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秋窗风雨话真情
宝钗白天来探病,真心劝慰黛玉,别把烦事放心头,把身体养好要紧,这到是真话,身体是一切的关健,纵然有情,也有个好的体质呀,要不然也是让宝玉伤心。她提出送黛玉燕窝,也免得去麻烦贾府,倒是黛玉多心,那些关心她的人,多麻烦也不介意,那些找事的人,无事也会生非。她是太敏感了,所以常是自苦,看看岫烟,在亲姑母那里是得到的何等的冷遇,连件冬天的棉衣都没有。人间倒是不苦不闹,其实伤心也是一种资本,不是人人都有条件伤心的。如果没有贾母的宠,宝玉的爱,黛玉还会不会伤心,大约是无心的。宝钗的话迎合了黛玉的心事,一样的才情一样的为着同一个人,她们才是真的知己,宝钗的话能说到她心里在,黛玉能
对她说的,却不能对宝玉说,这一层是宝玉与黛玉的无奈,就是爱到极致,反到无言,那种爱是无奈的痛,太近又太远。
宝钗与黛玉是有些同病相怜的,宝玉是把二人都负了。一个负了心,一个负了红尘。所以二人对宝玉是有些失望与梦想的,所以不甘又无奈。晚上天下起雨,宝钗让人送来了燕窝和冰糖,这冰糖是另外的,算是小食品吧。黛玉对那个婆子分外好脾气,又是聊天又是赏钱,有些感谢的成份。宝玉来了,闲聊了几
句,那句渔翁渔婆的话,宝玉未解其意,黛玉的脸先红了。没几句话,黛玉催宝玉走,又送他雨灯,此刻二人是温和的温暖的,不再是少年时的争争吵吵了。
这个秋夜,黛玉得到了宝钗和宝玉的关怀。这份情
真实而生动。让黛玉的心温暖了起来,若人生只是如此,该是多好!
珍爱红楼----宝玉与贾环
整个贾府最让人关注的是贾宝玉,这关注里面多是赵姨娘为了贾环的产生的关注。
宝玉第一次与贾环正面接触是在正月里,贾环和莺儿玩点子,输了,正在闹情绪,宝玉来了说了他一顿。旁白加的好,弟弟原是怕哥哥的,这是当时的规矩,可是因为宝玉没个正形,所以无人怕他,因怕贾母,所以才怕他。连贾环也是如此看宝玉的,贾环委屈的走了,不是因为宝玉,是因为贾母。贾环告诉了赵姨娘
,引来了赵姨娘的一顿责骂,让凤姐听见了,叫出了贾环,让他去找姑娘们玩,别让那些不长进的人教坏了。贾环和赵姨娘皆怕凤姐更甚于王夫人,顿时赵姨娘不敢在说了,贾环听话的走了。平日里有事没事赵姨娘都会把帐算到宝玉身上,宝玉和贾环的关系多是因了赵姨娘才弄坏了。也是怪了,王夫人让探春跟着老太太长大,若真为宝玉该让贾环跟着她才对,若是贾环不长在赵姨娘身边,也不会那么针对宝玉。
因为宝玉和彩云闹,贾环心里生气,故意用烛台烫宝玉的脸,让宝玉吃了亏,众人慌着调理,凤姐说赵姨娘也不教管,王夫人这才想起赵姨娘,把赵姨娘找来骂了一顿。赵姨娘看见宝玉受伤自是开心,表面上帮忙,其实心里暗乐。这时的贾环对宝玉已是恨之入骨了。赵姨娘更加厉害,找了马道婆做法想害死宝玉和凤姐,亏得宝玉有高人护法,才逃了一劫。你看赵姨娘出马比贾环要厉害的多,她是针对宝玉和凤姐的命。这场家族斗争已经上升到了生死阶段。王夫人是看不上赵姨娘和贾环,也只是在态度上差些,凤姐也只是多教训她们几句,并没有这样除之而后快。相对来说王夫人在明处,赵姨娘在暗处。
贾政对宝玉发脾气是常事,但是动手打,却也有贾环的一份功劳。贾环听了赵姨娘的话说宝玉逼死金钏,火上烧油,结果这顿打,只到老太太来了才停了下来。分析一下,赵姨娘如何知道金钏的事,当然是王夫人身边的人告诉的,赵姨娘的眼线放在了王夫人的房中,连宝玉的丫环都知道赵姨娘她们一听说
是宝玉房中的东西就是使坏给弄坏了。湘云后来就对宝琴说,在老太太那只管坐着,若是太太房中,太太不在就离开,那里人多心坏,是要害咱们的,看来赵姨娘的仇恨都到了湘云这边。
