,而大规模太空航行的各项关键技术,还需要一个世纪才能成熟到实用阶段;太空舰队从初建到达到预想规模,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一个半世纪。也就是说,太空军从组建到形成完整战斗力,需要三个世纪的时间。同志们,我想你们已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机会进入太空,更不可能在有生之年见到我们的太空舰队,甚至连一个可信的太空战舰模型都见不到。太空舰队的第一代指战员将在两个世纪后产生,而从这时再过两个半世纪,地球舰队将面对外星侵略者。那时在战舰上的,是我们的第十几代子孙。” 

军人们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铅色的时光之路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在漫长的延伸中隐入未来的茫茫迷雾中。他们看不清这长路的尽头,但能看到火焰和血光在那里闪耀。人生苦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折磨他们,他们的心已飞越时间之穹,与他们的十几代子孙一起投入到冷酷太空的血与火里,那是所有军人灵魂相聚的地方。 

 

太空军政治部工作会议。 

宣布开会后,常伟思长时间地沉默着,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他的目光穿过会议桌旁两排政治部军官,看着无限的远方,手中的铅笔轻轻的顿着桌面,那“哒哒”的轻响仿佛是他思维的脚步。终于,他把自己从深思中拉了回来:

“同志们,昨天军委的命令已经公布,由我兼任军种政治部主任。一个星期前我就接到了任命,但直到现在我们坐在一起,才有了一种复杂的感觉。我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太空军中处境最艰难的一批人,而我,现在是你们中的一员了。以前,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向大家表示歉意。” 

说道这里,常伟思推开了面前的文件,“会议的这一部分不作记录,同志们,我们推心置腹地交流一下,现在,我们都做一次三体人,让大家看到自己地思想,这对我们以后地工作很重要。” 

常伟思地目光在每一位军官地脸上都停留了一两秒钟,他们沉默着,没有人说话,常伟思站起来,绕过会议桌,在一排正襟危坐地军官后面踱着步。 

“我们的指责,就是使部队对未来的战争建立必胜的信念,那么,我们自己有这种信念吗?有的请举手,记住,我们是在谈心。” 

没有人举手,几乎所有与会者的眼睛都看着桌面。但常伟思注意到,有一个人的目光坚定地平视着前方,是章北海。 

常伟思接着说:“那么,认为有胜利的可能性呢?注意,我说的可能性不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偶然,而是真正有意义的可能性。” 

章北海举起一只手,也只有他一个人举手。 

“首先谢谢同志们的坦诚。“常伟思说,接着向章北海,很好,章北海同志,谈谈你是如何建立这种信心的。” 

章北海站了起来,常伟思示意他坐下:“这中是正式会议,我们只是谈谈心。” 

章北海仍然立正站着:“首长,您的问题我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毕竟,信念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在这里首先想提出的是目前部队中的错误思潮。大家知道,在三体危机之前,我们一直主线用科学和理性的眼光审视未来战争,这种思维方式以其强大的惯性延续到现在,特别是目前的太空军,随着大批学者和科学家的加入,更加剧了这种思潮。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四个世纪后的星际战争,我们永远无法建立起胜利的信念。 

“现在,特别是目前的太空军,随着大批学者和科学家的加入,更加剧了这种思潮。如果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四个世纪以后的星际战争,我们永远无法建立起胜利的信念。” 

“章北海同志的话很奇怪。”一名上校说,“坚定的信念难道不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之上的吗?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建立的信念是不可能牢固的。” 

“那我们首先要重新审视科学和理性,要明白,这只是我们的科学和理性。三体文明的发展告诉我们,我们的科学只是海边拾贝的孩子,真理的大海可能还没有见到。所以,我们在自己的科学和理性指导下看到的事实未必是真正的客 观事实,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学会有选择地忽略他它,我们应该看到 事物在发展变化中,不能用技术决定论可机械唯物论把未来一步看死。” 

“很好。”常伟思点点头,鼓励他说下去。 

“胜利的信念是必须建立的,这种信念,是军队责任和尊严的基础 !我军曾经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面对强敌,以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建 立了对胜利坚定的信念;我相信,在今天,对全人类和地球文明的责任 感也能支撑起这样的信念。” 

“但具体到部队的思想工作,我们又如何去做呢?”一名军官说, “太空军的成分很复杂,这也决定了部队思想的复杂,以后我们的工作 会很难的。” 

“我认为,目前至少应该从部队的精神状态做起。”章北海说,“ 从大处说,上星期我到刚归属本军种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调研,发 现这些部队的日常训练已经十分松弛了;从小处说,部队的军容军纪也 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昨天是统一换夏装的日子,可在总部机关居然有 很多人还穿着冬季军装。这种精神状态必须尽快改变。看看现在,太空 军正在变成一个科学院。当然,不可否认它目前正在承担一个军事科学 院的使命,但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军队,而且是处于战争状态的 军队!” 

