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

(2015-03-23 08:32:32)
标签:

佛学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

和黛玉相处是要谨言,黛玉敏感,大家都说和黛玉在贾府的处境相关,其实贾府的女孩子,各有各的麻烦。

迎春其实是最没人照看的,生母没有了,父亲一味的花天酒地,最后五千两银子卖与孙家,邢夫人不管不顾,没有嫡母的丝毫照看之意。探春有个生母赵姨娘,每每生事,牵连探春。惜春是东府的姑娘,东府声名太差,连累了她的名声,最的不得不出家自保。这三位姑娘虽说名份是大家小姐,可是都各有伤心事。但是大家小姐的教育让她们安份平和稳重端庄。她们是连任性的权利都没有,连敏感这类感觉都不能有。

湘云也是无父母照看,幸而贾母照看她几年,她心性宽大,会自找乐趣。能乐且乐不虑后事,快乐一时算一时。这样的个性,自然与大家闺秀的标准不合,所以贾母才不把她列入宝二奶奶的人选。她脱口而出说是戏子的模样似黛玉,本是实情,并无他意,可是黛玉自然不悦。宝玉忙忙的使眼色,本是好心,但湘云也恼了,一样是客人,她自然不乐意让着黛玉,看宝玉的眼色。湘云本是贾府最早的小客人,黛玉未出现时,她是宝玉的玩伴,如今二哥哥处处以林姐姐为重,她自然不高兴。若论亲戚身份,她是贾母娘家的孩子,自然也得贾母看重,待遇不会差了。她和黛玉其实都是得贾母照看,若无贾母,二人在贾府的处境都艰难。

湘云更衣时,便命翠缕把衣包打开收拾,都包了起来.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日子再包不迟。”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这是史大姑娘比黛玉有靠山的地方,黛玉无处可去,湘云还有史家可回。)"宝玉听了这话,忙赶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你这会子恼我,不但辜负了我,而且反倒委曲了我.若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了十个人,与我何干呢(宝玉果然看重湘云,明知黛玉委屈了,不去安慰黛玉,在这里表白心迹)。”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头是凤姐开的,还是凤姐多事),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这是有底气的话,她可不是什么奴才,可是候府千金)!"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对黛玉的评语,真是厉害)!别叫我啐你。”说着,一径至贾母里间,忿忿的躺着去了.(湘云也是住在贾母这里。)

  宝玉没趣,只得又来寻黛玉(此时黛玉,真不诚心,难怪黛玉生气).刚到门槛前,黛玉便推出来,将门关上.宝玉又不解其意,在窗外只是吞声叫"好妹妹".黛玉总不理他.宝玉闷闷的垂头自审.袭人早知端的,当此时断不能劝(这宝玉真是自找无趣).那宝玉只是呆呆的站在那里.黛玉只当他回房去了,便起来开门,只见宝玉还站在那里.黛玉反不好意思,不好再关,只得怞身上床躺着.宝玉随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了,终是什么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多心)"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不则一声.(黛玉难为宝玉了)

  黛玉又道:“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黛玉也是得理不让人的,尤其是不让宝玉,原是为了宝玉是自己人。)

  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正合着前日所看《南华经》上,有"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づ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因此越想越无趣.再细想来,目下不过这两个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辩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宝玉无语,自然离去,黛玉也叹气,今日这事,本是宝玉多事,他不使那个眼色,湘云不恼,黛玉也怪不得他,只是自己委屈罢了。若是在林家自然无人敢开这样的玩笑。毕竟是客人,如何不要多顾忌些。)

黛玉的心结是处处以在自家相比,其实贾府还算是处处照看她了,只是这种照看解不得心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