探春给宝玉做鞋,给钱让宝玉给她买小玩意,赵姨娘知道了四处埋怨探春,先是在探春面前说,后来居然传到了宝玉那里。你看探春的风吹草动,赵姨娘都知道,宝玉那么不管事的人,都知道了赵姨娘背后说他的话,看来也有人给宝玉通风报信。
赵姨娘因为芳官给贾环的粉不好,跑去大闹,这次贾环聪明了,没跟着去,这时的贾环感觉是怕探春说他,看来探春平日里是管束他,他也怕探春。赵姨娘跑到怡红院大闹了一场,结果反让芳官等人占了上风,后来
还是探春来了,劝走了她。才算了事。看看芳官说她的话,都
是奴。这个赵姨娘在府里是真没人缘也没人怕她。赵姨娘是一遇上宝玉,就认为在欺负环儿,她的仇视心态相当严重,已经深深的影响了贾环。后来长大了的贾环,表面上和宝玉相处的还好,到是成熟了些,不像赵姨娘一直处在无取搅闹的份上。每次出击每次大败。
贾环和宝玉这两个贾政的儿子,长大后倒是讲着礼数,不过赵姨娘教育的贾环对宝玉是怀着深刻的仇恨,二人是世不两立。书
中的宝玉出了家,他和贾环的有关系也算是终止了。曾经的伤害也算是结束了。深刻的说明了这种大家子的兄弟关系!
珍爱红楼----宝钗与香菱
香菱出现在薛家母女面前,是让人吓了一跳。薛蟠打死了冯公子,抢了香菱,这听起来就够吓人的了。你想薛家有势力,但宝钗和薛姨妈并不是冷血无情的人,对于儿子、哥哥打死人命还会心安理得,就真的不怕官府追究,薛家本身并不是官,还是要靠亲戚的势力,这一层薛家母女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所以对于这件事薛家母女并不像大少爷那样无忧无虑。而且这母女是讲脸面的人,对于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也是要烦恼的。香菱的形象气质应该是不俗的了,马上得到了薛家的爱怜,薛姨妈是明公正道的请客,让她做的妾,并不是当个丫环一样处理的。这一点她的地位比
平儿和袭人要高。薛姨妈并不想委屈香菱,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配不上这个比主子也不差的小姑娘。宝钗也是喜欢香菱的,所以才为她起了这个好听的,配的上的名字。
这一时期香菱的日子是好过的,薛姨妈是善良的,宝钗是大家闺秀,对香菱是以礼相待的。也许这是香菱一生中最轻松的日子了,她没学什么持家过日子,也没做什么针线。书中经常看到她和小丫环一直玩,她的心情是明朗的。薛蟠外出经商,宝钗和母亲说了让香菱进园中做伴,把一心想进园子的香菱带了进来。香菱自是开心,她马上提出学诗的要求,宝钗劝她先去向贾府的人请安。这一层上宝钗已开始过日子,而已成家的香菱却是孩子的观念,不想正事,她的身份不是小姐不是丫环,她真正该为自己以后的地位考虑,学些当家理事的本事,多参与些亲戚间的迎来客往。这此宝钗替她想到了,她却一心是风花雪月,这些让黛玉开心的事,于香菱是梦也是不现实的。香菱执意走了进来,她学的快,领悟的快,很快就进了大观园的诗社,成了大家喜爱的一员。宝玉说老天生人,再不会辜负的。香菱终于找到了她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于她是是个童年的梦醒了,她又成了那个曾经的大小姐,虽然不真实,却是她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应该说是宝钗成全了她,论理薛蟠走了,她应该服侍薛姨妈,而不是跑到园子里玩,是宝钗给了她机会。