谈话有进行了一些时间,常伟思坐回自己的位置上:“谢谢大家, 希望以后我们能够一直这样坦诚交流。下面,我们进入正式的会议内容 。”常伟思说着,一抬头,又遇上了章北海的目光,沉稳中透着坚毅, 令他感到一丝宽慰。 

章北海,我知道你是有信念的,你有那样的父亲,不可能没有信念 。但事情肯定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我不知道你的信念中还包含着什么 更多的内容,就像你父亲,我敬佩他,但得承认,我到最后也没有看透 他。 

常伟思翻开了面前的文件:“目前,太空战争理论的研究已经全面 展开,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星际战争研究无疑是要技术发展水平为基准的,但现在,各项基础研究都刚刚开始,技术突破还遥遥无期,这使得我们研究失去了依托。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总部修改了研究规划,把原来单一的太空战争理论研究分成独立的三部分,以适应未来人类世界可能达到的各种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低技术战略,中技术战略和高 技术战略。 

“目前,正在进行的三十个技术层次的界定工作,将在各主要学科内确定大量的指标参数,但其核心的参数是万吨级宇宙飞船的速度和航行范围。 

“低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倍左右,即800公里/秒左右,飞船不具备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限制在太阳系内部,即海王星轨道以内,距太阳30个天文单位的空间范围里。 

“中技术层次:飞船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左右,即4800公里/秒,飞船具有部分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半径将扩展至柯伊伯带以外,距太阳1000个天文单位以内的空间。 

“高技术层次:飞船的速度达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倍左右,即16000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飞船具有完全生态循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作战航行范围将扩展至奥尔特星云,初步具备恒星际航行能力。 

“失败主义是对太空武装力量的最大威胁,所以太空军的政治思想工作者肩负着极其重大的使命,军种政治部要全面参与太空军理论的研究,在基础理论领域清除失败主义的污染,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 

“今天到会的同志,都将成为太空战争理论课题组的成员。三个理论分支的研究虽然有重合的部分,但研究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这三个机构名称暂定为低技术战略研究室、中技术战略研究室和高技术战略研究室。今天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各位自己的选择意向,作为军种政治部下一步工作岗位安排的参考。下面大家都谈谈自己的选择吧。” 

与会的三十二名政治部军官中,有二十四人选择低技术战略研究室,七人选择中技术战略研究室,选择高技术战略研究室的只有章北海一人。 

“看来,北海同志是立志成为一名科幻爱好者了。”有人说,引出一片笑声。 

“我选择的是胜利的唯一希望,只有达到这一技术层次,人类才有可能建立有效的地球和太阳系防御系统。”章北海说。 

“现在连可控核聚变都没有掌握,把万吨战舰推进到光速的百分之五?让这些庞然大物比现在人类那些卡车大小的飞船还要快上一千倍?这连科幻都不是,是奇幻吧。” 

“不是还有四个世纪吗?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可是物理学基础理论已经不可能再发展了。” 

“现有理论的应用潜力可能连百分之一都还没有挖掘出来。”章北海说,“我感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科技界的研究战略,他们在低端技术上耗费了大量资源和时间。以宇宙发动机为例,裂变发动机根本就没有必要搞,可现在,不但投入巨大的开发力量,甚至还在投入同样的力量去研究新一代的化学发动机!应该直接集中资源研究聚变发动机,而且应该越过介质型的,直接开发无介质聚变发动机。在其他研究领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全封闭生态圈,是恒星远航飞船所必需的技术,而且对物理学基本理论依赖较少,可现在的研究规模也很有限。” 

常伟思说:“章北海同志至少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军方和科技界都在忙于全面启动自己的工作,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好在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状况,正在组织一个军方和科技界的联席会议,同时军方和科学院已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双方的交流,使太空战略研究形成充分的互动联系。下一步,我们将向各科研领域派出大量军代表,同时,也将有大批科学家介入太空战争理论研究。这是那句话:我们不能消极等待技术突破,而应该尽快形成自己的战略思想体系,对各领域的研究产生推动。这里,还要谈谈另一层关系:太空军和面壁者之间的关系。” 

“面壁者?”有人很吃惊地问,“他们要干涉太空军地工作吗?” 

“目前还没有这个迹象,只有泰勒提出要到我军进行考察。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他们在这方面使有一定权利的,如果干涉真的出现,可能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意象不到的影响。应该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在这种情况真的出现时,应保持面壁计划和主流防御之间的某种平衡。” 

…… 

散会后,常伟思一个人坐在空荡的会议室中点了一支烟,烟雾飘进一束由窗户透入的阳光中,像是燃烧起来一样。 

不管怎么样,一切总算开始了。他对自己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