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1

(2019-08-01 18:07:07)

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一篇

  中国的武术、太极拳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有许多论述腰腹、腰胯与手足之间关系的理论,这些理论和篮球技术动作中的腰腹、腰胯及脚步动作是否存在相同之处和内在的联系,在理论上是否相通?笔者学习了如下文章:

1.        为什么武术要重视腰部练习?

2.        太极拳运动中“腰”的四大作用。

3.        武术攻击中的精髓是腰的应用。

4.        传统武术为何重视腰胯的作用。

学习后有如下体会,下面是这些文章部分内容的节录。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1 

  太极拳讲究“其根在脚”、“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练拳的根基在脚,根基不牢,整个身体就会“地动山摇”,所谓“地动山摇”意思是说脚会不牢,整个身体不稳,甚至散架;篮球个人攻防技术动作的根基也在脚,即脚步动作,说明根基即脚步动作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篮球的脚步动作要做的扎扎实实,要有根基,脚底下要十分瓷实,静如“盘石”,动如“急风”,脚步动作不能轻轻飘飘,脚步动作要清楚而不能“拌蒜”,只有脚底下瓷实,动作才能快速突然,动作才能做到家,否则的话整个身体就会摇晃不稳。

发于腿”:说的是力量发于腿,虽说是力“发于腿”,但笔者理解,不能片面理解为只是腿脚发力,只是腿脚的力量,而利用的是人体腰腹、腰胯的力量,首先是腰腹腰胯发力并将其传导到腿脚上的力量。

主宰于腰”:腰腹、腰胯是控制人体内力与外力的主宰部位,人体内在蕴藏的力量、人体内部的“气”是主要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各种动作,也支配着外力即地面的反作用力。人体内在的力量是内因,主要矛盾;地面反作用力是外因,次要矛盾,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切力量的主宰是腰腹、腰胯。

形于手指”:指的是人体内在力量和地面反作用力这两种力量传导到手指的过程,在武术和太极拳中就是运用这种全身协调的力量传导到手臂拳头所做出快速有力的激发和攻击动作;在篮球中就是运用这种力量所做的投篮、罚球、传球、运球等动作所使用的力。这就说明,上述各种动作决不是光用手臂和手指手腕的力量,而是运用整个身体的协调力量所做出的动作。拿罚球来说,CBA有的球员罚球命中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用手臂手指手腕的力量,未用从脚底下往上传导到手臂、手指手腕全身协调的力量,动作不协调、力量被支解所导致的。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1

  在武术和太极拳中,腰起着支配人的身体屈、伸、扭转的功能与作用,起着“轴心”的作用;同样,在篮球中,腰腹、腰胯也起着“轴心”的作用,例如,各种摆脱假动作、攻防中的各种急起急停、突然的折返、空中动作的滞空、空中转体等动作,腰腹、腰胯都起着支配作用。换句话说,各种脚步动作、手臂手指手腕的动作和头部动作〔包括眼神〕等都是连接在腰腹、腰胯这个“轴心”上的“轮”,上述各种动作都是以腰腹、腰胯为轴心进行运转的,可见腰腹、腰胯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在训练个人攻防技术动作及脚步动作时要十分重视腰腹、腰胯力量的运用,要清楚地认识到腰是“轴心”,各种技术动作则是“车轮”,有些球员个人技术不到家,根本原因是未能掌握腰腹、腰胯力量的运用,缺少“轴心”而造成的。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1


  在武术、太极拳中讲究“主宰于腰”、“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重心的稳定,姿态的韵味,催发劲力等都是在腰的主宰下完成的”;在篮球中可以说每个手脚动作也都是以腰为轴的,各种个人技术动作的变化,身体重心的稳定和重心的突然改变,各种个人技术动作的“韵味”等也都是在腰的主宰下完成的。

所谓动作的韵味是指各种技术动作的姿势、伸展幅度是否到家,动作是否舒展大方漂亮。例如做跨步勾手投篮时轴心脚是否蹬直、摆动脚是否抬高、身体是否充分向上伸展与地面垂直成一条线、手臂是否伸展到最高点等整个身体的姿态,整个动作让人看着舒展大气漂亮,即为“韵味”。如下图所示:

