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宝玉挨打

(2006-12-15 13:29:16)

 珍爱红楼----宝玉挨打
         贾政是个老实人,不是花天酒地的公子哥,他一心想着忠君爱国,没干过什么大好事,也没什么恶行。他一心希望儿子比他有出息,所以望 子成龙的盯着他读书,偏偏儿子天天喊读书无用论。还有个老太太站在那里,让他管不得说不得。
          他看着宝玉是真的痛苦 ,他的希望都放在了个神采飘逸的孩子身上,北静王对宝玉的夸奖让他心花怒放,没人明白他的喜悦就像没人懂他对宝玉严厉。看着宝玉一天一天长大,却对读书不上心没长进,他能不焦虑。雨村来访,贾政自是高兴,他大约希望儿子将来有一天能成为贾雨村那样的人,可是宝玉却不乐意见雨村,这让贾政生气。这不正气愤呢。忠顺王府 又来问罪,这也算了,居然 是因为因为宝玉拐了王府的戏子,这对于贾政来说是大出意外,他没想到他这个不读书的孩子,还会如此惹事生非,得罪了他不敢得罪的人。这可是贾府的生存大事。接下来贾环的歪状也是正对时候,让贾政对宝玉伤了心,所以才会大打出手,这一次贾政是亲自动手,毫不手软,他的愤怒他的失望他的伤心,让他成了最狠心的父亲。外因加上内因,宝玉这一顿打挨的实在,清客中有明白的,找机会 往里面送信找来了救兵,王夫人来了,贾政虽然不罢手,却也打不下去了,但是仍不死心,他的怒火还在。老太太还了,胡搅了一通,不问是非的骂了一顿,这是最好的办法,有时候讲道理并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贾政说了再不打他了,他说话算数,以后真没打过他。这次挨 打对宝玉没有什么作用,只有一个好处,宝玉以后不用挨打了。是个教育失败的案例。
     宝玉得到了全家人的关怀,连宝姑娘也对他照顾的仔细,黛玉更是哭得伤心,宝玉心情舒畅,他是精神人物,只有心情好,别的不在乎了。
     这次挨打宝玉觉得挺好,因为这样以来他不用对玉含和金钏内疚了!说来也巧,这两个人一个是玉一个是金,是不是暗示宝玉一生将为一金一玉而伤神!
 珍爱红楼---万绿丛中一点红
      小红是怡红院的丫环,她的年纪和晴雯她们差不多,又是家生的奴才,按理说应该从小就进府才对,鸳鸯就是这样的,可是小红的出现很晚,如果她早一点进府,那么宝玉也不可能不认识她, 地位也不可能那么低,你看连司棋还是二小姐的大丫环,小红却只是个末等丫环,这就让人觉得奇了。不知道的父母怎么想的,府里的人事安排大权可是在父母手中的,连司棋的婶子想去厨房还要给她送礼。而且凤姐也让她挑人,为什么她不挑自己的女儿,非要让她在怡红院里受气。那地方,美女又多,能干的也多,想显山露水不容易,看看晴雯秋纹那些人的态度,可是防范的严密!
     小红一出场作者就交代了她聪明伶俐的一面,她给宝玉倒茶,自然而恰 是时机,可是马上让碧痕秋纹给骂了一顿,后来她想起了贾芸,也是正常贾芸是一表人材,而且举止从容,也算是府中的有为子弟,若说论能干原在宝玉之让,小红在府里呆了那么多年,看人的水平是有了。她发现 怡红院是没她的好日子,所以她明知的另谋出路,先是放弃了宝玉,想起了贾芸,天缘巧合,手帕丢了,贾芸更明白把自己的手帕送了来,也是小红先故意当着他的面寻手帕,二人心有灵犀。小红终于替自己的未来找了条出路。
    遇上凤姐是无心中的画,凤姐的丫环没跟着进园,一 时找不到使唤的人,别人还发呆的时候,小红迎了上去,有胆色够机灵。不是胆小怕事图省事的人,她迎了上去,为自己的明天 走了上去,凤姐交待的事原不好办,她那里的更像个公事机关,千头万绪的关系,一时很难理得清。小红理清了,更漂亮的是她回答的简便合了凤姐的意,她大约早知道凤姐的为人 ,所以不再吞吞吐吐的装小姐。凤姐果然欢喜,她那里事多,多一个能干的,她就省些心,小红一个丫环又对她没什么伤害,她自是乐意用之。小红应该是那种俏丽 大方的女孩子,决不是那种美丽妩媚的女子,那样的凤姐是容不下的,她还要提防着贾琏,而小红的形象应该不会是贾 琏所喜的那种样子。凤姐痛快的要了小红去她那里,小红终于离开了怡红院那个是非之地,那里的宝玉是什么都不管,而晴雯的厉害让小丫环没有不恨的。小红不想招惹晴雯,她也没耐心讨好晴雯,晴雯有时候是 好坏不分的。想想后来王夫人抄怡红院撵了多少人,小红要是不走,恐怕也就危险了。所以去凤姐那里是最安全的,反正她心里不在想着宝玉了,那么怡红院对于小红也叫没什么意义了。
      小红走了,走了漂亮,她为自己找了个好工作,也找了个好丈夫。比起别的丫环她敢想敢做,而且目标合适,不像别人的丫环让幻想害了自己,小红是实际的,这一点她比别人都清醒。她是整个梦幻大观园里最清醒的人所以她不是悲剧,她走的是时候,那个美丽的天堂不是为一个丫环存在的,所以小红也不为她痴迷。万绿丛中一点红,她是醒目的!她的能力在凤姐那自有一番天地,不用在怡红院里怀才不遇,她没有平儿的中心,却有平儿的机灵,对于凤姐来说有这样的丫环也挺好的。能干的人也是不好发现的。小红原名叫红玉,红玉红色的玉,而黛玉是絳珠本来是红色的,落入人间成了黛玉,但 本色该是红玉呀。如果红玉有黛玉的影子,那应是对爱的大胆和执著吧红玉改名为小红,弃玉成红,有了一线生机,如果黛玉放弃了宝玉,也许她就不会流那么多的泪,她为了玉成了伤,小红放了玉而有了新天地,看来宝玉才是书中的关健,金钏因宝玉而死,是她心中有玉。玉钏心中无玉,才得了二两银子,看来玉是情的化身,那时有便是痛!

