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明月前身(一百0七)

珍爱红楼---明月前身(一百0七)
贾母不会无端的在公开场合开一个掰谎记宣传会的,自然是立在为贾府正名,特意声明,贾府规矩严整教养严格。
贾母要说亲的女孩子有好几位,三春是自家的孩子们,黛玉是要照管的,这四个女孩子的婚事,加上宝玉和贾环的婚事,贾府的孩子们到了说亲的集中年纪,这时候这个家族的声名是非常重要的。
若说府中有无风言风语,自然是有些的,双玉一起长大,贾母有心,所以常有人开双玉的玩笑。明白的人知道那是老太太疼孩子,不明白的也许会无事生非。所以贾母才需要找一个公开的场合,找一个缘由特特的讲明府中的规矩大,是断不会有什么影响形象的事情发生的。而凤姐最知贾母心意,当薛姨妈让她注意规矩的时候,她也特特的点明,她和外面的那几位老爷是从小玩到大的自家兄妹,这就等于是为双玉正名,那二位也一样的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妹。说起来都是自家人,并非外人,那样园子里住的就都是自家人了。
凤姐养病,王夫人不得不另委了人管家。刚将年事忙过, 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
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能劝凤姐也就那几位,凤姐这人行事张扬惯了,很少听得进别人的话).王夫人便觉失了膀臂,一人能有许多的精神?凡有了大事,自己主张,将家中琐碎之事,一应都暂令李纨协理(李纨可是王夫人的长媳).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她原是有才的,只是身份在那里,而且必竟是代管,她才不会多生事呢).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探春的年纪也该学着理家了。这等于是给了三姑娘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能长见识,也能立威。王夫人能给三姑娘机会,说明三姑娘优秀出众,而且与太太的关系尚可),只说过了一月,凤姐将息好了,仍交与他.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
复添了下红之症.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看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王夫人只令他好生服药调养,不令他操心.他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遗笑于人,便想偷空调养,
恨不得一时复旧如常.
谁知一直服药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此是后话.
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 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
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 昨日回过太太,
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说毕,便垂手旁侍,再不言语.这事原是昨日就发生的了,王夫人原可依例而办,却交待让回姑娘,真是难为探春了。袭人母亲的事,就是王夫人亲办的,到了赵姨娘,她却推给了姑娘,可知不是亲生的,少了多少照看。吴新登的媳妇自然不语了,这事本就不可多言,无论怎么办都有人不高兴。
彼时来回话者不少,都打听他二人办事如何: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
不但不畏伏,出二门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主意,
若是凤姐前,他便早已献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儿拣择施行.如今他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青年的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他二人有何主见.
真存了小看轻视之意,自然要吃亏的。
探春便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便道:"前儿袭人的妈死了,听见说赏银四十两.
这也赏他四十两罢了(李也是聪明人,王夫人重袭人,自然不会亏了袭人,照袭人之例,赵姨娘也不会吃亏).
"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她动作太快,分明有故事).探春道:"你且回来.
(这是个明敏的)"吴新登家的只得回来.探春道:"你且别支银子.我且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
也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这两个分别.家里的若死了人是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是赏多少,
你且说两个我们听听(对呀,只问规矩就可)."一问,吴新登家的便都忘了,忙陪笑回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这话也能回吗,难不成贾府行事不讲规矩)?"探春笑道:"这话胡闹(胡闹二字说的是文雅了).依我说,赏一百倒好.
若不按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用规矩说事,自然堂皇)."吴新登家的笑道:"既这么说,我查旧帐去,此时却记不得."探春笑道:"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
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象我们没主意了."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
忙转身出来.众媳妇们都伸舌头.这里又回别的事.
三姑娘反问的好,既你经手办事,岂有不查旧例就来回的,而且是昨天发生的事,又已经回过太太了,难不成太太问起,也说查旧例吗!这件事可大可小,因为对方牵连了探春的生母,所以别人自然要看探春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