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香菱亦是,二人同是苏州人,黛玉是芙蓉花,香菱原名英莲,莲花与芙蓉本是一物。黛玉因母亲亡故而进贾家,香菱因与家人失散后入薛家。黛玉与宝玉有情,但此情无缘。香菱若嫁冯公子必是良缘,可偏偏镜花水月不过三日欢喜,公子死,她入薛家为婢。人生境遇转瞬间又是两重天地。
黛玉与香菱的人生境遇中都有自己做不得主的无奈。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却是咫尺天涯,香菱心意冯公子却是失之无踪。婚姻的悲剧成了二人致命的悲剧。相同的是在大观园二人都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诗社里的海棠花艳菊花美桃花红,就连白雪飞飞也是联句的雅致,“借得梅花一缕魂,偷得梨蕊三分白”“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份才情总有宝玉是知己,宝玉读黛玉诗已是无我,他心中黛玉是神仙人物,字字都好,葬花词黛玉说出,别人只当笑话,唯有宝玉听了,先倒在了山坡上了,他是听懂了,诗中的意境他读懂了。此情此意本不能说,说也说不清楚,可黛玉懂宝玉懂,相知不在话多,已在心中,想想黛玉一生纵是一生泪尽,却有个千年难遇的知己也是幸福。比起张生与莺莺、文君与相如,黛玉是幸福的太多。巧笑嫣然的打趣宝玉的黛玉最真,无语泪下的黛玉最美,那样一个七窍玲珑心的妹妹,难怪宝玉为之痴为之狂。总觉得黛玉若死,宝玉该是出家的,红尘缘散,黛玉是宝玉的心与魂,心去魂散,宝玉在人世中又有何乐而言。原不该痴不该迷,但当年痴也痴了迷也迷了,宝玉除非失忆。当年的良辰美景奈何天,有记忆的人想起来都是伤,宝玉看着红尘想着黛玉,还是出家好些。活着只为了记忆中让你依然是美、
香菱跟黛玉学诗,看着有些让两个离散的人合二为一的感觉,总觉得香菱身上有黛玉的影子,那份天然的韵致是如何的红尘也不能改变的,就算遗忘过远离过,以为这一生都再也做不回自己了,可是就有那样的时刻让你看见别人找到了自己,看见黛玉的香菱想是见了自己的前尘,如果能走着自己的轨迹,香菱可不就是另一个黛玉。一样的美的脱俗,一样的花开如梦。那一句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该是香菱想说未说的话,不是嫦娥应借问,而是香菱要问,为何她的人生不能是做真正的自己,总要她失去最好的东西。大观园时日原香菱是最快乐的,她忘记了自己是薛家的奴婢,是不能做主的丫环。她只是她自己,那个美丽姣好的女孩子,诗中的香菱是真正的自己,黛玉让香菱找到了自己,这才是香菱的人生,这是真实的香菱,身上有着黛玉的痴与美。另有着黛玉所无的和婉闺秀。她的人生原该是如此的鸟语花香,而不是风刀霜剑,令人连叹息也忘了。
香菱那么天然的认了黛玉为师,一次次去找别人眼中的小性子的黛玉,她是何等的明白,知道她们原是一类人。同类人的好处就是千人万人中你马上就明白谁是你的朋友。
黛玉失了宝玉,红尘不复存在。香菱失了自己,枉生了那么多年。黛玉的尘缘中还存在过一个宝玉,那是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灵魂另一面的自己。香菱学诗,是曹公一念之仁让她做了一次自己。之后是尘归尘土归土。黛玉走了,香菱走了,大观园风流云散。红尘外的宝玉,在无声思念着往日的美好!
