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爱红楼-----本不相争
都说宝钗黛玉因宝玉而相争,可是书中明明写了高山流水金兰契,连宝玉都纳罕她二人的关系比别人都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红案。早先黛玉每每多心,其实并非顾虑宝钗,以黛玉之清高,怎会因了宝钗,她介意的是宝玉的心。那一句我只为我的心,才是真言,她始终关注的是宝玉,宝玉的心上是怎样的想法,金玉之说,她重的不是金是玉的态度。那一句你好我自好你失我自失,她不要宝玉摔玉,袭人那一句倘若真摔了玉,妹妹心上脸上怎过的去,才是黛玉的知己。
若失了玉,黛玉是最多心的,她会担忧宝玉。如果玉真的是宝玉的命根子,也必是黛玉所重的。能让黛玉放心的是宝玉,不是宝钗,宝玉那一句好妹妹,那一句你放心,才是她所在意的。
宝钗的金玉之说,只是生生给了黛玉一个与宝玉生气的理由,她所恼的是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并非真的恼宝钗。她恼宝玉听宝钗的话不喝冷酒,并非是宝钗对宝玉的关心。宝钗点戏并解释那一曲寄生草,宝玉赞宝姐姐无书不知,这才让黛玉生气说宝玉妆疯。湘云说戏子的模样如黛玉,黛玉没生湘云的气,偏生宝玉忙忙的使眼色才让黛玉恼了。
其实黛玉的个性本来挺温和,只是偏生宝玉不解她的心事,宝玉对黛玉自然是好的。只是被人捧在手心中的宝玉,凤凰一样的人生,如何懂黛玉的寄人篱下的九曲心事,黛玉对宝玉的看重是对生命的一样的在意,而宝玉的人生花好月圆的时代太多,怎懂得黛玉的爱的深重。
后来双玉相知,此后的黛玉机敏俏皮活泼的一面显现出来,不是从前的叹息小性子了。在与宝玉在一起,默契的时候多。秋雨之夜,宝玉前来,二人的谈话温暖而平和,有的是家常的亲切与随和。反而是黛玉急急的让宝玉回去,又关心的问灯,最后送了自己的灯给宝玉照明。
这时候,玉与钗又有何争。宝姐姐稳重大气,她是作者笔下的山中高士晶莹雪,黛玉得姐姐如此,能诉一诉寄人篱下的哀愁,能有个姐姐雨夜里派人送来燕窝还有冰糖,这样的时候,黛玉也是欢喜的吧。后来的黛玉,一心一意靠近薛家,对薛姨妈一口一个母亲,那样的小女孩子,真真的让人叹惜。若是贾敏有知,如何的伤心。贾府的繁华与富贵,仍然给不了黛玉温暖,反而是薛家让黛玉有了家的感觉吗?是黛玉天真,还是薛家真的有些暖意。
薛家是真的有金玉之心,还是随缘,无从得知。薛姨妈与王夫人这姐妹俩坐在一起,一个叹息儿子不争气,总是惹事生非,另一个叹息宝玉不爱读书。薛姨妈能指望的就是宝钗,王夫人在长房二房之争里,在赵姨娘贾环母子的仇视里,盼望一个精明强干的宝二奶奶来稳住权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她们真真是希望了金玉之事,也是人情上的通透。
双玉有情,贾母有心,只是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环境里,一桩良缘,真真是要有些运气的。所以黛玉不放心,所以贾母一直沉默了金玉,只是为了那份美好的可能。
只是人在其中,宝钗怎会不知双玉心事,又怎会太过执著,她本是明白人,风雨阴晴任变迁,还有何争。黛玉的情缘里,也算是一往情深,宝玉终是在意她的,最爱的始终是芙蓉花。若是如此,钗玉何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