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我的NBA情结

(2019-10-15 12:15:56)
长人:我的NBA情结

我的NBA情结

   最近几天有关NBA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网上也引起热议,但我并不想评论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并不属于比赛和攻防技战术范畴,这是本博客的一贯宗旨。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老北京队打球时,我对NBA就非常向往和崇拜,那种浓厚的情结丝毫也不亚于现在的NBA球迷,甚至比现在的球迷更加强烈!

  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即便后来有了电视也不可能看到转播NBA比赛的节目,当时唯一能了解NBA动态的只能从前苏联出版的图文并茂的俄文“球类杂志”中获得。幸亏高中时学的是俄文,基本能翻译该杂志的内容。该杂志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大量前苏联篮球的信息和很多美国NBA的信息,还有很多关于篮球攻防技战术和个人技术的文章。从“球类杂志”中知道了身高216NBA著名中锋威尔特· 张伯伦;知道了NBA著名中锋比尔· 拉赛尔等。从该杂志还得知,张伯伦跳起后下脖颏能碰到篮筐以及他依靠惊人的弹跳力能封盖对方的勾手投篮;还知道了当时美国队和前苏联队比赛后拉赛尔把自己的球鞋赠送给苏联队著名中锋祖布科夫并说道,你是第一个能防守我的人!总之,当时从前苏联“球类杂志”中了解了不少有关NBA的趣闻趣事,那是当时唯一能了解美国NBA的渠道。

  但是,更多的是了解了NBA的攻防技战术和个人技术等信息,成为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宝贵渠道。

  记得有一篇说明NBA球员罚球技术的文章,讲的是罚球时要运用从脚到手的全身协调力量出手,在出手的一刹那眼睛要紧盯着篮筐的前沿,并且在出手后手臂要保持出手的状态而不能快速抽回。当时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重要便翻译出来作为学习资料。后来国家体委科研所也翻译打印了这篇文章并下发到国家队和北京队。此后,老北京队队员的罚球技术都按照这个要求去训练,做到了统一规范,这一点恐怕老北京队的队员都记忆犹新。

  当时NBA的打法是以中锋为核心、为“轴心”展开半场进攻的,擅长中锋策应打法,中锋策应打法变化无穷,十分丰富,打起来令人眼花缭乱!记得当时有一篇描写比赛的文章并配有插图,说的是张伯伦在比赛中居中策应传的一个绝妙的策应球,文中那个插图就是张伯伦传策应球时的场面。从插图看可以知道,张伯伦在篮下三秒区左侧持球,背对右侧的边线,有两三个防守队员在防他,导致三秒区中路空虚,这时有一后卫迅速从三秒区中路往篮下空切,那个后卫大喊一声,虽然张伯伦当时并看不见那个后卫,但说时迟那时快,张伯伦闻声后立刻用右手从自己脖子旁边向后传出策应球,那个后卫接球后上篮得分,从插图看,那个中锋策应、外围空切的配合打的非常漂亮,可谓神出鬼没,令我至今记忆犹新!这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NBA具有代表性的打法!正是这些打法吸引了我,并通过国家体委科研所下发的材料对老北京队的中锋策应打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要说当时为什么对NBA那么热衷,那么迷恋,那么向往,那么崇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NBA变化无穷的中锋策应打法!

  但是,自从1986年开始转播NBA比赛后,特别是近几年,NBA的打法开始变味了!

  中锋在英语里是“Centre”,即“中心”、“中央”的意思,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到七十年代美国NBA的打法还是以中锋以核心、为“轴心”的话,那么近几年美国NBA的中锋已不再是“中心”、“核心”,无论从名称还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美国NBA的中锋已背离了“Centre”这个意义,“Centre”这个称谓已沦落为后卫的“催疤儿”而名存实亡!当年NBA以中锋策应为核心的丰富打法变成了单调的“挡拆打法”!以中锋为核心、为“轴心”的打法打起来变化无穷,能打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精彩的配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而现在千篇一律的“挡拆打法”却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有的人可能说,时代不同了,打法也不同了,虽然这也有一定道理,但君不见“世界杯”比赛中西班牙、阿根廷、法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等队虽然也偶尔打挡拆,但并不是清一色打挡拆,其中中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非常引人注目,也是这几个队在“世界杯”能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观美国队,之所以排名第七,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固守着单调简单的“挡拆打法”所导致的,和上面几个队的打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现在的NBA,除了挡拆还是挡拆,要不就是三分球和爆扣,打法变得单一,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精彩漂亮的配合已越来越少见,观赏性也越来越差,这就是近几年我不怎么看、甚至基本不看NBA比赛的原因!因为看不看都知道打的一定是挡拆、三分球等。

  当年对NBA的热衷、迷恋、向往和崇拜的热情已逐渐冷却,已逐渐变成失望,这就是我对NBA情结的变化过程。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感受,现在很多年轻人只了解当下的NBA,并不了解NBA的过去,并不了解NBA过去的精彩年华,现在很多人欣赏热爱和崇拜现在的NBA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和原因,但坦率地说,对现在的NBA我几乎已失去了兴趣,当年的那种情怀已几乎荡然无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