也是一样的表兄妹,一样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贾琏少时,比宝玉的形象也不差,凤姐更是聪明活泼花样多,二人相处大约也是一个伶牙俐齿,一个小心赔礼。一个玉树临风,一个神仙模样。曹公借黛玉眼中写凤姐,恍若神仙妃子。那时节,也是梦里情缘。当时没有家庭中的事事非非,没有鲍二家的,没有尤二姐,贾琏和凤姐一样两情相悦。人生若只初相见,凤姐与贾琏是何等的幸福。
刚开始时,二人也是有商有量和和气气的,凤姐那么细致体贴贾琏的奶娘,那还不是冲着贾琏去的,又是让老太太吃酒,又是给她炖火腿,后来又主动安排了奶妈的两个儿子。此时的凤姐对贾琏还是细心温柔的。宝钗过生日多加些银两,也是先给贾琏讲了贾母的话,加钱也须贾琏说了出来。最后贾琏笑说:你不盘查我就行了,我只要有酒吃就行了。此时的二人还是其乐融融的。
元妃省亲,那么大的工程,这里外也是二人打点忙活,事干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皆满意,应该说是二人同心的结果。这一层也许二人谁也没有体会出来。如果日子这样过下去也算美满。凤姐的张扬,贾琏的含蓄,恰到好处的满意了贾府的事事非非。
事情的起因是错在贾琏,知道凤姐小气,还大手花钱,这也算了,偏还满世界找女人。在外面也算了,凤姐装不知道,也还过的去。人家好容易老太太出面给过个生日,还没高兴一会儿,他就生事,让丫环把风,太小看凤姐了。用钱把人都带到自己家里了,还让凤姐碰个正着。说什么不好,偏说凤姐死了就好,这贾琏虽是说着玩,也太气人,那有这么诅咒老婆的,怎么说还是青梅竹马。凤姐大怒,闹了个满府皆知,贾琏的脸是丢尽了,最后还要在老太太面前给凤姐赔礼。贾琏算是顾大全的,给了老太太面子,不是那种强硬到底的,若真遇见一个不管不问的,跑出去躲几天,老太太又能如何,总不能把贾琏抓来打一顿吧。打了又如何!这次凤姐大胜,贾琏威风扫地。
此后二人相处,不似从前那般和气了,但也还是面子上过的去的。贾琏不是那种冷酷的人,但凡过的去就行,要不然凤姐的小厮也不至能欺负贾琏的人。贾琏对凤姐是能让则让。他的人生原不是非黑即白的。只要差不多过的去就行了,他的个性中湊和的成份居多,按说这样的性格原是好相处的。他做事也有分寸,待人也厚道。能力也有,脾气也好,在整个贾府也算好的了。他说贾雨村为了几把扇子,弄得人家坑家败业的,不算本事,结果让贾赦打了一顿。他听管家说旺儿的小子不成材,就打消了提亲的想法。贾琏是那种通情打理,道德底线尚在的人。
二人真正的问题出在尤二姐那里。他对尤二姐还算真心,自己的体已钱给了尤二姐,为尤三姐向湘莲提亲也是真有成人之美的心。后来的发展是凤姐把二姐骗入府中,贾琏单纯上了凤姐的当,以为她是好意,没作防范,结果还把自己的儿子也搭了进去。贾琏不是糊涂人,最后二姐死后,他是恍然明白了一切,他看不透开始,但事情过了结果已出自然明白其中原委。
从前的一切贾琏未入心,还不在意,可这一次还关系到他的儿子,那是他唯一的儿子,贾琏无子,这可关系他的世袭问题。这次贾琏是伤了心,虽然他没说什么。但他后来待凤姐是一个冷字在里面,凤姐继续威风,贾琏是远着凤姐了,他对凤姐不是对妻子,而是对待一个必须面对的上级,贾琏的人生不是有仇必报的,但是有了机会可以离开凤姐,他还是乐意的,凤姐让张华告贾琏这一层闹出来,二人真的无相见的余地了。
最后大约是贾琏休了凤姐,凤姐让平儿留下照顾女儿,曾经的青梅竹马终成了陌路!有情还似无情,誰能说的清!
