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尤二姐进贾府(四)

(2014-09-25 08:48:41)
标签:

佛学

尤二姐进贾府()

红楼大职场(二百零五)

尤二姐进贾府(四)

  不管之前的尤二姐是如何的个性与为人,当然容貌美丽却品格不佳,不管是悔婚还是与贾珍的关系,都难和品行佳联在一起。只是嫁给了贾琏,她是真心想和贾琏好好过日子的。

 对于国孝家孝中不能娶亲这一条,不知道她是不是知道,但最明白的一点,她既是二房,贾琏背了父母瞒了嫡妻这一层她是知晓的,而且为什么藏之于外,不能进府,贾琏是告诉了她的。之前贾蓉父子贾琏包括那些下人,都在反复的告知了她一层,琏二奶奶不是好相与的,她若进府最好是在没有了凤姐的前提之下。众人明示暗示说了一大通,她无一字入心。遇见了凤姐,反而被凤姐的几滴眼泪几句好话哄的弃了自己的地盘,上赶着入了凤姐的手心。不知说是她傻呀还是天真。她所靠的不是身份而是贾琏的情份,还不经贾琏知晓就进了府,也不道人家是怎么想的。天下的好人唯余凤姐,别人反都是害她的了。一直感觉尤二姐不是一般的糊涂,自古妻妾对立是天生的,她如何一点感觉没有呢。是因了贾珍妻妾的和睦,就以为天下的嫡妻都如尤氏一样了呢。也不考虑一下,那尤氏是高攀了宁府,而且是续弦,如何能与门当户对的凤姐相比。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尤氏畏惧贾珍,可贾琏明明白白的是怕凤姐。

凤姐告诉了她贾琏取亲时机不对,所以尤氏现在不能见天日,要藏在园子里,既然如此,还不如藏在贾府外呢,为何非要进那个大观园呢。

凤姐把二姐弄进了大观园,放在李纨处。也只得放在这里了。园中都是姑娘们,自然经不得这事,李纨名义上是凤姐的嫂子,自然要勉强安置。估计李纨也不乐意管这事。

            彼时大观园里的十停人已有九停人知道了(人人皆知,凤姐颜面何存,贾琏的保密工作水平太差)。今忽见凤姐带了进来,引动众人来看问。二姐一一见过。众人见了他标致和悦,无不称扬(也就是一样模样还占了上风,更是凤姐所恨)。凤姐一一的吩咐了众人:“都不许在外走了风声。若老太太、太太知道,我先叫你们死!”园里的婆子丫头都素惧凤姐的,又系贾琏国孝家孝中所行之事,知道关系非常,都不管这事(如何去管,告知贾母吗,那也不是她们能见的人,我估计凤姐是不想宁府先知了风声凤姐悄悄的求李纨收养几天:“等回明了,我们自然过去。”李纨见凤姐那边已收拾房屋,况在服中不好倡扬,自是正理,只得收下权住。凤姐又便去将他的丫头一概退出,又将自己的一个丫头送他使唤,暗暗吩咐他园里的媳妇们:“好生照看着他。若是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自己又去暗中行事不提。(此时的凤姐想着如何的控制,自然不能让人跑了。她太看的起二姐了,那位要是有这个心,根本也不进来)          且说合家之人都暗暗的纳罕,说:“看他如何这等贤惠起来了?(大违素日风格,逼得一个人扮贤良,那不知如何的心态呢)”那二姐得了这个所在,又见园里姐妹个个相好,倒也安心乐业的,自为得所。谁知三日之后,丫头善姐便有些不服使唤起来。二姐因说:“没了头油了,你去回一声大奶奶,拿些个来。”善姐儿便道:“二奶奶:你怎么不知好歹,没眼色?我们奶奶天天承应了老太太,又要承应这边太太、那边太太。这些姑娘妯娌们,上下几百男女人,天天起来都等他的话,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外头从娘娘算起,以及王公侯伯家,多少人情;家里又有这些亲友的调度;银子上千钱上万,一天都从他一个人手里出入,一个嘴里调度:那里为这点子小事去烦琐他?我劝你能着些儿罢!咱们又不是明媒正娶来的。这是他亘古少有一个贤良人,才这样待你。若差些儿的人,听见了这话,吵嚷起来,把你丢在外头,死不死活不活,你敢怎么着呢?”(这是第一次试探,皆看二姐如何应对,关系着凤姐的战略呢。若二姐闹腾起来,凤姐自然要客气一些)一席话说的尤氏垂了头(她垂什么头,不管她是什么身份,也不是一个丫环能教训的)。自为有这一说,少不得将就些罢了。那善姐渐渐的连饭也怕端来给他吃了,或早一顿,晚一顿,所拿来的东西皆是剩的(不过是欺软怕硬,皆是二姐自招)。二姐说过两次,他反瞪着眼叫唤起来了(那时就该把事情闹大,人与人相处,有时就是强硬的转换)。二姐又怕人笑他不安本分,少不得忍着(忍一个丫环就是贤良吗,这是如何的标准,此人的事非关念真是奇怪))。隔上五日八日见凤姐一面,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满嘴里“好妹妹”不离口(哄人全凭一张嘴,只说不做)。又说:“倘有下人不到之处,你降不住他们,只管告诉我,我打他们。”又骂丫头媳妇说:“我深知你们软的欺,硬的怕,背着我的眼,还怕谁?倘或二奶奶告诉我一个‘不’字,我要你们的命。”二姐见他这般好心,“既有他,我又何必多事?下人不知好歹是常情。我要告了他们,受了委屈,反叫人说我不贤良。”因此,反替他们遮掩。

             曹公笔下的姨娘们,赵姨娘反而是最真实的,既然不是名门闺秀正房嫡妻,干脆不装那个贤良,想闹就闹,想折腾就折腾,王夫人也不好怎样。尤二姐就很奇怪的思维,一个欺负她的丫环,她要维护,怕人家受了委屈,她不让别人受委屈,别人就会委屈死她了。别人的话不相信,只信老公大老婆的话,全天下只人家的嫡妻是好人,别人的话都是假的。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不好,偏要落入人家的控制,还自得其乐,这样的想法,真是奇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