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忍与不忍间

(2006-12-15 13:02:03)
                    珍爱红楼-----忍与不忍间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有两种态度,直接的针对和间接的忍耐。
        大观园里有两种不同的态度,黛玉有直接和宝钗的间接。宝钗一出场作者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 及,就是那些小丫环也多喜欢与宝钗去玩。宝钗一来,大家都暗暗的拿黛玉在和宝钗比。你看黛玉看了宫花,便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人家宝姑娘在送花,她在挑花。贾府的小姐哪个在会去挑一朵花,都是顺手拿的。黛玉不高兴了,周瑞家的一言不发一声不吭 ,这黛玉不是在说周瑞家的不该最后一个给她,应把花拿来先让黛玉挑了再送别人。其实见过世面的黛玉哪里会在意一朵宫花,她只是在借题发挥,表达她对某些事和人的不瞒。好像找错了人,那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大凡陪房皆是太太的心腹,那里没事也要找事回太太的,何必让她到王夫人那里多嘴,这东西可是王夫人的妹妹送的。纵观全书这周瑞家的最是有眼色会说话的人,你看她和凤姐去看尤二姐时说的那些话,她可是个眼里有主子的奴才。黛玉一时的不高兴,说了这么一句话,不知道会不会让周瑞家的借题发挥。反正看后来王夫 人对黛玉的态度,只是淡淡的,不像对宝钗的亲热,对湘云的说笑,她对黛玉的客气是一种距离的冷淡。袭人有句话得好:有些话无心中说出,让有心人听见,反当成了事。黛玉是无心,周瑞家的可有心。年少的黛玉是不会忍耐的。她和宝玉的口角,直接的反应是宝玉摔玉,她大哭大吐,然后二人几天不说话,最后老太太急了。让凤姐来说和。虽然不等凤姐来了,二人已好了,可是二人的争吵已是合府皆知,不知道赵姨娘那些盯着宝玉事非的人又会说什么,她不知道又跑到贾政那里说什么去了。赵姨娘和贾环是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宝玉,偏那个贾政什么都信她们的。宝黛的争吵不是一天两天的,二人的亲密也非别人可比。这些因为有老太太的庇护无人敢指责什么。可是到了王夫人抄怡红院的时候,就有人说宝玉大了,恐有人教坏了,这倒未必是指黛玉,但是却可以成为王夫人让宝黛少见面的理由。
       宝钗的稳重是出了名的,所以她的脾气,大家都认为是合理的。她损宝黛的负荆请罪,是厉害的,让宝黛二人无话可回。黛玉问宝玉问的好,你可遇见比我厉害的了。她的确比黛玉厉害的多。黛玉是真情,宝钗是真的把规则握在了手里,在现实中她自是占了上风。情与理智相逢自是吃亏的。从前黛玉奚落宝钗,宝钗是能回而不回,是她不想得罪老太太,她要一个大家闺秀的好名声。一旦卷进了黛玉的口角里,她的大姐姐形象如何维持。所以很多时候,明明黛玉的话刻薄,宝钗就当没听见。比如黛玉说:宝钗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在人带的东西上有心。这句话当着老太太等人的面说出来,是够狠的。分明是指宝钗金锁之事。可是宝钗却只是当作没听见。这话要是别人攻击黛玉,她早急了。宝钗忍了,她的心中有个大局,知道不能在小事上做无谓的口角之争。所以她的人缘好。最后她找了个黛玉说错酒令的机会,让黛玉心服口服,后来又送黛玉燕窝,终于让黛玉这个针锋相对的敌人成了她的一个妹妹,天天姐姐的不离口。人生有时是需要忍耐的。
      晴雯是美的,这一层无人可比,可是她没能留在怡红院,这和她的脾气大有关系。她不服气袭人,袭人指挥的活不干,找机会还要公开损袭人不干好事。她和碧痕吵架,不给黛玉开门。她攻击小红,结果人家去了凤姐那里,她打走了不争气的坠儿,让坠儿的娘恨上了她。她和园子里的老婆子吵架。连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也会跑到王夫人那里指名点姓的告她一状。她的得罪人的本事够大的。结果王夫人第一个赶了她,而且 她在王夫人面前骂小丫环,当时王夫人就很不高兴,只因陪着老太太没顾上理会她。要不然当时就赶了她。你看晴雯的直来直去,直接的让她离开了怡红院。她天长地久的心事成了空。反之袭人,让宝玉的奶妈指着骂,不敢还一言,对于晴雯的不听话,也不放在心上。宝玉打了她,她反安慰宝玉,宝玉撵晴雯,她跪下求情,她的和气赢得了人缘。宝钗和薛姨妈都向着她,湘云也说她好,别人的也夸她知礼,这些 是王夫人后来重用她的基础,王夫人最重名誉。
