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红尘无爱话惜春

(2006-12-05 18:28:35)

              珍爱红楼---红尘无爱话惜春
探春常说大家庭的人情冷漠,这一点在惜春的身上体现的最为彻底。
都说黛玉可怜,可是她从小是父母的明珠,到了贾府又是老太太的心上人,老太太的丫环给了她,连糊窗纱的颜色旧了,老太太都让凤姐给换了新鲜颜色,她的外孙女是一点不如意都不能没有的,平日里好菜都不忘了给黛玉送去。在老太太的宠爱中,那些下人还不讨好黛玉呀!为什么大家一有事都用黛玉当替身,那是因为人人都不敢去招惹黛玉,其实黛玉除了在宝玉的问题上无可奈何,其余的事老太太都替她想到了,她的处境比三春强太多。
三春中迎春是遇上个最恶劣的父亲,五千两银子卖了她,真是会做生意,算计到女儿身上,探春略好些,母亲是王夫人,因是大家闺秀的样板,表面上对她比邢夫人对迎春强多了,多少还有点情面,父亲是贾政比贾赦好百倍,还有个赵姨娘,虽说总给她惹事生非,但其实也是关心着这个女儿,在意着探春的一切。最惨的是惜春,书中没提到她的母亲,也许是不在人世了,父亲又修道了,哥哥只知道花天酒地,弄的声名狼籍,让人不齿,所以这个最小的小姐成了最没人疼没人管的小姐。贾母疼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贾兰最小又是重孙子,却没见贾母优待,反倒是天天宠着半大不小的宝玉,女孩子中惜春最小,也没见老太太多照看一点,对自己的亲孙女不如对客人好,比如对湘云和宝琴,都比对惜春热情。
惜春的境遇是最无奈的,从小就没人关心没人管理,偏偏她年龄于宝黛钗又不同,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别人对她也淡淡的,她太小,小到所有的人都忽略了她的感受。她也是聪明,元宵节猜灯迷,她也猜中了,那时她比贾环和迎春小多了。书中对她的章节是画画,看来这种安静的又消耗时间的工作吸引了她,她也是在打发时间吧,她的心事说给谁听,连紫娟那样的知心丫环没给她配上,袭人那样的明敏冷静的丫环也没她的份。她和妙玉谈的来,可是妙玉重的是黛玉和宝钗也不是她,对她客气的成份多些。贾府的下人最有眼力,得宠不得宠分的最是明白,估计人们对惜春也是能敷衍就敷衍,时间久了,惜春的心就冷了,对任何人都不在意了。
她一意孤行的撵入画,好像是无情,但是作者似乎有什么没明说 的东西。看着贾府的人情冷暖,瞧着二姐的结局,想到她那个哥哥不知道如何安排她的命运,她的心寒了,她不要步迎春的后尘,她要做自己的主,她能选择的不是后花园私定终身,她连一个可以私定的人都没有,红尘于她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家。
她的一生能做的选择也只有这一次,还是选择了就再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珍爱红楼---可卿与香菱
曹公在书中多用曲笔,让人看了总在想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意思。
书中在一开始,钗玉刚刚出场不久,借宝玉梦中点明可卿的容貌是合钗玉之美于一身。在前文又说香菱与可卿容貌相仿。那么就是说这二人身上最起码在外形上有着宝钗和黛玉的影子。
看看这二人的身世,可卿是书中十二钗中作者唯一交代了结局的,她是贾母心中最为得意的人,是凤姐的知已人,让凤姐瞧上眼可见其不凡,她和尤氏相处的很好,府中上上下下对她是有口皆碑的赞誉。这样一个美丽的有才能的光华夺目的美人,却不明不白的死去了,在众人的疑惑中走了,身后是和她不相称的风光大葬,还让一个王爷跑来送灵,她的身上有着太多的迷。她的出身是养生堂,交代了其养父,而亲父母是谁,却不知道,这一点和香菱相似,香菱也是不记得了亲父母。她的美她的迷成了占据了书中一大章节,她的出现与离去与书中的主人公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她的死因与贾珍的胁迫有关,与她无奈的反抗有关,她的伤与泪是看不见,呈现在人眼前的是那一片繁华更加映衬着她荒凉的悲哀。
香菱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为被不负责任的小厮带去看灯而丢了,这一去一生的命运被改写了,此后的岁月都是忍耐了。本来遇上的是冯渊,可以重见天日了,却又出来一个呆公子,生生让她的好梦成空,进了薛家,她还是忍耐,忍耐到不须忍耐,一切都成了习惯她最亮丽的一幕是和黛玉学诗,那时的香菱就是多年前那个粉妆玉琢的英莲,可惜无人识,明珠蒙尘,是她一生的落寞。只在大观园那一刻成全了她,她的心性得到了复苏。她以为她忍着就行了,命运还是不放过她,金桂的出场让她的一生彻底的灰暗了,从来不懂得生存,不会争取,不能保护自己的她,终于再没有忍耐的余地了。她的死连一个风光的葬礼都没有,比之可卿更加悲凉。
香菱的空灵与不入红尘与黛玉有些像,而且是黛玉成了她的教师,她的命运波折是不是暗写黛玉与宝玉的婚事是先成而后又分,至此黛玉泪尽而亡。而宝钗是富,可卿一生不欠荣华,那么宝钗是嫁到了富贵人家(也许是贾府),而后在富贵中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忧郁而死。
 