 珍爱红楼---宝黛悲剧之源
         宝黛的爱情悲剧是书中的主线。因了这场悲剧这本书才让读者流了那么多的泪,才让这本书有了不凡的价值。大家对宝黛的关注成了本书主线。
       这场悲剧是如何产生的。第一宝黛是青梅竹马无小无猜,在时间上是正合适的,二人是亲戚,在书中黛玉也是千金小姐,与宝玉在出身的般配的。书中反复强调四大家族,其实四大家放中的薛家是最无权,否则一个人命官司,还要让别人来解围,可见薛家只是有钱而已。薛家是人丁不旺,你想宝钗的父亲早死,而宝琴的父亲也是早亡,余下的薛蟠不务正业,薛蝌是个书生,二人都不是经商的的料,薛家的经济前程不是很看好。宝钗倒是用心,可那个时代她不是媳妇而是女儿很多事她不能出面,凤姐可以管家,她就不能。薛蟠的妾香菱是无心家事,夏金桂只知享受,不想家计。薛科的岫烟是个软弱的女孩子,既无凤姐这胆也无探春之才,也是管不了家的,当家的人薛姨妈人又老实,一心只培养宝钗的前程,也不考虑儿媳妇薛家的未来,娶不到探春那样能兴旺家的,也该找个迎春那样不会坏事的,偏找了个不知根底的金桂,结果更加麻烦。其实薛家对于宝玉没什么竞争力,若是王家的小姐还差不多,论家业连湘云都不如,人家是官呀。
       宝钗会做人这一点是黛玉不能比的,黛玉个性上有很多缺点,加上身体不好,这一点是王夫人不能接受的。贾母从血缘上向着黛玉,必竟是她的外孙女,从对黛玉负责上看嫁到贾府是最好的,别人家里未必在乎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孩子。这一层贾母是明白的。贾母安排了宝黛的接触机会,给了他们空间和时间培养了感情,有心也好无心也好,必竟成全了他们的两小无猜。等到长大了,湘云比他们还小都谈婚事了,老太太确还不提此事,确是奇怪。 她是明白人肯定看出了王  夫人的态度 ,而且时间越长对黛玉不利,因为老太太是黛玉唯一的指望,老太太年岁越大,权利就越小。这是显而易见的,能让王夫人给面子 的人只有贾母。可是贾母却沉默了八十回。不知道曹公为何不让贾母明确表态。长大的黛玉的心事老太太会不明白,看着她为宝玉伤心既不阻止也不帮忙是什么态度。
      黛玉后来的 个性是成熟了些,她和宝钗成为姐妹,把宝琴当妹妹,又认薛姨妈做干妈,应该说是很到位了。这样她的人缘 好了很多,她们姐妹相处的好,大家会说黛玉脾气好了,识大体了。她和宝玉不争吵了,开始和和气气的相处。她和王夫人一起多年,可以看出来王夫人对她一般,没什么特别的关心,到是凤姐是真心的关怀着她,这一层黛玉也明白。她亲近她的妹妹也是为了让王夫人对她有好感,这也难为她了。她也是努力过的。老太太看她们相处的非常喜悦,可是老太太为什么不提此事,她真提了,王夫人也就认了,王夫人是不能不同意的。
       是不是因老太太担心 她的身体 状况,这一层老太太肯定在乎,必竟宝玉是贾府的继承人,这一层事关重大。她对黛玉是好,可是好不过宝玉呀。老太太沉默着,她知道她若是为宝玉定了别人,黛玉也就活不了,所以她沉默,因为在乎黛玉的感受。而且宝玉也会生事非。所以能回避回避也就算了。老太太不是说等那一天闭了眼,也就不管了。 真的她是不知如何而等待着!
      黛玉和宝玉之间有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因素,黛玉没能给老太太信心。而宝玉其实是个做不了主的人。金钏死、晴雯死、芳官走,他什么也不能为她们做。他能为黛玉生和死,可是确 做不了别人的主。黛玉的不放心,是不放心那个决定命运的环境。因为他们谁也改变不了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