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十年踪迹十年心

(2006-12-05 18:26:43)
             珍爱红楼---十年踪迹十年心
黛玉自入贾府到离尘而去,大约是十年的时光。
进入贾府之前,她是一个儿童,不管天性中如何的敏感,想必一个父母的掌上明珠,也还是无忧无虑的成份居多。离开贾府时,她的心中是此情此生无缘的遗憾,却也是顾不得了。有了这十年黛玉的心中是爱的艰难爱的无悔,这一生是没有白来。没有这十年长在深闺,黛玉也和别的小姐一样,心中一片空白,如果能够选择,她是愿意要这十年的。
纵然这十年多少忧伤多少泪水,可是心中有了那个可以爱可以发脾气可以思念可以争吵可以因她摔玉的人,这一生也就是有了爱有了寄托,也就是另一番天地了。黛玉也就有了心有了灵魂,宝玉也因此而生而有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他的内心有清泉流过,这红尘于他也是一场如花美丽的景致了,纵然留不住,而心中的风景也是绚烂一生了。十年的踪迹,你一天天在我眼中长大,十年的心事,没人明白,还有一个我能读懂,这十年是青春也是一世的美丽与绝对。美丽的是心事是如花的岁月,绝对的是对你的情不容半分更改,管它尘世的风风雨雨,我只为我的心。
那个进府时小心谨慎的小女孩子,那个寄人篱下的黛玉,十年的风霜,因为有你才不再孤零,她的心中有了一个宝玉,才变得热热闹闹起来,她的世界不再寂寞,这也就够了。青梅竹马一见钟情相知相逢,所有爱的极致也就如此,她都遇上了,此情已没有结局,不是红尘不给结局,是给不起了,不知道以后如何的岁月才不负此情,所以黛玉去了,宝玉出家了,太美的情太脆弱,成了昙花一现的惊人,留下了的是惊鸿照影来的风采。
十年踪迹十年心,那里是十年,明明是几千年爱的踪迹,那是十年心,分明是所有爱人的心。爱的辗转爱的得失爱的思念爱的一切,原来只是回首时一句十年踪迹十年心,一个青春十年,一颗心可是千年的泪呀!
所以一见恍然,何等眼熟至此,天上掉下个妹妹,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样的情份,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相遇。以后的一生,每见一次是天意的成全。离别后连思念也是落花秋雨,诗意的极限,明白时,反倒无言了,千言万语无语,只是听得见残荷雨声。所以最后的宝黛相遇该是无言了,你心中是我,我心中是你,愿君心似我心,人生不会相负了!
 

珍爱红楼-----黛玉离去后的宝玉
都说他爱博而心劳,有谁知其实他的知己只有一个,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妹妹,一个第一次相逢就恍若隔世的黛玉。一个让他欢喜让他摔玉的小姑娘。她的任性她的泪水是他一生的挚爱。这份情无人能懂,都说是他们是小孩子的天性,没有人明白有些情是一世的纠缠。
黛玉去了,他该如何。曾经爱过他的妹妹还泪已尽,留下他在红尘中孤零。不是不能随你去,是因为他若去了,谁替黛玉看海棠花:“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谁在菊花下吟诵“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谁看柳絮在风中飞扬。这一生春花秋月都有了黛玉的影子,宝玉的心在黛玉身上,这些景致都寄托了黛玉的心思,那么此后这些都成了宝玉在红尘的风景,宝玉的心在十年中都已用尽,此生的情都已随妹妹去了。曾经爱过你,天涯从此落寞,花开如雪,伊人何在。那么就让哥哥看了告诉你,就好像你也看了。
人在江湖,有谁能做的了自己的主,宝玉做不得主,所以他会按着父母的安排家庭的希望去做,他的心却已是随妹妹去了,那么还有什么是不情愿了。所以宝玉会笑,原来这世间只有一个人是要他的心的,那就是黛玉。别人在乎的只有的空壳,这样也罢,彼此谁也没负了谁。
看着一世的春花秋月,他的心思在都旧梦里,因为未来只有记忆,所以这一生只有思念,在思念中笑在思念中偷偷的哭泣。黛玉的心宝玉懂,宝玉的心事黛玉明白,为了这个明白,多少的纷争,而今忆起都是幸福。是此生再也没有幸福。
你的每一滴泪里,都有宝玉的心,为什么总是摔玉,原是想要告诉你,在别人眼中的命根子,本是不及你红颜一笑。这一生原是为你而来,遇上了是缘,遇不上是空。
而后的岁岁年年,只是为了可以想你,丢了记忆,就没了伤痕,可是记忆是比性命还重的情,如何丢得,所以伤痕是免不了的,好妹妹,你会明白。所有的日子只是替你走过。一起看看我们曾经的岁月!
