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夜抄中的惜春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夜抄中的惜春
贾府三春夹在宝钗黛玉湘云之间,似乎少了些光芒,可必竟那几位是客人,而她们才是主人,夜抄于她们来说的刺激程度原胜于那些亲戚。湘云居于宝钗处,自然没见识了这场风波,而黛玉自有凤姐相护,也不会受什么惊扰,不喜想必也是有的。可是作者没有些黛玉的心境与态度。此时黛玉,已非刚进府时为了送花的顺序讽刺周瑞家时的状态了。此时的黛玉,个性已经温婉的多了,能让她上心的也只是与宝玉相关的事情。
探春在夜抄中大展其才,让我们都不仅为之相赞。迎春一惯的沉默,也在众人意料之中,让我们惊讶的是惜春。之前的惜春,因为年纪小,所以与众的往来并不多,在诗社中也和迎春一样似有若无,唯有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被贾母带出惜春的绘画才能,此后的工作便是画大观园的行乐图,当然这画一画多年,也不见结果。她给人的性格是模糊的,并无什么锋芒。可是夜抄中,才让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之处。
她的大丫环入画出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凤姐眼中是可恕的。凤姐的可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问题不大,不必多冤进了一个人,另外一身上可能是给东府一个面子,凤姐此时已经非常重视与各位主子之间的关系,不想小题大作了。若换了别的主子,自然也就罢了,当家主事的凤姐都说没事了,又何必纠缠下去。可是惜春不同意,非常精明的说出了传递之人,可见惜春对于下人之间的关联还是非常明白的。并没有年纪小,就心里不搁事。而且她态度鲜明,不要入画了,至于凤姐如何处理,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这样的惩罚好严重,入画的错误,哪里有这么严重的结果呀。出了大问题的司棋也不过是撵出去就罢了,哪里有打杀卖之说呀。年纪轻轻的惜春,长在大观园的惜春,如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们主仆一场,如何全无半点怜惜之情,是狠心是无情,还是另有心事。
如果说惜春之前的个性模糊,那么此时却是立场鲜明态度坚决了,为何一点风波袭来,她不是迎春的沉默,探春的积极应对,却是如此的惶恐与不安。什么样的经历与记忆,让她如此的态度。她的态度看似极端的冷漠,却是深藏了无尽的恐惧。
如此狠心的推出入画,只能是为了维护自己,她怕扯进去。是东府的声名太差,还是有什么往事袭上心头,让惜春不得不如此的狠决,如此的惶恐。惜春的态度是一种本能的过激的反应,这种本能与过激,似乎隐写了一段往事,作者借惜春的态度,暗写了惜春的身世。
作者写惜春是宁府的小姐,可是从书中看来,她宁府没什么往来。从书中看惜春与贾珍年纪相差极大,比贾蓉还小许多。而且从时间上看,应该是惜春出生不久,贾敬就出城去了,让贾珍袭了职。所以惜春的身世应该与贾敬放弃红尘有关。
宁府的大事都无她的影子,比如秦氏的后事,贾敬的后事,秦氏的是她不出场也有情可原,,一则她年纪还上,二则秦氏于她是后辈。可是贾敬是她的父亲,整个后事中竟无一言写她,分明是不写之写,惜春与此无关。她与东府无关。东府小姐的身份,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