珍爱红楼----惜弱与可卿
我总觉得射雕第一部<<铁血丹心>>的女主角是惜弱,虽然是宋与金的连天烽火,虽然有铁木真一统草原的豪情壮志,但都掩不住一个女子的美丽与无奈的深情。俏黄蓉的机灵,草原公主的一往情深,念慈比武招亲的婉转深情,但是都比不了惜弱的情,那种开不了口的一腔愧悔的情。
本是牛家村的一名村妇,如果不是一念之仁帮了一个不该帮的人,她的一生该是相夫教子无忧无虑的一生,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她要的其实只是这么简单,与丈夫孩子相守一生,天天看着他们,和他们在一起就足够了。一切的改变原于她救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是金国的六王爷,这位心计深沉的六王爷,一见钟情的爱上了惜弱,此后的一切对于王爷来说太简单了,制造了一场悲剧,他成了惜弱的恩人,不明真相的惜弱随王爷来到王府,才知此后金宋两重天,水远山高,她不仅背夫而且叛国,这样的塌天大罪名压下来,让她如何生存。是她的儿子给了她存活于世的理由,成了她唯一活在世上的原因。于是她成了王妃,却宁可住在草屋子里, 天天对着从前的家具与物件,睹物思人,她的心该是如何的悲凉,如何的辗转。一笔带过了,转瞬间十八年,她的儿子长大了,王爷对杨康视如已出,只是没有人明白她的心中一直在想的那个人在那里。终于她见到了那个以为死去的丈夫,她没有半分犹豫的要和丈夫离开, 十八年的夫妻,十八年的荣华富贵于她原只是空,这才是她要等的那个人,那个结发情深,恩爱两不移的丈夫。一向保守固执的杨铁心对惜弱却无一句怨言,他找了她十八年,不管她成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只要她在世间就够了,他的情配的上惜弱的情。可惜那样的乱世不肯成全一对真情夫妻的缘份,借他们儿子的手让他们走不到一起,真相大白,当年的一切都是王爷的策划,可是那个儿子却偏放不下大金国的荣华权势,最后惜弱发现她是拿儿子没办法的,这个十八年让她活下来的儿子,才是她的软肋。她挥刀自尽,让一切结束,她的丈夫,分散了十八年的丈夫,没有一分的犹豫,选择和她同生共死,这一次她们永不分离,再没有人能拆散他们。这个场景让泪无声落下,为什么就不能成全一对平凡夫妻。为什么一个美丽的女子一生的爱,就这样在风雪中无声凋零。
可卿和惜弱都是因美而误了自己,因为情势所迫,都无力保护自己,都是自杀。可卿的美是惊人的,合钗玉之美于一身,红尘仙子的美都在她身上了。嫁入贾府之时,她原要的也就是一个爱她的丈夫,她想要的生活和惜弱一样,只是做一个平凡女子,相夫教子。若世间成全她,她必是温婉贤惠的让人敬重的。她的心细她的周到,原是她的好处,可是偏命运不能成全,让她做了她不想做的事,成了她不想成的人。她反抗她挣扎可是她逃不掉,她不能保护自己,终于她倦了,她走上了天香楼,香魂随风散。那场死后的风光,于她全无意义,生不能成全她,死后的一切于她有什么关系,她去了,她太美,红尘原留她不住。
她们如花,只是不能开得太久,就让风霜凋零了!
 
 
 
