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2019-08-03 17:51:51)

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上面指出:在武术和太极拳中,“通过腰的扭转可以表现身法的变化,灵活自如,带动肢体,使动作上下相随紧凑完整,协调一致”。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带动肢体”这句话,它和中国篮球传统中所强调和遵循的“腰动脚随”、“腰杆子当家”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它说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是否灵活自如、紧凑完整、协调一致以及动作的变化,全都来自于腰的扭转,腰的控制,这就验证了中国篮球传统所说的“腰不稳而脚乱”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武术、太极拳如此,篮球个人技术也如此,也就是说,篮球运动员在练习个人技术时如果不重视腰腹、腰胯的作用,不能很好地掌握腰腹、腰胯力量的运用,腰不活,个人技术是不能提高的!换句话说,要想提高个人技术水平,必须重视腰腹、腰胯的作用,学会并掌握运用腰腹、腰胯力量的能力,提高这方面的意识,这不仅对运动员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对教练员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腰活指的是腰的扭转、俯仰、向身体左右两侧“弓”的能力与幅度。腰扭转、俯仰和弓的幅度越大,所蕴藏的力量、发劲的力度、动作的速度、突然性和爆发力也就越大,动作才能快速灵活,比光动手脚要快速有力的多!“腰不活动作就会僵硬呆滞笨拙缓慢”,我们有的球员技术动作之所以不那么快速灵活,关键就在于腰不活。腰活要做到“腰似蛇行”、“形如游龙”,即腰扭转等动作要如蛇行游龙一般,篮球运动员如果腰活,在做变速变向持球突破时就能非常顺畅。老北京队队员陶传孝的“腰活”是出了名的,他在持球突破腾空时其腰有如“蛇行”一般可以左右扭转,起步腾空后在防守队员身体之间能“钻来钻去”,令防守队员防不胜防;NBA球员吉诺比利在这方面也具有很高的能力,所以他们的突破能力很强。反观我们CBA有的球员,在做持球突破时不是通过扭腰来带动上体侧身,而是整个上体朝前,面积很大,不能从两个防守队员之间的夹缝中“钻”进去,所以不是撞到防守队员身上,就是栽到对方脚下,要不就是失去身体重心来个“老太太钻被窝”,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腰不活”,就在于“腰不稳而脚乱”,腰不活,脚步动作就会乱。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腰的作用就是带脚、带手、带动身体各部位”,这句话说的太明确了!简言之就是“腰带动手脚身体各部”。它再次验证了中国篮球传统所强调的“腰动脚随”、“腰杆子当家”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过去笔者以为可以提“腰动脚随、脚动腰随”,但通过学习上述文章后觉得这么提不妥,因为“脚动腰随”不符合上面所说的“腰的作用就是带脚、带手、带动身体各部位”这句话。“脚动腰随”说的是“脚动在先、腰随在后”。换句话说就是,“脚动起着支配作用,是主动的;腰随是被动的,起着次要作用”,显然,“脚动腰随”和“腰的作用就是带脚、带手、带动身体各部位”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反。另外,“脚动”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腰的作用就是带脚、带手、带动身体各部位”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是腰腹、腰胯力量传导到脚上的,脚蹬地后才产生地面的反作用力。这其中腰腹、腰胯力量是内力,是主要的,脚蹬地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外力,是次要的。而“脚动腰随”的说法是把外力当成了主要矛盾,内力得跟随外力,换句话说就是人体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如果把外力当成主要矛盾,内力成了次要矛盾,通过学习笔者认识到,以前的看法和思维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不符合“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一理论。虽然不能否定外力,但外力毕竟是由内力引起的,派生出来的,是九节劲中的一节劲。如果人体内部不发力,如果腰腹、腰胯力量不传导到脚上继而用脚蹬地,哪里来的外力,哪里来的地面反作用力?所以说,人体的内力才是主要的,是主要矛盾;外力是次要的,是次要矛盾。而腰腹、腰胯则是产生内力的“源泉”和“原动力”,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节节腰中发”。

另外,为说明这个问题再打个比方,内力是真实事物所表现出的力量,外力只不过是影子,如影随形。物是主要的,影子是次要的,我们不可能分析影子去了解事物的性质和本质。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人体自身的力量是主要的。

 例子1:请看下图: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飞身跃起靠的是脚踏跳台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当运动员从空中最高点下落一刹那开始,跳台的反作用力就消失了,运动员开始承受的是地心引力,无论是7米还是10米跳台,这个引力并不那么大,但对没经过专门训练的一般人来说这个引力还是挺大的,也就是说入水时身体承受的冲击力还是挺大的,所以胆子大一点的一般人只能跳脚朝下的“冰棍”。

  跳水运动员从空中最高点下落后一方面要克服地心引力,另一方面还要在空中做各种屈身、扭转、收腹和转体等多角度的复杂动作,而完成这些复杂的动作主要靠自身在腰腹力量带动下调动全身力量完成的。这个例子说明,跳台的反作用力、地心引力这些外力都是次要的,运动员在空中完成各种复杂动作主要靠的是内力。

游泳运动员比赛出发时是利用腰腹、腰胯力量带动双脚蹬出发台起跳入水的,获得一定的反作用力,使运动员能快速出发入水向前划行,腰腹、腰胯力量和腿部力量越大,前冲的力量和速度也就越大越快。但入水几秒后这种反作用力就会消失,运动员开始承受水的阻力,运动员要克服水的阻力快速划行,这时完全靠运动员自身的力量,特别是利用腰腹、腰胯带动四肢的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各种划水动作,这一点无论是自由泳、蛙泳、仰泳和蝶泳都是如此,特别是在蝶泳中,腰腹、腰胯力量的作用显得最为明显,这个例子也说人体自身的力量是主要的,特别是腰腹、腰胯的力量起着支配作用。现代蛙泳的“前冲式”就是充分发挥腰力带动腿脚力量的,成为一种先进的蛙泳姿势和技术。

还有一个例子:请看下图: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之间的关系=2

  宇航员在空间站里处于失重飘浮状态,宇航员要做水平倒仰动作首先得把自己固定,如上图所示,宇航员首先得抓住上方的固定杆,形成支撑力,这个支撑力就是外力。但是,光靠支撑力宇航员的身体只能处于直立或稍微倾斜的状态,而不能水平倒仰。宇航员的身体要能水平倒仰必须在支撑力条件下利用身体的腰腹力量进行屈腿、收腹动作才能使自己处于水平倒仰状态。

  在这个例子中,支撑力是次要的,完成倒仰状态主要靠的是宇航员自身的腰腹力量,也就是内力〔在体操的单双杠、高低杠、吊环、跳马等项目中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支撑力次要的,要完成各种复杂动作人体自身的力量是主要的〕。另外,生活中躺在床上翻身,如果不使腰劲是翻不过来的,即便用手扶住床边、用脚勾住床边形成支撑力,但如果腰不使劲仍然不能翻身。这些例子都说明,人体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什么状态下,要完成某个动作,外力只是条件,内力即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换句话说,外力是次要矛盾,内力才是主要矛盾,而内力的源泉则是腰腹、腰胯力量,即“节节腰中发”。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