长人:探讨中国武术、太极拳与篮球运动之间的关系-1

  上左图中,球员在做跨步勾手投篮时左前脚掌蹬地,整个身体向上非常伸展,与地面形成垂直的一条线,右脚抬高保持身体平衡,持球的右臂伸展到最高点出手,这样的动作不仅正确规范姿态漂亮,而且非常有“韵味”;上右图是CBA某球员动作的实例,该球员做勾手投篮动作时没做跨步动作〔跨步后的转体要运用腰腹、腰胯力量带动整个身体转体〕,而是双脚直立,不易保持身体平衡,由于没做跨步动作,所以没用一支脚蹬地,导致整个身体不能完全向上伸展,只用一支手臂的力量出手,未能运用全身的协调力量,这样的动作既不正确规范,又不协调舒展,有点“唧唧缩缩”,可谓缺少“韵味”!上例说明,凡是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让人看上去都是舒展大方有“韵味”的动作

每掌发出,皆要以腰为轴”,在武术和太极拳中,发出的每掌要快速有力,而这种力是以腰为轴发出的,只有力量来自于腰腹、腰胯才能催发劲力〔特别是爆发力〕!在篮球就是,做每个动作都要以腰为轴。利用腰腹、腰胯力量来完成,才能做到快速灵活具有爆发力!

命意源泉在腰间”,这句话太重要了!所谓“命意”,在武术和太极拳中它指的是人体阴阳本位的所在,它转化为外在形式就是动静、刚柔、虚实、开合等对立统一的状态,每个动作都离不开腰腹、腰胯的主宰;另一个意思是说,生命的源头在腰部,腰腹、腰胯是关键命脉,即每个动作的源头都在腰部,都离不开腰腹、腰胯的主宰。所以说,腰腹、腰胯在武术和太极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篮球个人技术动作中,每个动作也离不开腰腹、腰胯的主宰,人体自身力量的源泉来自于腰腹、腰胯。

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这句话形容的太好了!“上下九节劲”指的是运动时人体内部存在许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劲”即力量,但这些力量都是“节节腰中发”,即都是从腰腹、腰胯发出的,而不是单纯指的是脚蹬地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地面的反作用力只不过是“九节劲”中的一节劲。这一理论明确说明人在运动时所有力量都是从腰腹、腰胯发出的,即便是腿脚蹬地也是从腰腹、腰胯发出的,而不是单纯只用腿脚蹬地,单纯用腿脚蹬地所产生的力量不仅非常小,而且人也容易受伤;在篮球个人技术中,例如急起急停的蹬地,不光是用腿脚蹬地,而是运用腰腹、腰胯的力量带动腿脚蹬地的,不仅力量大,而且能快速急起,快速急停;快速起动,快速“刹车”,所以不容易受伤,换句话说,腰腹、腰胯力量既是动作开始的“原动力”,也是动作突然结束的“刹车力”。例如,急停时如果光用腿脚“刹车”,没运用腰腹、腰胯向后拉的“弓劲”带动脚步“刹车”,脚踝和膝盖局部就会承担全身的重量,那是非常容易扭伤脚踝和膝盖的!打个比方,自行车为什么前后轮有两套闸即刹车皮?就是利用前后两个闸即刹车皮的合力达到平稳刹车目的的。如果光用前闸,在快速行驶时突然只捏前闸,自行车很可能会前冲使人向前跌倒受伤,反之亦然,光捏后闸前轮就会翘起人易后仰跌倒;球员做急停动作时,腰腹、腰胯向回拉的弓劲和脚蹬地急停的动作就是两种合力,所以球员不容易受伤。我们有的球员脚踝、膝盖之所以经常受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用脚劲而未用腰腹、腰胯的弓劲,如同只用前闸或后闸一样。一句话,篮球个人技术动作所运用的力量都是“节节腰中发”,这一点和中国篮球传统所强调的“腰动脚随”、“腰杆子当家”的说法是一致的,道理是相同的。

刻刻留心在腰间”。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训练比赛中,篮球运动员做任何技术动作时心里都要有腰腹、腰胯力量起支配作用的意识和概念,这一点不仅对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教练员显得更加重要,教练员、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教练员,在训练球员时,要特别注意球员是否运用了腰腹、腰胯力量,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