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芙蓉花(我本真心托明月)
书中与芙蓉有关的是三个女子,一个是英莲,她是最直接的芙蓉花,不管后来是香菱还是秋菱,都是脱不开的水中植物。第二个是黛玉,其实之前在黛玉抽到芙蓉花签时,没想到她是芙蓉,总感觉她更像兰花,执著清香。第三个是晴雯,因为她死后宝玉写了篇芙蓉文章,小丫环又说她去做芙蓉花神了。
英莲是苏州人,父母是当地的书香旺族,虽说
小姐的时光只做了三年,但是天上丽质难自弃,人间后来无论如何的辗转漂泊,不改其芳华天然,总是那样的亭亭如荷。就
是做丫环,也让人赞的如东府的小蓉大奶奶的品格。你可以不喜欢芙蓉,但是清水出芙蓉,谁也不能忘记它的光华流转。这样一个天然美丽的女子,造化弄人她只能在水中漂泊。浮萍人世,无恨无缘,不记得家乡不记得父母,她的世界早已是一地尘埃,只有眼前的挣扎与麻木,只是红尘有情,还能进了大观园,还能坐在黛玉面前学诗,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她真的想问一问,为何不给她
如花一样的岁月。她本就是红尘中最美的花。
她太天真,对于薛蟠也有一份期盼,看薛大公子被打了,还哭得眼眼肿了。她知道金桂进府,还忙得快乐极了,不想到自己的未来。即使被命运戏弄了千回,依然把一切想得太好。从来没看清世上的风刀霜剑。最后芙蓉花落,风吹水无波。她的梦总是如水晶一般清明,
只是没遇上那个懂的人。
黛玉也是苏州女子,天然才情,原是与众不同。怪不得宝玉的一颗心总为她起起跌跌。她的泪是流不断的,有情才有泪。也有过天真烂漫时节吧,宝钗未来,金玉之说未起时,那时候,她的天是蓝的,风是暖的。可以任性可以随意,总能遇上一双玉一样温润的眼睛,她知道有人明白她的心,这就够了。红尘若如此,
还有何求。但求此生高山流水,她可以无悔了。
只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有了
纷争,金玉良缘的影子让她抬不起头。生活中太多的现实让她分不开,只能一个人伤悲。她的泪无声飘零。深夜中月华轻冷,她的梦醒醒沉沉,无人知。无人诉。那一方旧帕,让她突然明白了,宝玉的心她的心,原来依然从前。
可是仍然是可是,她为自己的心,只是红尘不为她的心。儿时天真岁月,仍然挡不住世上的纷扰。她的兰心惠质,于世事总是无关。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仍是无关。有一份纯明的友情,还是改不了世事的安排。
留得残荷听雨声,难得她早已知道她的结局,是芙蓉轻愁。此后经年,宝玉想她只能听雨声了。
书中没写晴雯的身世,想必也是苏州人吧,三生花草梦苏州,原是苏州的莲花
最美。那样的身世,偏是那样的骄傲,有些性格真的是天生的,不与世事有关。怡红院是她的天堂,她比英莲幸福,总还有些如花岁月,任花灿烂的生长过。
心性的率真,出语的直白,她原是与宝玉投缘的,只是身份在那里,任她如何的清莹明丽,也挡不住王夫人的一个撵字,只是不明白,如何就让王夫人那般的恨。可以让太太那么没风度的把一个病人撵了出去。她的去那般的无奈,生命如花凋落,宝玉呀,曾经以为可心撑天的人,原来只是一个沉默的观众,这一生她只是他的过客,也许曾经在意过,终也是一只花,落了也就落了,只留下池中芙蓉花冷。
那一夜病补孔雀裘,那光芒照亮了整个大观园的府空,只是没能照亮她的心事,还是不懂。就她懂宝玉,宝玉不懂她,衣服还在,人去了。
美丽的芙蓉花是大观园里最美的风光,只是红尘难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