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晴雯缘何无缘大观园

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晴雯缘何无缘大观园
晴雯深知此意,所以她在怡红院是非常的自在和有主人翁感的。她太过自信,总以为一切已经定局,她与怡红院与宝玉都是天长地久的。所以晴雯言谈行事一切随心,她出现在众人面前全无一个丫环的谨慎与卑微。对于袭人,她以为她与袭人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屋子的,谁比谁高贵些,对于袭人的笼挌人心,对于袭人暗结王夫人,都不放在心上,甚至有些瞧不起,太过明朗的人,往往容易大意,忽略了人际关系中最为微妙的东西。晴雯就忽略了,忽略了王夫人的权利,忽略了王夫人的身份。
在袭人心怡上下结缘,树立贤良形象的时候,晴雯却在打骂犯错的小丫环,与大丫环斗嘴,对主子们也不会奉承于结交。晴雯太托大,所以能抱怨宝钗呆的时候太久,影响她们休息,能不问是谁,把黛玉拒之门外。以宝钗之时,估计看一眼晴雯的表情,能明白她的小心思;以黛玉之敏,如何听不出晴雯的声音;以袭人的心计,怎不知晴雯的心事。 那些小丫环们,因为份位低,自然只有低头的份,可是背后不知暗生了多少事非。贾府的丫环,都是家生的多,不知哪个小丫环背后,牵出多少个亲朋故友来。凤姐处理在贾母生日期间顶撞尤氏的婆子,不想其中一个竟然是邢夫人陪房的亲家,才引出邢夫人当众给凤姐难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贾府更像一张网,不知哪里就捅了马蜂窝,连凤姐尚如此,何况晴雯。
晴雯有心,也只是宝玉。病补孔雀裘是一片深情,登高上梯给宝玉贴字是一片痴心。她痴时太痴,深情时太深情。除了这些人情冷暖不问,世态炎凉不知。这样的心性,似乎有些黛玉的影子。可是她终是丫环,连黛玉还要看王夫人的脸色,认薛姨妈作妈,关健时候黛玉还是非常和融婉转,愿意替自己加分的。烟火尘世,黛玉也不敢离的太远,怕真的看不见宝玉的影子,而晴雯才是非常的天真。
王夫人要撵晴雯,晴雯是明知的。那时王夫人顾忌晴雯是贾母的丫环。并未当场发作,所以贾母的丫环,这一身份,还是给了晴雯机会与时间。但是奇怪的是晴雯明知有人暗算了自己,当然她并不知王善保家的告状一节,而王夫人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白,必撵于之。可是晴雯却未作任何努力,鸳鸯还能在贾母面前袖剪而出。可是晴雯作为贾母的丫环,却只是沉默。她完全可以回之贾母,寻求贾母的帮助。贾母就算不愿意于王夫人冲突,也完全可以把晴雯暂时调回身边,等以后风平浪静了再作打算。可是晴雯什么也没作,鸳鸯拒婚,合府皆知,晴雯自然也知,关健时刻也唯有贾母能助她们一下。可是这个现成的榜样,晴雯没有去学习。只是闷闷的静候王夫人前来,晴雯不是口笨之人,当然也无麝月也机敏,可是在贾母面前哭诉一番不是难事。看晴雯在王夫人面前还是回答的非常适宜的,并不是一味的逞强之人。如何事后,反没了主意。甚至连宝玉也不曾告诉。
晴雯的结局,与她一直以来不注意人际关系相关,与王夫人和贾母在金玉缘上的分歧相关。王夫人要打压双玉的关系,要向贾母表态,借助于晴雯这一个棋子,自然是有妙用。但是也与晴雯的人际关系有关,晴雯本出于贾母处,可是并不见晴雯下功夫维护与鸳鸯等人的关系,只是见袭人与鸳鸯交情相厚。其实若是借鸳鸯之口提前与贾母说明一二,贾母也未必要静看王夫人对自己的丫环开刀。
离开大观园,若换了袭人,一样的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可是晴雯不行,晴雯如芙蓉花离了水,便凋谢了。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小姑娘,自有其清高离尘的心境,所以桃红还能再是一年春,她却是芙蓉留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