       人的性格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一点红楼梦描述的很仔细。
      珍爱红楼-----袭人的话
       袭人虽只是丫环,可是曹公借她的口说了很多话。通过这此话,你能明白为什么她能得到古板的王夫人的欣赏和重用,为什么宝钗会喜欢她。为什么宝玉会喜欢袭人。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袭人从家中回来,袭人已来,彼此相见.袭人又问宝玉何处吃饭,多早晚回来,又代母妹问诸同伴姊妹好.一时换衣卸妆.宝玉命取酥酪来 , 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 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糟塌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你看她倒是息事宁人的态度,并不想得罪那个李奶奶,对于袭人来说怡红院里和和气气,不出事,宝玉高高兴兴的才是重要的,至于她吃不吃酥酪并不在意。她的话平息了宝玉的怒火,要不然再出现个为茶撵茜雪的事不就小题大作了,一个人得意时不张扬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袭人借走劝宝玉改掉那些会让他吃亏的毛病。如今且说袭人自幼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自是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 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荡弛纵,任性恣情,最不喜务正.每欲劝时,料不能听,今日可巧有赎身之论,故先用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今见他默默睡去了,知其情有不忍,气已馁堕 ,自己原不想栗子吃的,只因怕为酥酪又生事故,亦如茜雪之茶等事,是以假以栗子为由,混过宝玉不提就完了.于是命小丫头们将栗子拿去吃了,自己来推宝玉.只见宝玉泪痕满面, 袭人便笑道:"这有什么伤心的,你果然留我,我自然不出去了."宝玉见这话有文章, 便说道""你倒说说,我还要怎么留你,我自己也难说了."袭人笑道:"咱们素日好处, 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真真是欲擒故纵。此时说什么宝玉有不听的。袭人道:",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 我家代代读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愧了. 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 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 怎么怨得老爷不气, 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宝玉笑道:"再不说了,那原是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还有什么
读书 是宝玉和贾政的问题之根源,宝玉的命运归根结底是在贾政的手中,老太太在宠着也只是宠着,宝玉的前程在贾政的心中,这一层利害好些人不以为然,将来世袭的时候,恐怕老太太未必在人世,你想王夫人明知老太太宠宝玉可依然担心,就是怕日后老太太 不在了,贾政偏着贾环,那宝玉是个实心的人,哪里会保护自己,如今是老太太在,没人敢欺负他,可日后他父亲的喜好对他的影响是巨大 的。如果宝玉不在读书上让老爷生气,那么宝玉和王夫人的日子要好过的多了,在那个母凭子贵的时候王夫人的一切都在宝玉身上。这一段话是袭人劝宝玉的,你看宝钗和湘云都劝宝玉读书,结果宝玉要么扭头就走,要么马上说请到别的屋里去坐。而袭人这番话宝玉却是点头。袭人知道她教育不了宝玉,干脆让他装好了,不让老爷太太生气少吃点亏也算好了。袭人是聪明的,她清醒宝玉的个性是改不了的,能收敛些就好了。
