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凤姐之智

凤姐的智在于因人而看待。
凤姐最厌恶的人是赵姨娘,作者笔下的赵姨娘每每生事每每让人笑话,这样一个人物也难怪凤姐厌恶,当然凤姐不喜欢的人是懒于敷衍,对赵姨娘的打压是非常的刻薄非常明显的,时刻提醒着赵姨娘的身份。若论身份,赵姨娘还是长一辈的,只是她是姨娘,凤姐是当家的主子,所以凤姐不客气,她也无奈了。而且凤姐是王夫人的侄女,贾母最庞爱的孙媳妇,这几层身份加下来,凤姐这个人物便多了份光环。可是对于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凤姐却是真心的欣赏,探春当家恼凤姐管事时的威风,本意是有些不服气的,但是在平儿的周旋下,也不得不和气相处了。凤姐与平儿论起府中主子时,却是赞叹这位玫瑰花,凤姐待人一是一二是二,看中了探春的聪明爽利,便有些英雄相惜的意味。凤姐是经过事管过家的,反而能从容的懂得欣赏。对三小姐的庶出是真心的叹息,对其能力是赞叹的。所以才会令平儿真心支持探春管家,凤姐这一态度,才为探春的园中承包提供了可能。
所以三春中,凤姐最欣赏的反而是这位精明能干的三小姐,不介意探春对她因了赵姨娘的恼意,这是凤姐的智慧之处了。
凤姐另一个瞧不起的人是她的婆婆邢夫人,这邢夫人行事有些小家子气,便入不得假充男儿长大的凤姐的眼睛了,所以凤姐懒得奉承。可是却能越过对邢夫人的轻视,对前来投靠的邢夫人的侄女岫烟真心的体贴。反而比对别的姑娘多照看些。连贾母久经了世事的,对岫烟都有些明显的冷淡,一方面是不大看的起邢夫人,一方面邢岫烟的美是远山闲云的淡雅,比不得宝琴的人间宝贵花,所以贾母喜宝琴冷岫烟,态度分明。贾母上了年纪,看人多是喜欢那些活泼明艳的,对于岫烟这种风寒中的优雅反而少了些理解。这时的凤姐,却对岫烟的心性为人有了好感能给予照看。后来薛姨妈提亲,也是凤姐帮着促成,谋之于贾母,才令邢夫人痛快的成全了。凤姐当过家管过事,对于人的内心的美丽与优雅,反而能多了些欣赏的智慧。
奴才主子规矩分明的时代里,凤姐却能越过身份,只看人品能力也是难得之处。她就对平儿说,自家的丫环比人家的小姐还强,这也是对丫环的品质能力的一个肯定。所以才有与平儿一起吃饭的场景,平和谈论府中的事物。这样的场景,黛玉与紫鹃有过,别的主仆之间就没有了。所以凤姐看人,却不全是看身份,若论身份,邢夫人可比岫烟有权利多了,若论身份迎春也比岫烟地位高多了。她更看重人自身的品行。这是凤姐智慧的地方了。
若论亲戚关系,她是与钗近与玉远,可是从书中看,她与黛玉笑闹的场合远多于宝钗,从性格上她更能欣赏黛玉的机敏与俏皮,对于宝钗明哲保身的从容,并不是太看的上。说黛玉是美人灯,是有些欣赏,说宝钗不干已事不开口,是有些叹息。凤姐的张扬里,也有着冷静的一面,世事洞明也是明白的,只是她的个性还是直来直去的时候多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