宝钗大度香菱天真。她们相处的很好。你看湘云来了和香菱讲诗,那样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
等到夏金桂出场,香菱的好日子到了头,这个天真的不知事务的小姑娘,这个沉于诗中的香菱,终于让命运又撵进了现实,这一次是无处可逃,她遇见了比凤姐还狠的金桂。她曾经的天真成了至命的伤害,没几回合,她就让金桂逼得薛姨妈想卖了她,还是宝钗留下了她,带在了自己身边,离开了金桂的狂风暴雨。
应该说遇见了宝钗是香菱的运气,没有宝钗,她的命运将更加无奈。香菱是尊敬宝钗的,她在金桂面前说宝钗的学问连贾政都要赞扬,她是替宝钗骄傲的。续书中香菱扶正,宝钗嫁给了宝玉,二人都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珍爱红楼----王夫人与黛玉
有的爱是惊天动地的,人人皆知。比如黛玉对宝玉,从一出场宝玉为她摔玉,后来她和宝玉每每的口角,惊动了府里的上上下下,甚至还要老太太让凤姐来看看,你说这不成了贾府的一道风景了。年少的黛玉对情是执著的,眼里揉不进沙子,所有的爱恨都表现的刚烈不留余地,在那样的家庭里,若不是贾母的庇护,她的处境真的堪忧。因为贾母
,没人敢说她的是非,看看湘云在家时的情况,比黛玉差多了,自己做着针线还要听她婶子的埋怨,她那样心胸宽大的人,还会叹气,还要让宝玉记着提醒老太太接她来。黛玉和宝玉多年的争执,最不能接受的是王夫人,她一心要自己的儿子上进读书,一心让他有个好名声,对于黛玉,王夫
人一开始就说让黛玉不要理宝玉,结果后来不仅理了,还理的这么事事非非,王夫人当然生气,可是她不能发作,因为老太太。她只能忍了。你看她一掌打走了金钏,三言两语赶走了晴雯,她那里是省油的灯。只有对黛玉她只能忍耐,这种忍耐变成了对有关黛玉的事,她都是远着的冷淡的。她打发晴雯时那句话,她一语点出长得像黛玉的样子。如果晴雯不像黛玉的模样,也许王夫人还不会那么恨。宝黛之间的情,她未必不知,她是什么人,五十多岁了,也见过了也经过了,她当然明白。可是她不动声色的等着,等着有一天她可以控制局面。
老太太在大房和二房之间是支持二房的,所以贾政和王夫人才能住在大房子里,贾赦退居一边。这种
明显的偏爱,最终让大老爷在中秋节上用讲笑话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在赵姨娘和王夫人之间,老太太是向着王夫人的,应该说是老太太对王夫人的支持才成全了她在府中的地位,这一层利害关系王夫人深知。你看薛姨娘在府里,老太太是何等的亲热何等的礼节,可是邢夫人的亲戚来了,老太太是什么态度。薛家有房有地为何要住
在贾府,一半原因还不是因为老太太的态度在起作用。老太太是影响全局的人,要不然凤姐何以那么张扬,因为她有个大靠山。老太太在媳妇里最喜欢的是凤姐,她给凤姐过生日,那场面邢王二夫人所没有的。王夫人明白得罪了老太太,她在府中是无法立足的。有一大堆人在看她的笑话。真正会站在她这一边的有几个。为了鸳鸯抗婚的事,老太太连王夫人也怪上,当时场面,无人敢说话,人人都知与王夫人无关,可是谁也不敢说,最后还是探春出来说了句实话,给她解了围
。可是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这一点是王夫人也不能改变的。探春可以向王夫人靠拢,可以远着赵姨娘,可是那都是礼在起作用,真正的她还是赵姨娘的女儿。一个宝玉是深得老太太的喜爱,可是也要读书立业方能有作用,王夫人从宝玉身上寄托了全部的希望,可是宝玉总让她失望。王夫人也是孤立的,不能表现自己的态度,因为她实在是不能得罪老太太,失去她最大的靠山。
