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钢男篮最后4秒打全场紧逼为哪般?
著名评论员
金汕先生昨晚评论道:“昨天首钢女篮最多落后近20分,第四节打全场紧逼捞回10分。在落后20分的时候,我这个业余篮球爱好者都觉得应该赶紧打全场紧逼,不知道国内球队为什么很少用全场紧逼?”
既然打全场紧逼能迅速捞回10分,说明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全场紧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守方法,能迅速捞回比分,一句话,管用!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落后20分的时候不果断地采取全场紧逼,非得等到第四节时才打?这就是让人费解的地方!
这种现象昨晚也出现在首钢男篮对广东队的比赛中。
昨晚首钢男篮对阵广东队,罪后以84:87昔败。第四节剩4分钟时首钢男篮还领先8分,取胜的希望很大,但此后在3分钟内被广东队迅速打出10:0的局面〔注:一位老教练在赛后评论到,首钢男篮没有什么特点,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广东队的速度有很大提高,抢发底线球、半场球的转移和球员在场上的跑动速度都很快!〕。比赛还剩4秒左右的时候,场上出现令人费夷所思的现象,首钢男篮在剩4秒的时候竟然才想起来打全场紧逼!?首钢男篮之所以打全场紧逼,肯定认为全场紧逼防守能捞回比分,或是通过全场紧逼有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否则的话也不会打全场紧逼。但问题是,比赛仅剩4秒,广东队发界外球进场后4秒一眨眼就过去,在这么短短的4秒时间内,首钢男篮打全场紧逼有什么用?!这也是令人费解的地方!
著名体育记者孙保生先生针对这种现象评论道:“首钢男篮最多时领先9分,81:72,此后首钢男篮进攻无招,比赛结束前方硕投进一个擦板三分球,84:87,首钢男篮主帅雅尼斯有解决办法吗?”
从场上看,最后4秒打全场紧逼也许是雅尼斯的解决办法,不管全场紧逼是雅尼斯布置的,还是场上队员自发打的,剩4秒才打全场紧逼,说句不好听的,管个屁用!为什么在领先8、9分大好形势下不敢主动地变化防守,不敢在比分领先情况下打全场紧逼?!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金汕先生提到:“不知道国内球队为什么很少用全场紧逼?”,再联系到首钢男篮最后4秒打全场紧逼的现象,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个对全场紧逼的认识问题。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指出:“全场紧逼是中国篮球战胜外国强队的有力武器!”、“全场紧逼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防守方法”。这是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对全场紧逼的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积极主动”四个字,它决不是在比赛即将结束被迫当作“救命稻草”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运用的防守方法。比赛开局就可以突然采取全场紧逼,给对方来个“下马威”!〔注:多少年来至今也没见过有哪个队在开局就敢打全场紧逼的!〕;比分领先、甚至以大比分领先趁对方慌乱士气低下时可以打全场紧逼,以求进一步扩大战果;比分刚一出现落后、对方士气刚有上升苗头时可以迅速果断地采取全场紧逼,以避免落后形势进一步扩大,及时扭转场上不利的情况。总之,根据场上形势可以积极主动灵活地运用全场紧逼,而决不是在比赛仅剩几秒时被迫当作“救命稻草”用的!
国内很多队之所以很少用全场紧逼,常常在比赛最后一、两分钟甚至几秒时才采取全场紧逼,坦率地说,这很可能是受NBA很大影响造成的,NBA许多球队就是在比赛即将结束时才打全场紧逼的,几乎成了固定不变的程式。另一个原因是,国内很多球队、特别是教练员对全场紧逼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所造成的,篮球比赛中的攻防技战术变化没有死板固定的程式可循,换人不能固定地按钟点来,也没有非得在比赛即将结束才打全场紧逼那样固定不变死板的程式,凡此种种都与中国篮球传统打法所倡导“多变善变”的观念背道而驰的!国内球队、特别是教练员,如果不提高对全场紧逼的认识,不抛弃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运用的错误观念,是很难用好全场紧逼防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