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慈欣地球往事黑暗森林节选四文化 |
【提示】俗话说不不见棺材不掉泪,面对三体人入侵危机,悲观者自然大有人在,但盲目乐观者也不乏其人,在没有看到确凿证据以前,有些人甚至不愿意相信三体舰队的存在。然而哈勃二号空间望远镜的诞生,彻底打碎了人类最后的一丝侥幸心理……
“啊,我的哈勃!”
艾伯特·林格双手合十喊道,他两眼盈满的泪水映照着远方突现的那团耀眼的巨焰,轰鸣声几秒种后才传过来。本来,他与身后这群发出欢呼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同事应该在更近的贵宾看台上看发射的,但那个狗狼养的NASA官员说他们没资格去那儿了,因为这即将上天的东西已经不属于他们。然后那人转向那群军服笔挺的将军,像狗似的献媚着,领他们通过岗哨走向看台。林格和同事们只好来到这个远得多的地方,与发射点隔着一个湖泊,这里有一个上世纪就立好的很大的倒计时牌,向公众开放,但现在是深夜,除了科学家们外,看的人也没几个。
从这个距离上看,发射的景象很像日出的快镜头,火箭上升后,聚光探照灯并没有跟上,所以巨大的箭体看不太清,只见到那团烈焰,隐藏在夜色中的世界突然在它那壮丽的光芒中显现,本来黑乎乎如墨水般的湖面上荡漾着一片灿烂的金波,仿佛湖水被那烈焰点燃了。他们看着火箭上升,当它穿过薄云时,半个天空都变成了梦幻里才能见到的那种红色,然后,它消失在佛罗里达的夜空中,它带来的短暂黎明也被漫长的黑夜所吞噬。
哈勃二号空间望远镜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二代,它的直径由后者的4.27米扩大到21米,其观测能力提高了50倍。同时,它采用了镜片组合技术,把在地面制造的镜片组件在空间轨道上装配成整镜,要把整组镜片送入太空,需进行十一次发射,这是最后一次。与此同时,哈勃二号在国际空间站附近的装配已接近完成。两个月后,它就可以把自己的视野指向宇宙深处。
“你们这群强盗,又夺走了一件美好的东西!”林格对旁边那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说,他是在场的人中唯一没有被这景象打动的,这类发射他见得多了,整个过程中他只是靠在倒计时牌上抽烟。乔治·斐兹罗是哈勃二号空间望远镜被征用后的军方代表,由于他大多数时间穿着便服,林格不知道他的军衔,也从没称他为先生,对强盗直呼其名就行了。
“博士,战时军方有权征用一切民用设施。再说,你们这些人并没有给哈勃二号研磨一块镜片组件,设计一颗螺钉,你们都是些坐享其成的人,要抱怨也轮不到你们。”斐兹罗打了个哈欠说,就会这帮书呆子真是件苦差事。
“可没有我们,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民用设施?它能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你们这些鼠目寸光之辈,只打算用它盯着最近的恒星看!”
“我说过,这是战时,保卫全人类的战争,就算您忘了自己是美国人,至少还记得自己是人吧。”
林格哼着点点头,然后又叹息着摇摇头:“可是你们希望用哈勃二号看到什么呢?你肯定知道它根本不可能观察到三体行星。”
斐兹罗叹口气说:“现在更糟的是,公众甚至认为哈勃二号能看到三体舰队。”
“哦?很好。”林格说,他的脸色在夜色中模糊不清,但斐兹罗能感觉到他幸灾乐祸的表情,这像空气中正在充满的某种刺鼻的味道一样使他难受,这味道是风从发射架那边吹过来的。
“博士,你应该知道这事的后果。”
“如果公众对哈勃二号保佑这样的期望,那他们很可能要等到亲眼看见三体舰队的照片后才真正相信敌人的存在!”
“你认为这很好?”
“你们没有向公众解释过吗?”
“当然解释过!为此在召开的四次记者招待会上,我反复说明:虽然哈勃二号空间望远镜的观察能力是现在最大望远镜的几十倍,但它绝对不可能看到三体舰队,它们太小了!从太阳系观测宇宙中另一颗恒星的卫星,就像从美国西海岸观察东海岸一盏台灯旁边的一只蚊子,而三体舰队只有蚊子腿上的细菌那么大。我把事情说得够清楚了吧?”