 

珍爱红楼----在宝玉感情世界中的宝钗与黛玉
一个是姐姐一个是妹妹,但是天性中宝玉就亲近黛玉。与黛玉相见时他说的那一句“这个妹妹我见过”。他问黛玉有玉无玉,就不问宝钗,在他的心里黛玉和他是一样的人。他能为了黛玉一句无玉去摔玉,可见他心中最重的不是玉而黛玉这个妹妹,纵然人人都以为玉是他的命,他也不在意。
 一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直是和和美美,等宝钗一来,黛玉的敏感受到了挑战,她的心思让宝玉越来越难懂,男孩子总是粗心,看不清女孩子的心事,原只是要的唯一。可就算如此,她依然是宝玉情绪的控制者,她的笑是宝玉的笑,她的恼是宝玉的烦恼,黛玉在借题发挥,宝玉在糊里糊涂的赔礼。而宝钗,聪明如此,早已明白金玉良缘只是一场空,是她感情世界里的空白,于她不是福,是一场家庭利益的争夺战,她想退出却由不得她,如果能选择,她不会要一个心中想着别人的丈夫,不想失去一个唯一能明白她的知己,她的知音是黛玉不是宝玉。那样的大观园只有黛玉才是能明白她的人,所以她宠着她让着她,她呵护着她,她的心中是英雄寂寞的相惜,非知音不能体会。
黛玉爱宝玉是爱他胜过生命,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这段情,十年的贾府生存唯一的意义是有个宝玉,所以她的泪水为他流尽了,他终于懂了。一个在意爱的人得到了爱,于黛玉不是悲剧,必竟她爱的人爱她,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这才是她的梦。她爱宝玉胜于自己,所以只要宝玉好,她也就快乐了,她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宝钗,是宝玉,是她在宝玉心中的位置,这才是重要的,她在乎是宝玉对她的在乎。别的对她不重要。其实没有宝钗,在婚姻的安排上王夫人也不能接受黛玉,她不是四大家族的选择。这一点和宝钗无关。她和宝钗一样,命运与感情都不能控制。她能控制自己的心,而宝钗却只能随着命运的安排去做,知道红尘无情,所以黛玉说:我只为我的心。而宝钗明知红尘无情,却只能守着一份规则去做一个好女儿,她比黛玉软弱,她不能做一个任性的自己,只能做一个模板。
黛玉死了宝玉出家了,宝钗守着一个名份,她能有的只是从前的回忆,可是回忆里她也没有宝玉的爱,这一生三个人都被误了,有情的没有婚姻,有了婚姻的,没有情,出家的出去了,红尘里还有一个女子一生的孤单,还是没人同情和理解的孤单。
 

珍爱红楼----完美的两端
宝钗与黛玉出现在宝玉的生活中,一个是物质与现实的金玉良缘,一个是精神与梦想的木石姻缘,她们黛玉表了完美的两端。
宝钗是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出现的,论才华她与黛玉平分秋色,甚至在画画和杂学上更胜一层,她的皇商家庭让她见多识广,家庭的变化,让她过早的认识了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的炎凉,她过早的承担的照顾家庭为母亲分忧的责任,她的出现是一种务实的姿态,她也曾做过无忧无虑的大小姐,也曾经琴棋书画诗酒花,可是她的梦醒了,只能归于红尘,往往承担了责任的人无法浪漫,她是世事洞明人情精明,走到这一步有她的无奈,她的聪明是不去矛盾,她安心的从容的去做自己认为应该的事。她的出现是明艳的,牡丹花的富贵与大度,让她成了贾府公认的大家闺秀,这个皇商的小姐比书礼传家的大小姐一点也不差,比她们更多了计算与周到。她和上下的关系处的都好,她和所有的人都是不远不近,近的可以诉说心事,远的可以抽身就走,她的距离感很好,让人信任又不敢放肆。她对湘云和香菱确也有一份怜惜,对黛玉也有知己之感。对宝玉也有真情流露的时刻,然而 这是她少女的本能,她常会清醒过来,又做回了规则的那个自己。 协理大观园时的清醒与冷静,搬出大观园时的果断与机智,她的身上有着与红尘相协调的颜色,这样的人原是最宜生活生存的,她没有太多的奢望,懂的适可而止,对人要求不多,对已确有三分苛求,看明白了一切却不点明,成全着每个人的生活。与她相处原是轻松的,一个明白而又懂得沉默的朋友是最难得的,能够在帮你时还想着你的敏感,原也是不易的。她的缺点是太冷静,少了天真与率真,所以太过静了。
