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输在缺智谋
昨晚中国女篮以68:71败于日本女篮,再次痛失“亚洲杯”冠军,令人遗憾!
比赛暂停时听到日本队的外教在和队员们说日语,而且日语说的还挺流利,和队员们交流就方便多了,不像有的外教还得通过翻译。另外从比赛看,那个外教对日本队“小快灵”的风格似无多大的影响,这样的外教看来可用。
有评论说:“日本队的打法更符合亚洲人的特点,甚至可以说几十年前的中国篮球就是这种风格”。这话说的没错,但笔者想说的是,是我们自己把“小快灵”的打法给丢了,特别是在表现在中国男篮身上,在中国女篮身上似乎还能看到一点。
昨晚上半时中国女篮曾领先对方10分,最后以3分之差败北,这说明双方水平实力相当,中国女篮是具有夺冠实力的。但为什么最后失利,笔者认为中国女篮在这场球、特别是下半时打的缺少智谋所至!
下半时进攻问题
上半时结束时中国女篮以35:34领先,势头基本很好,但在下半时中国女篮的进攻出了大问题,纵观整个下半时比赛,中国女篮在进攻上打的似无章法,特别是表现在进攻得分点不明确这一点上!在双方咬着打时,比分总是持平时,要突破僵局使比分领先除加强防守打反击外,半场进攻一定要明确进攻点,得分点,也就是说通过谁进攻得分,这一点必须明确!但中国女篮在下半时打的似乎有些杂乱无章,场上队员不知道主要进攻点在哪个位置,不明确通过谁进攻得分,这是中国女篮最后败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在比分咬着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明确是通过某个后卫突破得分,还是通过中锋在篮下进攻得分,这一点必须十分明确!中国女篮有李月汝和韩旭两个高大中锋,笔者认为,在下半时开始后完全可以采取中锋在篮下进攻的策略,特别是韩旭在篮下具有身高的优势,完全可以打方法非常简单的“亮中锋”打法,坚决打中锋,发挥中锋在篮下的杀伤力,进攻得分或造成对方防守犯规罚球得分,以此来打破僵局使比分领先。
无论是李月汝还是韩旭,在篮下接球后都会遭到日本队的仨人包夹,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可以打如下所示的“亮中锋”的打法:
“亮中锋”打法1:
1.
左锋和中锋韩旭重叠。
2.
左锋突然后撤到左侧45度角位置接后卫球,防守队员必然上前防守,在那一刹那左锋传球给中锋韩旭,韩旭接球后要在篮下迅速果断〔不要停顿〕进行进攻!
“亮中锋”打法2:
3.
左锋溜底线亮出中锋,后卫运球到45度角攻中锋球,韩旭接球后要在篮下迅速果断〔不要停顿〕进行进攻!
如果中国女篮在第三节或第四节开始就坚决明确地打“亮中锋”打法,场上队员就会明确进攻点,得分点,半场进攻就会行动统一打的有条不紊,就不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比分很可能会领先,中锋在篮下进攻还可以造成对方防守犯规。在打“亮中锋”配合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其他进攻机会,打起来就活了!遗憾的是,中国女篮在下半时一直未能明确进攻点和得分点,未能打破僵局,这一点是输球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守日本队15号本桥菜子出现重大失策
赛后有网友和笔者说:“身高不到1米70的本桥菜子一个人几乎就打翻了中国女篮的内线!”。下半时本桥菜子打的异常活跃,整场比赛本桥菜子一个人独得24分,占日本队总得分约34%!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国女篮输就输在本桥菜子身上!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从下半时开始后对本桥菜子不采取特殊防守?为什么不通过特殊防守限制她接球、限制她得分?而是让她在下半时打的那么欢事?
中国女篮能上场打球的队员有的是,为什么不派两三个人采取“粘黏糕”方式紧逼本桥菜子?!尽可能不让她接球,一旦她接球要进攻,立码就狠狠地犯规破坏她的进攻,如果防守队员5次犯规下场,就再换上一个照方抓药,即便“牺牲”两三个也值了,绝不能让本桥菜子打的那么欢事、那么疯!
昨晚中国女篮在防守本桥菜子上由于没采取特殊防守所以出了大问题!对对方主要得分手采取特殊防守是比赛中常用的手段,遗憾的是昨晚中国女篮在这一点上出现重大的失策!
进攻上未能通过打“亮中锋”明确进攻点和得分点来带动整个进攻打破僵局;防守时上对本桥菜子未能采取特殊防守让她得分太多,这两点是昨晚中国女篮两个重大的失策,也是缺少智谋导致输球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