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新闻媒体2023年11月评议
(2023-11-25 11:34:53)
标签:
富阳日报评议 |
区级新闻媒体2023年11月评议
(富阳日报评议)
一、闲评三题
(一)对这条稿子的两点商榷
11月17日4版(春江两岸)版面的中间部份有两条稿子,上面这条标题《场口镇:激活楼宇经济,助推城镇发展》,下面这条稿子标题《大源镇招商团队参观考察进博会》。
1、稿子不够显眼。尽管左上角冠有“火热2023 拼经济”字样,但依然不够突出。
一是应该放在头条。该版的头条稿标题是《同心公益银湖分中心换届》,下面这条标题是《周六,春建乡第四届全民运动会启动》,显然,这两条稿子的份量不及下面两条经济类稿子,位置应该互换。
二是加黑色的边框。将两条稿子为一组,加个边框,既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又能活跃版面,改变版面的平淡无味。
2、标题的对仗性。既然是一组且同框,两个标题最好字数相等,语气相关,且第二条稿子的标题本来就不够达意。
原标题:
《大源镇招商团队参观考察进博会》
修改后的标题:
《场口镇:激活楼宇经济 助推城镇发展》
《大源镇:加大招商引资 富商回归进程》
这样,两条稿子标题比较吻合。
(二)这条稿子有三处不过瘾
通读全文,总觉得有三点不过瘾。
1、标题
一是标题上尽量少用标点符号;二是最好用一句完整话概括全文;三是文字要简练;四是这样的好人要提高他的知名度,名字上标题。
原来标题《连续三年!新桐乡贤“自掏腰包”慰问老人》
改后标题《新桐乡贤董科峰连续三年慰问老人》
2、主体
读者比较关注的信息却没有写明:
一是导语:“10月23日,新桐乡江洲村70岁以上的老人收到一份惊喜:两箱水果、一箱牛奶、一束鲜花外加一份慰问金。这份重阳节惊喜,是江洲村村民董科峰自掏腰包购买的,在村委统一协调下,送到全村170位老人手里。”
最好写明总价值多少?插在“送到全村170位老人手里”的前面,如“将总价值___元的慰问品与慰问金,送到全村……”
二是在第二自然段的开头,可以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所办的公司。正文中只有一处提到:“他还贴心地安排10多位自家公司的员工,专门骑三轮车、电瓶车,一家一户地帮老人把礼品送上门。”但实在有点意犹未尽。
(三)篇幅虽短小,更是要精练
告 读 者
因媒体融合改革需要,即日起,富阳日报搬迁至杭州市富阳区融媒体中心(江滨西大道358号富阳区文化中心B座)办公。富阳日报新闻热线电话继续使用,受理内容不变,电话号码为:63344556。
特此告知。
一是从名称上说,“富阳日报”与“富阳日报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一张报纸,后者指一个单位,即第一行“富阳日报搬迁至杭州市富阳区融媒体中心”应该为“富阳日报社搬迁至杭州市富阳区融媒体中心”。
二是文字精练上说,顺次可以删除“搬”“杭州市富阳区”(删除理由,后面括号里说得这样清楚)“富阳日报”(删除理由,前面已说得这样清楚)“为”,即:富阳日报迁至融媒体中心(江滨西大道358号富阳区文化中心B座)办公。新闻热线电话继续使用,受理内容不变,电话号码:63344556。
三是从语气和情感色彩上说,标题《告读者》中“告”意思是“告诉”。如果“告”字改为 “致”,意思则是“给予”。也就是说,“告读者”和“致读者”在语气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前者强硬,后者谦恭。
1、11月8日2版《永昌镇:瞄准销售“最后一公里” 破解农特产拓销难》第4自然段第一一句“今年,沈先生家的臭豆腐厂就遇到这样的情况——8、9月的销量低迷,甚至有滞销,”,“8、9月的销量低迷”应为“八九月的销量低迷”。
2、11月21日4版《大源“婆媳同心”大讲堂走进百花公园》第一自然段“由东前村知名乡贤张法贵老师,”及第二自然段首句“张法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女将军方百花的传奇故事”中,“张法贵”的“贵”,应为“桂”,即“张法桂”。另外“知名乡贤”提法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