黛玉是另一种完美,她是芙蓉花,清纯美丽的不染红尘丝毫尘土。她聪明而不世故,看透了红尘却不屑为之,她的世界是另一个完美的世界,人世的风雨她拒绝接受,她只是爱着她想爱的人,宝玉是她的人生一切,这就够限,其余一切都不重要,她乐意也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一点和宝钗相反,人家是能牺牲内心的东西适应社会,而黛玉不会不肯,所以她遇到冷漠非常多,所以夸她的人就少。世俗的一切她懒的理会,她只为自己的心。她和宝玉的争吵,她对爱情的执著,直至用生命划了句号,这些她都是心甘情愿,至死无悔,这样的一生太过清绝,所以能打动人人,我们都有那样的梦,可是我们都实现不了,因为一个知己太难找了,一个读懂自己眼泪的人太少了。所以黛玉是幸福的而又是脆弱的。 她无力争取自己最爱的一切。只能放弃了自己的心。
宝钗与黛玉成了宝玉人生中两种时段两种不同的完美,宝玉是两个都负了,一个是魂归离恨天,一个是因他一生孤独。
 

珍爱红楼---晴雯的爱
黛玉对宝玉的爱是灵河边的还泪传说,有着的是苍茫的背影,美丽的虚幻,那爱的表达方式是一个少女一世青春的泪水,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黛玉的是千行泪,终是被宝玉负了。但是她总得到了宝玉的一生心。心与泪原就是真情中两种最真诚的表达。他们的感情更像是水晶这恋,华美的艳丽。终是得不到,让人不甘心,可是还是庆幸,没有让世俗的烟云污染了她。
晴雯的爱是最亮烈的,那样的直露锋茫,她是用生命在拼着这段无缘的感情。相比于袭人的温婉,她就是丫环中的异类,她的个性率真,她的美丽聪明,都像是阳光下开得最艳的玫瑰花,美是美只是多刺,她生命力是顽强的,不像那芙蓉花,多少给人的感觉是忧伤,晴雯是至死才有了伤,而那伤不是忧,是痛到极至的暗,不是忧。所以她更像玫瑰花,常是弄疼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她是贾母放在宝玉那里的,应该说待遇和丫环的出处都比别人强,自身条件又好,又美又惠,极是老太太爱的那一种,让人看了也精神,可是偏偏她的刚硬没入了宝玉的眼,总觉得黛玉是女孩子的小性子,恰到好处的哭哭,时不时的一笑,让人爱怜,到了晴雯那里,似乎少了余地,所以宝主多少没了耐心和雅致,她和宝玉的关系不及宝玉和袭人。袭人要走,那宝玉是一千个不乐意,最后袭人提条件,他痛快的答应。可是到了晴雯,三言不和竟要撵出去,若不是袭人顾着脸面求情,那么晴雯那一次恐怕就离了怡红院,宝玉在她身上原是没放多少希望,宝玉说各人得各人的眼泪,他想的是黛玉和袭人,他说的出家也是黛玉和袭人,他对晴雯原不是爱情。
可是晴雯原是爱着宝玉的,这爱是不能表达的,晴雯清高更甚于黛玉,她不屑于袭人的做法,也瞧不上那些丫环对宝玉的巴结,她的情是碧海青天,干干脆脆的,光明坦荡的,可是宝玉不懂,只把她放在心外,没懂她的心,宝玉写了几个字,让她贴门斗上,她怕别人贴得不好,亲自爬高上梯地贴了;有丫环说老爷要问宝玉的书,晴雯深夜相伴,还出主意说宝玉受到了惊吓,结果引起上层对大观园安全问题的大检查,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最明显的是“补裘”这一节,贾母赏给宝玉一件雀金裘,不提防被烧了一个洞,第二天还得穿这件衣服出门,却没有一个裁缝会修补。正是为难时候,晴雯奋勇出手,不顾自己病得七荤八素的,连夜将衣服补好。她可从来不是个勤快人啊,当此际挣命补裘原是不要宝玉一个烦恼,她的心里只要宝玉快乐,她的命是可以不要的,她的话:补虽补了,到底不像,我也不能了。她的爱于冬夜在无声中流淌,她的心在针线里游走,宝玉不懂,可是看的人都明白了,这个不会说一句软话的小女孩子,其实真心虽起托付。可惜公子糊涂。