        第二次袭人是在王夫人面前进言,这一次改变了王夫人对的态度,巩固了她在怡红院中的位置。宝玉挨打,这次宝玉是吃了亏,王夫人自是伤心,袭人也是伤心。人见王夫人这般悲感,自己也不觉伤了心,陪着落泪.又道:"二爷是太太养的, 岂不心疼. 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 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 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 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 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 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 . 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 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 反说坏了. 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 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 不过大家直过没事, 若要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 都是平常小事, 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 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今既说了这样的话, 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袭人连连答应着去了。这番关心宝玉名声的话说到了王夫人的心里,王夫人马上找到了知己,把保全宝玉的任务交给了袭人。袭人这番话说的时候,贾政痛打宝玉,王夫人正是忧虑的时候,加上金钏的事,王夫人的内心是惶恐的,她当然怕事情再来一次,这一次是老太太让贾政住了手,下一次,王夫人不敢想,宝玉没了,她如何立身。袭人说了她想说又不好对人说的话。袭人找对了时机,此时的王夫人正是最担心 宝玉声名的时候。
      黛玉说我才在舅母跟前听的明儿是薛姨妈的生日,叫我顺便来问你出去不出去. 你打发人前头说一声去."宝玉道:"上回连大老爷的生日我也没去,这会子我又去,倘或碰见了人呢?我一概都不去.这么怪热的,又穿衣裳,我不去姨妈也未必恼."袭人忙道: "这是什么话?他比不得大老爷.这里又住的近,又是亲戚,你不去岂不叫他思量. 你怕热,只清早起到那里磕个头,吃钟茶再来,岂不好看."宝玉未说话,黛玉便先笑道 :"你看着人家赶蚊子分上,也该去走走."宝玉不解,忙问:"怎么赶蚊子?"袭人便将昨日睡觉无人作伴,宝姑娘坐了一坐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听了,忙说:"不该.我怎么睡着了,亵渎了他."一面又说:"明日必去."宝玉才说了不去,袭人忙道,一个忙字点出了袭人的心情,她是要维护宝钗的面子 的。也是想的妥当,大老爷不多心,未必薛姨妈不多心。看看袭人开了口,宝玉说必去。
      其实在很多时候,袭人的话对宝玉是很有影响力的,她的话有理有情,而且处处显见是为宝玉好。不能说袭人不在乎宝玉,她是真的替宝玉想,她不是宝玉的知己,但在宝玉身边那些年是最关心宝玉的,这一层确是尽心尽力了。为了宝玉的利益,她常在忍。她让宝玉踢伤了,反安慰宝玉,别闹的人都知道,显得宝玉不好。宝玉撵晴雯,她担心太太犯疑,跪下求宝玉,这些是为了宝玉有个好面子 。不让宝玉和李奶奶冲突,是为了宝玉的一个孝字。袭人的话中常有些生活中的实际道理,不中听却中用。
珍爱红楼---鸳鸯为什么不嫁贾赦
        鸳鸯抗婚是整书中最有光芒的一节,她的个性与不凡在此节中充分体现出来。
         贾赦提亲是有谋有略的,先让邢夫人找凤姐,凤姐是荣府的总管,那边的事她都托底,而且凡奴仆无人不怕她的。先谋于凤姐是高明的一着。而凤姐更是机灵,马上想到了不妥,她倒实心眼,先说了老太太对贾赦的不喜和离不开鸳鸯,若是邢夫人清楚也该知难而退,偏这邢夫人领了贾赦的旨,是百折不回的执著。还说了凤姐的不是,大夸贾赦做了官胡子都白了,老太太岂有不给之理。凤姐马上认错,她是不会和邢夫人硬顶的。凤姐儿暗想:"鸳鸯素习是个可恶的,虽如此说,保不严他就愿意.我先过去了,太太后过去, 若他依了便没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就疑我走了风声,使他拿腔作势的. 那时太太又见了应了我的话,羞恼变成怒,拿我出起气来,倒没意思. 