王夫人清查了怡红院,最后说,查了皇历明年搬出园子。当时怡红院的人已让她清理完毕,而宝钗也已回了自己的家,园子里还有谁,当然是黛玉了,王夫人要面对的是黛玉对宝玉的影响。宝钗已离开园子,她问凤姐是不是宝玉冲撞了宝钗,她还劝宝钗回来住,你看她对宝钗是什么态度。黛玉宝玉吵了那么多回,她也从没说过宝玉冲撞黛玉的话,她对宝钗和黛玉的态度是多么的明显。
黛玉活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从不明白王夫人对她的态度,老太太在喜欢黛玉,也不能在王夫人的强烈反对下成全这们亲事吧,那可是黛玉以后的婆婆,老太太不在了,黛玉如何面对王夫人。所以老太太也沉默着这门婚事,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老太太也是知道的。王夫人喜欢宝钗,老太太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那个大家闺秀的宝钗实在是你可以不喜欢她,却挑不出她的毛病。她比黛玉健康,比黛玉人缘好,比黛玉会办事,这些老太太也不能否定。
王夫人和黛玉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客气,淡淡的,远着
的距离。王夫人心里的话和宝钗说和袭人说,就是不会和黛玉说。在宝黛的争吵上,她始终沉默着,不发一言,是因为她只要一开口,就会得罪老太太,她沉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是在等待。元春端阳节的礼,独宝钗和宝玉一样,应该是一种暗示,是王夫人态度的暗示。王夫人不是那种什么都不作只会伤心的人。贾政打宝玉时,她说的那段话,又是老太太又是贾珠,又是只有这一个儿子,打死宝玉是小,惊动了老太太是大。所有的话字字都让贾政无言,王夫人的其实也是厉害的。她对李纨的态度也是例子。虽然李纨没有凤姐的权利,可是李纨拿的月银和老太太、太太一样,还有地可以取租子,这种优厚的待遇当然是王夫人为她争取的,李纨总不会自己去开口要吧。
王夫人在很多事情上是争取主动的,只有黛玉的事情,她是无奈的,她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她不能得罪老太太,所以她对黛玉也只能淡淡的。
珍爱红楼----宝玉与贾环
的距离。王夫人心里的话和宝钗说和袭人说,就是不会和黛玉说。在宝黛的争吵上,她始终沉默着,不发一言,是因为她只要一开口,就会得罪老太太,她沉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是在等待。元春端阳节的礼,独宝钗和宝玉一样,应该是一种暗示,是王夫人态度的暗示。王夫人不是那种什么都不作只会伤心的人。贾政打宝玉时,她说的那段话,又是老太太又是贾珠,又是只有这一个儿子,打死宝玉是小,惊动了老太太是大。所有的话字字都让贾政无言,王夫人的其实也是厉害的。她对李纨的态度也是例子。虽然李纨没有凤姐的权利,可是李纨拿的月银和老太太、太太一样,还有地可以取租子,这种优厚的待遇当然是王夫人为她争取的,李纨总不会自己去开口要吧。
前一篇:珍爱红楼-----忍与不忍间
后一篇:珍爱红楼------袭人与晴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