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那一场盛宴

标签:
杂谈 |
珍爱红楼-----那一场盛宴
怡红公子的生日晚宴才是最轻松最热闹,当然也是提示了众人命运的一场盛宴。
怡红院的丫环自己凑了钱给宝玉过生日,怡红院不比别处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丫环就有八九位,八位参与了凑钱,那一位是去了凤姐处的小红。小红之精明远见,远在那八位之上,能一语点出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能弃怡红院去凤姐处,放开对宝玉的痴心,赠帕子给贾芸,这个女孩子敢想敢做敢干,她的务实精神让她离了大观园,不在这薄命中吧。
因与袭人商议:"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如今吃什么,
且看这几位主子的心态,一向珍重芳姿昼掩门的宝姐姐,此时也是识趣的,马上来了。探春请了李纨宝琴,想的是自己去了让李纨知道了不好,不如一起请来,大家无事,探春是管理者,自然懂得给另一个管理者面子。李纨自从进了园子,远离了贾母王夫人,性格中活泼明朗的一面充分的表现了出来,对海棠诗社的支持,去凤姐处要银子的爽利,此时听了也高兴,带了宝琴一起过来。反而是黛玉有些顾虑,如此大张旗鼓的折腾以后如何服人,反而是李纨不以为然的笑言,又不是经常如此,不过是偶一为之,况且是为了给宝玉过生日。李纨是聪明人,那宝玉是凤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贾母王夫人纵然知道了,也不会生气。此时的黛玉真的是长大了,如今做事懂得考虑影响了,她的小心处,原是比众人都谨慎的。客居的黛玉,天性中的敏感忧虑,在任何时候都会体现出来,当然贾府的风刀霜剑人情复杂,她也看了分明,自然多了些顾虑。在这一层上,宝钗也是客人,但是薛家花费的自家银子,并不用贾府的钱,所以理直气壮,不过是亲戚情份白住着,而且她进园子,也是元春旨意中点明的。所以宝钗虽然谨慎,却不会有如此之忧虑。宝钗的谨慎是明哲保身,并不是担忧别人轻看了自己。皇商出身虽然不比贾府的大家闺秀,也不比黛玉书香门第清华,而且还有个恶名在外的哥哥,可是宝姑娘却是读书明理并不一味的自卑,反而是最有自信最平和,也许是腹有诗华气自华了,牡丹花样的华贵反而多了些。
李纨和探春毕竟是在自家,虽说二人各有难处,李纨是没了丈夫,自然让人叹服守节又有些轻看了,探春是庶出,母亲偏又是赵姨娘,难免被连累。可是在大观园里,自从二人管家后,宝钗是客,这二位是主子,这园中的一切,二人还是很有权限的,凤姐也要让了三分。所以说话行事,自然有着主人的风范。
湘云是好热闹的,这种场合,有她便多了热闹。她和黛玉最是可爱,二人之间的对话,是小女孩子的两心无猜。便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湘云之形态,真真小女儿之可爱)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各签点透各人命运,探春的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众人笑道:"我说是什么呢.这签原是闺阁中取戏的,除了这两三根有这话的,并无杂话,这有何妨.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点探春身份,必是王妃名份,只是这大喜是别人口中的,却非探春的)"说着,大家来敬.探春那里肯饮,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下去。这样的喝法,难不成日后探春的婚事,也是形势所迫,非她之意,只是探春是玫瑰花,自然另有风华,不会低头的。
宝钗之牡丹,黛玉之芙蓉,都是最贴切的,只是芙蓉牡丹各有心事,得缘者是无份,有份者情远,终是花开未遇那段好辰光。此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却是怡红之院,而宝玉,一场盛宴为他而开,却终是有散的时刻呀。
袭人才要掷,只听有人叫门.老婆子忙出去问时,原来是薛姨妈打发人来了接黛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