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想毕,因笑道:"方才临来,舅母那边送了两笼子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原要赶太太晚饭上送过来的.我才进大门时,见小子们抬车,说太太的车拔了缝,拿去收拾去了.不如这会子坐了我的车一齐过去倒好. "邢夫人听了,便命人来换衣服.凤姐忙着伏侍了一回,娘儿两个坐车过来. 凤姐儿又说道:"太太过老太太那里去,我若跟了去,老太太若问起我过去作什么的,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我脱了衣裳再来."她马上让邢夫人立刻去办,免得事情办不好,怪到她身上。在这场麻烦中凤姐是极力想全身而退的,她把邢夫人在第一时间带到了荣府,让她去找鸳鸯,自己回到房中说给了平儿,然后让平儿回避,这样是让平儿先躲了出去。凤姐在老太太身边多年,老太太对鸳鸯的依赖她自是看在眼里,老太太不喜欢大儿子,她也知道,而且鸳鸯的个性她也瞧了出来 ,所以她就知道邢夫人这一去是什么结果。
           邢夫人先和鸳鸯说了,鸳鸯低头不语,其实人家已是不乐意的表现了,偏邢夫人自以为是久了,以为人人都和她的想法一样,便自说自话的找鸳鸯的家人去了。鸳鸯也只好走为上,跑到了园子里,先清静一下再说。打从邢夫人开口,鸳鸯不惊不慌,其实心里早有了主意,不同意。吤她不能对邢夫人那种听不懂话的人说,而且必竟邢夫人的身份在那里。鸳鸯在贾母的身边长大,贾母对贾赦的态度她比谁都清楚,贾母不喜欢贾赦,贾赦才另住在别院。而且大老爷的为人,府里的丫环没一个有好话说的,可见贾赦的品行实在是太差,把鸳鸯和贾赦的名字放在一起,对于鸳鸯来说是一种侮辱。而且那个邢夫人也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唯贾赦的眼风而动,最是落井下石的人。贾赦那边的情况如此,但凡有点心的人,也不往火坑里跳。况且贾赦的真正心思怕是在贾母的财产上。人人都知道鸳鸯经管着,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环。鸳鸯可不想做出卖老太太的人。况且去了贾赦那里她的一生就真的完了,比赵姨娘的下场还惨,毕竟贾政还要装装门面,贾赦可是什么都装的。
        鸳鸯见了平儿尽知原委,当即表明了立场,就是大太太死了,让她去做太太她也不去,也就是她拒绝的是贾赦这个人。拒绝的这种不把丫环当人的人。鸳鸯道: " 什么主意!我只不去就完了."平儿摇头道:"你不去未必得干休.大老爷的性子你是知道的. 虽然你是老太太房里的人,此刻不敢把你怎么样,将来难道你跟老太太一辈子不成?也要出去的.那时落了他的手,倒不好了."鸳鸯冷笑道:"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 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纳小老婆的! 等过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作姑子去, 不然,还有一死.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她对她嫂子说的话,才是她心灵的真正写照。 只见他嫂子从那边走来.袭人道:"当时找不着你的爹娘,一定和你嫂子说了."鸳鸯道:"这个娼妇专管是个`九国贩骆驼的',听了这话,他有个不奉承去的!" 说话之间, 已来到跟前.他嫂子笑道:"那里没找到,姑娘跑了这里来!你跟了我来,我和你说话."平儿袭人都忙让坐.他嫂子说:"姑娘们请坐,我找我们姑娘说句话."袭人平儿都装不知道, 笑道:"什么话这样忙?我们这里猜谜儿赢手批子打呢,等猜了这个再去. "鸳鸯道:"什么话?你说罢."他嫂子笑道:"你跟我来,到那里我告诉你,横竖有好话儿."鸳鸯道:"可是大太太和你说的那话?"他嫂子笑道:"姑娘既知道,还奈何我! 快来,我细细的告诉你,可是天大的喜事."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Б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 , 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 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 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一面说,一面哭,鸳鸯是把人情世故都看明白了,骂得干脆骂得漂亮。