“够清楚了。”
“但公众就愿意那么想,我们有什么办法?我在这个位置已经时间不短了,还没有看到有哪一项重大的太空计划没被它们想歪的。”
“我早说过,在太空计划方面,军方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信誉。”
“当他们愿意相信你。它们不是称你为第二个卡尔—萨根吗?你那基本宇宙学科普书可赚了不少钱,请出来帮帮忙吧,这是军方的意思,我正式转达了。”
“我们是不是私下里谈谈条件?”
“没什么条件!你是在尽一个美国公民,不,地球公民的责任。”
“把给我的观测时间再多分配一些,要求不高,比例提到五分之一怎么样?”
“现在的八分之一比例已经不错了,谁也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还能保证这个比例。”斐兹罗挥手指指发射架方向的远方,火箭留下的烟雾正在散开,在夜空中涂出脏兮兮的一片,被地面发射架上的灯光一照,像牛仔裤上的奶渍,那股子难闻的味道更重了。火箭首级使用液氢和液氧燃料,应该不会有味道,可能是焰流把发射架下导流槽附近的什么东西烧了。斐兹罗接着说:“我告诉你,这一切会越来越糟的。”
“我们需要立刻观察三体世界!”斐兹罗将军对林格博士说,他们在哈勃二号太空望远镜的控制室重,望远镜的一星期前最后装配完成。
“将军,可能不行。”
“我怀疑现在的观测是你们天文学家在偷着干私活儿。”
“私活儿要能干我早干了,哈勃二号现在还在测试重。”
“你们在为军方工作,只需执行命令。”
“这里除您之外没有军人,我们只按NASA的测试计划执行。”
“博士,你们不可以就用那个目标做测试吗?”将军的口气软了下来。
“测试目标是经过严密选择的,有各种距离和亮度种类,测试计划是按照最经济的方式制定的,这使望远镜的指向只旋转一趟就可完成全部测试:而现在观察三体世界,就需把指向转动近30度角再转回去。将军,转动那个大家伙是要耗费推进剂的,我们在为军方省钱。”
“那就看看你们是怎么省的吧,这是我刚从你们的电脑上发现的。”斐兹罗说着,把背着的手拿到前面来,手中有一张上面已经打印出图像的纸,那图像是一张照片,是从上方俯拍的,有一群人在兴奋地向上仰望,很容易认出他们就是现在在控制室中的这批人,林格站在正中间,还有三位搔首弄姿的外来女士,可能是他们中某三位的女朋友。照片中人们站的位置显然是控制室的楼顶,图像十分清晰,像是在十几米高出拍的,但与普通照片不同的是,这幅照片中叠印着一大堆复杂的参数标注。“博士,你们站的是楼顶的最高处了,哪里不会有一个那种拍电影的摇臂吧?如果说把哈勃二号转动30度要花钱,那你们转动360度要花多少钱?况且这一百多亿的投资好像不是用来从太空为你们和女朋友拍写真的,要不要我把这笔钱算到各位的账单上?”
“将军,您的命令当然是必须执行的。”林格赶紧说,工程师们也立刻忙了起来。
目标数据库中的坐标数据被很快调出,太空中,那个直径二十多米,长上百米的圆柱体开始缓缓转动,控制室中的大屏幕上,星空的图像开始平移。
“这就是望远镜看到的吗?”将军问。
“不,这只是定位系统传回的图像,望远镜传回的是静态照片,需处理后才能看到。”
五分钟后,星空的平移停止了,控制系统报告定位已经完成。又过了五分钟,林格说:“好了,返回原测试位置吧。”
斐兹罗惊奇地问:“怎么,已经完成了?”
“是的,现在观测图像正在传输处理中。”
“不能多拍几张吗?”