她至死才说的那句话,那是放在心里不吐不快,不让她说她如何甘心,:“只是一件,我是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个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初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接着剪下指甲相赠,又与他交换了贴身小袄,还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晴雯拼了命也要说的,就是今生这句话,这份情,你懂也好不懂也好,于她无关了。她的美她的爱像流星划过夜空,灿烂后归于寂寞,宝玉不懂,他是有些感动,那是感动是原来还有人如此把他放在心上,而这个人是他忽略了太久,从不曾以心相待的一个身边的人,一个在他身边十年的人,十年的日 日夜夜,在乎了他十年,一个生死关口,只为了他惧母就不能相帮的人,他是一句话也不曾为她说,可是他却是她心中最重的人,是她拼尽生命也要在乎的一个人。不知道他除了惭愧还有什么,宝玉无情,对晴雯无情,从来没想过晴雯的一世真心,原是要他的真心。宝玉的风花雪月担不起晴雯的一世深情。
晴雯的爱更像是深夜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让别人的情都暗淡了,黛玉的情太软弱,袭人太功利,只是晴雯却是宝玉最没放在心上的人。爱情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双方的付出差别那么大,大到让人寒了心,可是爱还在那里坚守。
 
 
珍爱红楼----琏凤之间
贾琏与凤姐应该也是有过少年的青梅竹马吧,人生初相见时美丽的凤姐也让贾琏眼前一亮吧,凤姐也是出色人物,就算是见惯了美女的贾琏,见到凤姐也一样会惊异吧,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人物,他心中也会叹道好一个神仙妹妹。后来二人订亲贾琏自是欢喜非常的吧,书中出现时是二人的和和美美,那时的感觉是这样多好,
贾琏算是贾家比较不错的子弟,虽是不喜读书,但好机辩,于家中事务还是能出把力,所以黛玉的苏州之行,老太太点名让他去办,元妃省亲,大大小小事情也是他料理,还有贾赦命他去平安州办事,还夸他办的好,他还算能干,心地也还善良,对那些贫穷的子侄也肯周全,比如对贾芸,对贾雨村的恶行也能出言讽刺,他是个花花公子,但是心地还好,人是懒散了些,却还是个聪明人。
他和凤姐的感情危机原于凤姐对她的防范,凤姐是精细人,贾琏在凤姐过生日时的胡闹让凤姐抓了正着,凤姐跑到贾母那里告状,说的叫一个委屈,果然老太太帮了凤姐,让贾琏向凤姐和平儿道歉,贾琏是个省事的人,一看状况为了息事宁人,也就真的道歉了事,给足了凤姐面子,接下来他还的收拾残局,凤姐吓死了人命,他要善后。这一次贾琏就是很没面子,他隐隐的觉得自己的不快乐,接下来,凤姐更加锋茫毕露,凤姐的心腹越过了贾琏的心腹,看看兴儿在尤二姐说的那番话可知贾琏的心腹是怕凤姐的,凤姐的心腹是不怕贾琏的。这一层小厮明白,贾琏就更明白,可是他能省事就省事,也就不放在心上,随凤姐折腾去吧。只要不管他吃喝玩乐就行了,家中的天空就给了凤姐吧。
尤二姐的死触动了贾琏,那还有他的儿子,贾琏省心的底线被打破了,他能不在意一个妾,不能不在意一个儿子,凤姐居然连他的儿也害了,真真是伤到了贾琏。所以贾琏了说那句:日后对出来我替你报仇。贾琏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他是有心计的,这句话应该不是说着玩的,而且东府的人也恨着凤姐,将来贾珍贾琏贾蓉必会难为凤姐。这是尤二姐之死的又一个伏笔。还在张扬的凤姐没想到这一层,贾琏并不是任人骗的人。
他们的情缘从最初的情真意切到后来相见如不见,最终成为陌路,成了曹公的一路写来一个真实的故事,比宝黛的故事还深刻,宝黛的故事是理想化,而琏凤是生活化的更有现实意义,那个时代是如何将一对情人弄成了陌生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