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期阅读】4个阶段养成好习惯之“讲故事阶段”

(2017-05-03 13:40:06)
标签:

为了孩子

分类: 精彩推荐
【早期阅读】4个阶段养成好习惯之“讲故事阶段”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孩子多读点书总是好的,而且也希望孩子们喜欢、自觉地阅读。可是就有一些孩子没有这个爱好或者说是习惯,让父母头痛不已。其实,孩子的阅读是完全可以通过长期的坚持去形成习惯的。关键是,这个培养过程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只要充分利用好孩子成长的4个阶段,循循善诱,不同的阶段区别对待,差异性引导,相信每个孩子最终都会爱上阅读的。

3岁半~6岁的“讲故事阶段”
如果前两个阶段家长引导到位,当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想必他多半已经喜欢上了书籍。而且,孩子听故事听得多了,他们就会不满足于只听故事了,他们的小脑袋里积攒了很多素材,这激发了孩子想要自己编故事、讲故事的冲动和意愿。这是阅读养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也是检测前期阅读水平的时候,更是孩子由单纯听故事的接受语言学习,到自己讲故事的实行语言输出的转换时期。至此,阅读对孩子口才的差异化影响就显现了出来。你会发现:凡是口齿伶俐的孩子,无一不是很好地接受了前两个阶段引导的孩子,有了充分的阅读积累的孩子。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一定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讲,可以设定孩子讲故事时间;家庭成员轮流讲故事比赛,比如围绕同一个主题,每个人编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可以鼓励孩子改编故事,给原著童话接龙一个不同的结局。
孩子编织故事的能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因为孩子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成人已经不能及。不信你可以试一下,随便给孩子看一幅无字图画问孩子这是讲的什么故事,他能不假思索,就随口给你编织一个有趣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讲出来的故事还是相对简单的,如果说一个完整的故事要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的话,那他们讲的故事一般只包括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很片断化,他的思维还顾及不了那么多要素。比如有一次我叫3岁半的妞妞讲一个小白兔的故事。她讲道:“小白兔和妈妈挎着篮子去拔萝卜,拔了好大好大的一个萝卜。后来妈妈拿回家炒一炒,她们全都吃光光啦,没给爸爸留。”这就是典型的幼儿化故事,人物加事件,没有多余的描述。但是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他讲的故事的要素就很完整了。那次我让妞妞6岁的哥哥也讲个小白兔的故事,他讲道:“有一天早上,小白兔起床发现下雪啦。她就出去玩雪,在门口堆了个大雪人。还脱下自己的围巾和帽子,帮雪人围上。后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雪人竟然活了,会说话,会走路,和小白兔一起在雪地上打雪仗。”看,这个故事的四要素就全有了。所以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他自己讲故事的思维模式,家长无需干涉帮他补充故事,只需认真听他讲,让他自由发挥就行了。
这个时期你会发现,孩子前两个阶段脑袋里的阅读积累,他听过的所有故事,此刻都转化成了他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流利而趣味地讲出来,讲出了好口才。

文/胡运玲
以上内容选编自《为了孩子》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