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鸳鸯已无回头之路,她知道她嫂子会把她的话告诉邢夫人,邢夫人和贾赦说了,没想到贾赦是一条心的走到底。这才引出了最精彩的一幕,事情闹到了老太太那里,也算到了头。可巧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宝钗等姊妹并外头的几个执事有头脸的媳妇 ,都在贾母跟前凑趣儿呢.鸳鸯喜之不尽,拉了他嫂子,到贾母跟前跪下,一行哭,一行说,把邢夫人怎么来说,园子里他嫂子又如何说,今儿他哥哥又如何说,"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着宝玉, 不然要等着往外聘,我到天上,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 终久要报仇.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 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没造化,该讨吃的命,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若说我不是真心, 暂且拿话来支吾,日后再图别的,天地鬼神,日头月亮照着嗓子,从嗓子里头长疔烂了出来,烂化成酱在这里!"原来他一进来时,便袖了一把剪子,一面说着,一面左手打开头发, 右手便铰.众婆娘丫鬟忙来拉住,已剪下半绺来了.众人看时,幸而他的头发极多, 铰的不透,连忙替他挽上.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 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 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 不敢还一言.薛姨妈见连王夫人怪上,反不好劝的了.李纨一听见鸳鸯的话,早带了姊妹们出去.这下子老太太发了脾气,表了态,鸳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和大房那边的仇也算是结下了。这对于她以后的命运成了让人担心的事,后文老太太死了,鸳鸯也殉了主,这不像曹公的笔法,那么个鸳鸯若是如此结局,真是小看了她。
                  珍爱红楼---明月兰心
      红楼丫环里有三位可说是明月兰心。
      第一位是平儿,她是凤姐的助手,在凤姐的身边常做些好事,可不就是月亮, 的确是反射着凤姐的光芒。凤姐对她信任和维护,你看 鸳鸯拒婚,凤姐怕平儿受邢夫人的责难,就先让平儿躲了,王夫人查抄大观园时,凤姐就说 ,她保证她没事,平儿也没事。凤姐对平儿的信任是平儿能用权利做好事的基础。她判冤决狱放了五儿,让宝玉承担下来,又成全了彩云,照顾了探春的面子 。这份心思自是明白之心。她劝凤姐得放手时先放手,没得结些小人仇恨。对管家们说: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方是兴旺之家,别为些小事就扬铃打豉的。她体贴尤二姐的处境,带她去园子里,还弄饭给她,劝导尤二姐。最后还是她拿了凤姐的钱,才让贾琏安葬了尤二姐。她的心胸胆识,做事替人考虑,都像是天上的月亮,温和明净。她赢得了宝玉的敬重,探春的好感,李纨尤氏的怜惜。
    第二位是紫娟,她是黛玉的好姐妹,是全书中唯一 一个为了黛玉的幸福去试探宝玉,结果宝玉大病一场。她照顾黛玉无微不至,天冷了让雪雁给黛玉送手炉,平日里宝黛争吵,只有她能说黛玉的不是,这个小性子的大小姐,也就听紫娟的话。她是慧质兰心。查抄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找到宝玉的东西,得意洋洋,紫娟却笑着说:我们两下里的东西,我也记不清是哪年哪月的了。平和从容,在那种紧张的气氛里,她的泰然处之,到是大家风范,她不怒不慌,却有一种不容人侵犯的贵气。却有兰花的美与清。
      第三位是麝月,在怡红院里一个袭人风光出尽,一个晴雯把人得罪尽了。麝月却是平和的,于事务上她是袭人的帮手,于生活上她是晴雯的朋友。在宝玉过生日那天,大家都忙着宝玉,她却拿了点心让小丫环吃。袭人病了,她让老妈子们休息,自己看房子。她对下人是体贴的。不像碧痕和秋纹看见小红倒了杯茶就骂半天,不你晴雯看见小红给凤姐送东西就说人家攀高枝。她是平易近人的,不像那些人瞧着宝玉,她的眼光还放在了小丫环和老妈子身上,关心她们,体贴她们。也是明月兰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