书中的薛姨妈最是慈爱,不像王夫人眼里只有一个宝玉,亲孙子也不见她照顾。对探春也是冷冷的,按理说三小姐可是管她叫妈的。邢夫人是一人不管一人不靠,只知贪钱。老太太是喜欢的疼的上天,不喜欢的死活凭她去,对迎春就是,一样的亲孙女何至于冷漠到婚姻大事也不闻不问,明知不好,只因为不喜欢贾赦就把一个在身边长大的孙女也不管了。结果一年不到就死了。
薛姨妈对两个孩子,不管男女一样的心疼,儿子不好,她一样的爱着,苦口婆心的劝。有了事一样的掉眼泪,很是明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好,所以对香菱一开始还不乐意让她嫁给薛蟠,原是有点见识的。知道女儿聪明懂事,凡事只和女儿商量。薛蟠让湘莲打了,本来薛姨妈准备找人教训湘莲,宝钗劝她:咱们家的无法无天,人都知道,偶然吃个亏,妈就这样。再说酒后翻脸是常情,等过了这事,珍大哥这些人会让他赔礼道歉的,现在兴师动众,倒显得仗着亲戚的势力欺负人。薛太太马上听了女儿的话,后来薛蟠要找事,还是薛太太说湘莲酒醒了惧怕跑了,才算平息了事情。
薛蟠想出去学作买卖,开始薛太太不同意,怕在外面胡闹,后来与女儿商量,宝钗说让他出去也好,外面没人让着他,他也长进些。有伙计帮着也不会哄骗他,总不能老在家里。薛太太转而就同意了。薛蟠走了,薛太太本来让香菱跟着她,后来宝钗说让香菱进园子里作伴,薛太太也乐意,她对女儿的话是一向言听计从的。薛有识人之明。并不重男轻女。
看见岫烟好,并不因为人家家里穷,父母不好,而小看了,说给侄子为妻,觉得儿子不配,这一层她就算是厚道了。
老太太和王夫人出门,让薛太太帮着照看家中,她就搬去和黛玉同住,所有饮食非常经心,让老太太放心,黛玉感动。看的出来她是真心疼爱黛玉,这比王夫人强多了。
后来薛蟠娶了金桂,金桂欺负香菱,她说不许打香菱,说儿子白负了她当日的心。听了让人觉提慈母真心。
对于女儿的婚事,她也是操心,她倒不是非在贾家呆着。只是怕别人委屈了女儿,宝玉虽不是最好,可宝玉的母亲必竟是自己的姐姐,想来女儿不会委屈。王夫人也的确喜欢宝钗,那是元春的一个翻版,难怪王夫人喜欢,再说自己的女儿见不到,瞧着妹妹的女儿,能不疼吗!薛姨妈看宝玉也是如此,儿子不好,姐姐的孩子又和气又懂事,当然喜欢了。觉得这对宝钗是最好的选择了。
薛家一直是薛姨妈在管,也管理的井井有条,二个孩子一样的心疼,一个是骂着,一个是宠着,对人对事都算周到。她算是有此见识的。
珍爱红楼----贾琏挨打
贾府里命好的是宝玉,老太太心里的凤凰,好吃好玩的都给了他,大观园也让他进去住,谁让人家是元妃的亲弟弟,王夫人的命根子。一样的贾兰是孙子却不见有人如此优待他,成天跟着他娘学习。
同样的公子哥。贾蓉的父亲贾珍是好的时候大碗喝酒,生气的时候让小厮啐他,一点面子都不给。别人说那是在管儿子竟像是在审贼,可见贾蓉在贾珍那里没什么父爱,自己又没了娘,老太太也疼不着他,倒也算可怜。
另一个是贾琏,也是没了母亲,邢夫人是只要有钱余事不管,只知盾贾赦的脸色行事。贾琏的夫人能干,倒是常管着他。
贾琏挨打,是因为他还算正义,贾赦无事生非瞧上了石呆子的扇子,让贾琏去弄来,人家不卖,贾琏也就放弃了,虽说挨了贾赦几个白眼,琏二爷也没想什么歪门斜道的方法。结果多事的贾雨村以官府名义给抢了来给了贾赦,这下贾赦找到了训斥儿子的机会:人家怎么有办法 。这叫什么办法,贾琏说:为一点子小事弄得人家坑家败业,算什么本事。这话说的好,这是贾琏说的最有良心的一句话,结果贾赦生气了,说二爷拿话堵他,所以拿板子,打了几下,连脸上都有伤,这也是让贾琏如何见人。
宝玉挨打,府里闹的人心不安,大家抢着去慰问,送什么的都有,大家都是看老太太的声色说话。到了贾琏这里,悄无声息,贾琏大约也不愿让人知道,那宝玉是小孩子,那贾琏女儿都有了,自然觉得丢人,所以并不宣扬。还是平儿跑到宝钗那里找药,当日宝玉受伤,宝钗主动上门送药,如今贾琏有伤还要悄悄的处理,免得日后在让贾赦找事。所以连凤姐也不便出面,还是平儿来办。这样的父子关系真是少见。
贾府的父子关系其实挺淡的,父亲对儿子没什么耐心,都是训斥打骂,儿子对父亲是明一套暗一套。其实都不想碰面。最无奈的是贾琏,成天让贾赦打发出去办事,结果还要让贾赦找事打一顿,打了还要悄悄的养着,不敢声张。也怪可怜的。还是宝玉威风,总有人宠着护着,贾政打一次,还要反过来向贾母道歉。
贾琏挨打里,最可气的是贾雨村,不好好的作官,专会巴结领导,欺负老百姓,真正欠打的是他。
前一篇:珍爱红楼---从小处看红楼(二)
后一篇:珍爱红楼----家庭大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