珍爱红楼---老太太的丫环
老太太爱宝玉是到了极致。就只看她给宝玉的两个丫环。
一个是袭人,一个是晴雯。那袭人是温柔和顺,明敏细致。这两点很重要。和顺的丫环主子就少生气了,比如,李奶奶吃了宝玉给袭人留的点心,袭人马上说她不爱吃,上次吃了还吐了, 二爷就不再追究了。你看一场闲气免了吧,想想为了晴雯的一杯茶宝玉撵丫环 的事,相比之下就发现一个省事的丫环能让大家都舒心些,老太太久经世面,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人家袭人还细致,连宝玉带的玉都是用手帕包好,怕宝玉第二天冰了脖子,这份细致也算是爱护了。一遇上贾政叫宝玉,人家袭人都是亲自去找宝玉,怕别的丫环误事,这份勤快也算难得,虽说早混上了大丫环的行列可是大事上并不拿大,分得清轻重,多明白。说到一个敏字,那就是宝玉挨打,她在王夫人面前说宝玉也该老爷教训两顿,这话是冒了风险的,却终是投对了宝,入了王夫人的心,看出她识大体是王夫人所欣赏的人,这下子成了王夫人的同盟者,一下子成了王夫人的红人,能让王夫人看重,太不容易,那王夫人和年轻的丫环有仇,没几个看的上,一个金钏在身边呆了十多年,就为了几句玩笑话就给撵了,结果投了井。一个晴雯也是让她给打发了,还有芳官、四儿,所以说王夫人对丫环是一点不客气,半点不慈悲。众丫环心里都明镜似的,连晴雯见王夫人都知道不能妆饰,可见王夫人早是名气远播,袭人这个敏字是可担了,她的话巩固了她的地位,此后无人再敢在王夫人面前打她的小报告了,袭人成功的保护了自己而且为自己当上姨娘打好了基础。
另一个是晴雯,晴雯美,众人皆承认,而且手巧,那个工匠都补不了的衣服,在她手下却能以次充好了。这个最美而且最巧的丫环自是老太太的心爱,才给了宝玉,原是要让她陪着宝玉长长远远的,可惜这个得天钟爱的小女孩子偏偏碰上个王夫人,加上她平日得罪人太多,最后没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反倒是陪上了性命,老太太看人原是对的,必竟晴雯的美、晴雯的性格、晴雯的率真都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怡红院的夜空,像流星一样美丽,在宝玉的心上占了很大的位置。
老太太的另一个丫环紫绢给了她的另一个宝贝黛玉,紫娟与黛玉情同姐妹,一来到黛玉身边,她就全心全意的照管着这个无依无靠的仙女,给了她人世间最真的亲情,像个姐姐一样劝她哄她照管她,在她的终身大事面前,紫娟又冒险试探宝玉引出了一场大风波,差点要了宝玉的命,但是也试出了宝玉对黛玉的比生命还重的情。这样的丫环真是光彩照人,让多少小姐主子不如,一个慧字最是配她。
另一个最出色的丫环是老太太身边的主事丫环鸳鸯,这个鸳鸯得到了上上下下的敬佩,最是有胆色的人,她能直接了当的拒绝大老爷的求婚,而且还告到了贾母那里,不惜把事情闹大,以求安全。她是老太太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人,老太太的财产也由她保管,足见她的为人正直,否则老太太也不会放心的让她负责。这样一个人对人却很是体贴,替凤姐叫屈,替司棋隐瞒,替平儿开解,她用她的善良帮助着能帮的人。
强将手下无弱兵,老太太最是能干的人,带出的兵也是各有各的美,比那些小姐也强!
 
 
 
珍爱红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宝钗够美,抽花签时她是牡丹花,不只是一个富贵,还有一份美丽,是大气中的惊人。她的个性温然,是大家闺秀的风彩。偏精通人情世故,让上上下下都喜欢。也许她的个性不会像宝琴黛玉那般让人爱的着迷,但也决不会有人烦感,连那个赵姨娘还对宝钗赞不绝口。她的一生原也是完美的,美丽的容貌,不凡的才情,富贵的家世,豁达的性格,这一切都衬托了她的美,人间富贵花,原就美的让人赞叹。
她的心思原就是为母开怀,让家业不至于凋零的太快,让哥哥能平安的活下去,于她也就是嫁一个有能为的丈夫,相夫教子,渡过一生,在那个时代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偏她遇上的是宝玉,她的光芒都成了灰尘,明珠蒙尘,于宝玉她的一切美都无意义了。
她和宝玉不是一类人,其实她早就知道,她只是不相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宝玉难道就不能改变,就不能适应现实,就不能在失去妹妹以后把心放在姐姐身上,她原不比黛玉差呀。只是她忘了一件事,这世上有一种人,就是不合群,就是不入流,就是只走自己的路,就是一生一世心中只爱一人,红尘的繁华于他是无关的。他的心因妹妹而鲜明,因黛玉而灿烂,失去了妹妹,就没了玉,他的一切都随之去了,留下的只是一个人,一个没有心的人。所以宝钗注定了得不到宝玉。
当年的大观园,水秀山明花柳繁华,海棠花好诗社正芳菲,天正蓝水正清,一切的无忧无虑,那于宝钗也是一生无忧无虑的时光,在那里她更像一个女孩子,正是她的天性,她能扑蝶,她能和黛玉斗嘴,她也有过灿烂的笑容,只是一切转瞬间就逝去了。金玉良缘是谁的捉弄,那也不是她的本意,谁没有一份清高,宝钗自有她的骄傲,她又如何会甘心守着一个想着别人的宝玉,那不是她的良缘,那是贾府和薛家的良缘,那是两个母亲的好意,那是两个家庭的本色,可是她能选择什么能决定什么 ,宝玉一个男子尚不能,何况是她,不是她不争,她能争什么,她的心时梦里从来就没有过争的含义,她的一生于她原也只是漂流,命运的捉弄,让黛玉得了宝玉的爱,宝玉得了黛玉的泪,而她得了一个名份,走的走了散的散了,而她固守红尘 也只有一生叹息,却只能轻轻的,轻的连自己都不能听见,听见了只是心惊,谁在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是那一年那一月的花季,花开得正好,月是清亮的,心思正朦胧,她的梦悄然醒来,也有一刹那的失神,只是月凉如水,终只是无边的寂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