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一)

(2015-03-24 12:47:57)
标签:

文化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一)

红楼杂记————————宝玉篇(三十一)

本不长于人际关系的贾宝玉,想在黛玉和湘云之间两边讨好,结果都得罪了,里外不是人。他本意是好的,不想湘云开罪黛玉,不想湘云反而认为宝玉重黛玉轻视她,这小姑娘也是客人,自然也有些娇气,恼了就恼了,还能打包回家,所以还是气盛。这一点底气就强过了黛玉。

先安抚湘云不成,反而让黛玉听了去,自然令黛玉更恼。本来小姑娘就委屈,看个戏都让人比试一回,真真是叹息。宝钗的生日这般隆重,黛玉心就不悦,这回又加了个戏子事件。湘云还直言点了出来,有个直率的朋友,就连装都不能。宝玉还说了一番为湘云的话,黛玉更是无言。

黛玉对宝玉还算客气,只是宝玉如今正灰心呢,自然分辨不出,垂头回了自家。宝玉不理,回房躺在床上,只是瞪瞪的.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解语花),因说道:“今儿看了戏,又勾出几天戏来.宝姑娘一定要还席的(礼仪)”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管谁什么相干。”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的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好好的大正月里,娘儿们姊妹们都喜喜欢欢的,你又怎么这个形景了?"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姊妹们欢喜不欢喜,也与我无干。”袭人笑道:“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宝玉道:“什么是`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谈及此句,不觉泪下.袭人见此光景,不肯再说.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写毕,自虽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写在偈后.自己又念一遍,自觉无挂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原是受了刺激,又因那个戏,有了感悟,只是偶然。)但却入了宝玉的心,有了此念,而缘于宝钗生日,也是缘。

  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终是黛玉重宝玉呀,看宝玉恼了,自然心疼).袭人笑回:“已经睡了。”黛玉听说,便要回去.袭人笑道:“姑娘请站住,有一个字帖儿,瞧瞧是什么话。”说着,便将方才那曲子与偈语悄悄拿来,递与黛玉看.黛玉看了,知是宝玉一时感忿而作,不觉可笑可叹,便向袭人道:“作的是玩意儿,无甚关系。”说毕,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黛玉本不恼湘云,黛玉的脾气都是发给宝玉的,姐妹间,她是极和气的).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看其词曰: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
回头试想真无趣!看毕,又看那偈语,又笑道:“这个人悟了.都是我的不是,都是我昨儿一支曲子惹出来的.这些道书禅机最能移性.明儿认真说起这些疯话来,存了这个意思,都是从我这一只曲子上来,我成了个罪魁了。”说着,便撕了个粉碎,递与丫头们说:“快烧了罢。(真真担心了)”黛玉笑道:“不该撕,等我问他.你们跟我来,包管叫他收了这个痴心邪话(聪明人)。”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不及黛玉机敏).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出奇.只是以后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二者皆是才貌双全).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姐妹们理他了,自然欢喜,还悟什么呀)。”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孩子们就是这点好).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贾元春还是惦记家人,这不就想着与家人同乐,玩的也雅致,算是大家小姐的爱好了)

这个时候,元春是每逢佳节思亲人,却是不能相见,只得如此,以表心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