“将军,已经在不同的焦距范围内拍摄了二百一十张。”这是第一张观测图像处理完成,林格指着显示器说:“将军,看吧,这就是您渴望看到的敌人的世界。”
斐兹罗只看到一片漆黑的背景上的三团光晕,很模糊,像雾夜中的街灯,这就是决定两个文明命运的那三颗恒星。
“看来真的看不到行星了。”斐兹罗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
“当然看不到,即使将来直径百米的哈勃三号建成,也只有在三体行星运行到少数特定位置时才能观测到,而且能分辨的只是一个点,没有任何细节。”
“但还真有些别的东西,博士,你看这是什么?”一名工程师指着图像上的三团光晕的附近说。
斐兹罗凑过去看,但什么也没看到,那团东西太暗了,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察觉到。
“它的直径比恒星还大。”工程师说。
“说直径不确切,它的形状好像不规则。”林格说。
那片区域被连续放大,直到那个东西沾满了长个屏幕。
“刷子!”将军惊叫道。
外行往往更适合给专业对象命名,其实专家在进行这种命名时也总是从外行的视角进行的,“刷子”这个名称就这样固定下来。将军的描述很准确,那就是宇宙的一把刷子,更准确的说只有刷毛,没刷柄。当然,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排竖起的头发。
“是贴面划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我就提出,镜片的粘贴组装方式必然出问题。”林格摇摇头说。
“所有贴面都经过严格检验,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划痕。也不可能是镜片的其他瑕疵产生的,在已经传回的几万张测试图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镜片制造方蔡司公司的专家说。
控制室陷入了沉默中。人们都聚集过来盯着那幅图像看,由于人太挤,一些人干脆在另外的终端上调出图像细看。斐兹罗明显感觉到气氛的变化,因漫长测试的疲劳而显得懒散的人们同时紧张起来,像中了魔咒似的僵在那里,只有他们的眼睛越来越亮。
“天啊——”几个人几乎同时发出这个感叹。
定格在哪里的人们突然都兴奋地活动起来,他们下面的对话对于斐兹罗而言有些太专业了:
“是目标周围的尘埃带位置吧?查一下……”
“不用,我做过那个课题,观测它对旋臂运动背景的吸收,发现有两百毫米的吸收峰,可能是碳微粒,密度在F级。”
“对于其中出现的告诉冲击效应各位有什么看法?”
“尾迹沿冲击轴线扩散是肯定的,但扩散范围……有数学模型吗?”
“有的,等一下……这就是了,冲击速度?”
“一百个第三速度吧。”
“现在已经达到那么高了吗?”
“这已经有些保守了……冲击截面就按……对对,这个就差不多,只是大概估计一下吧。”
……
在学者们忙碌时,林格对站在一边的斐兹罗说:“将军,你能不能干些及所能及的事,叔叔刷子上有几根毛?”
斐兹罗点点头,伏到一个终端屏幕前数了起来。
每次计算都要进行四五分钟,期间还出了几次错,半小时后结果才出来。
“尾迹的最后扩散直径约二十四万公里,是两个木星直径了。”操纵数学模型运算的天文学家说。
“那就对了。”林格抱起双臂抬头望着天花板,仿佛在透过它遥望星空,“一切都证实了!”他说这句话的声音有些颤抖,然后像是对自己喃喃道,“证实了也好,有什么不好呢?”
控制室再次陷入沉默,这次带着重重的压抑。斐兹罗想问,但看到人们垂首肃穆的样子,又不好开口。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一阵轻轻的呜咽声,是一个年轻人在颜面哭泣。
“行了,哈里斯,这里不只你一个怀疑主义者,大家心里都不好受。”有人说。
叫哈里斯的年轻人抬起泪眼说:“我知道怀疑只是一种安慰而已,但我想在这安慰中走完这一生……上帝,我们连这点幸运都没有了。”
然后又是沉默。
林格终于注意到斐兹罗:“将军,我大概解释一下吧:三三颗恒星周围有一片星际尘埃,这之前,有一批高速运动的物体穿过了这片尘埃,它们的高速冲击在尘埃中留下了尾迹,这尾迹不段扩散,现在其断面直径已经扩散到两个木星大小,尾迹与周围的尘埃只有细微差别,所以近处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我们这四光年远的位置,它们才能被观察到。”
“我数了,约有一千根。”斐兹罗将军说。
“当然,肯定是这个数,将军,我们看到了三体舰队。”
哈勃二号太空望远镜的发现最后证实了三体入侵的真实性,也熄灭了人类最后的幻想。
在新一轮的绝望,恐慌和迷茫之后,人类真正进入了面对三体危机的生活。艰难时世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