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钱澄海的绝技

钱澄海的绝技
五六十年代,中国篮球执行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老总指示的“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原则,那时可不像现在,一训练就封闭,不让这个看,不让那个看,藏着掖着的,那时的训练几乎随便看,我明摆着就这两把刷子,你有能耐就打我,没能耐你就等着我收拾你!不仅如此,那时在京的国家队、北京队、八一队、河北队和新疆等队经常在一起进行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等方面的交流,彼此毫无保留,大夥通过各种形式互相切磋技艺,目的是提高运动水平,一致对外。
记得大约是在60年代初期,在国家队驻地龙潭湖北京体育馆篮球练习馆曾进行过一次有北京队等参加的技术交流活动。国家男篮队员做了各种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示范,由国家男篮教练陈文彬主持并担任讲解。在这次技术交流活动中,虽然国家男篮队员做了很多个人技术示范,但给我印象最深、至今仍历历在目的则是钱澄海所做抢断球“绝招”的示范。
在CBA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队员防守时从对方手里抢球,而这种抢球动作往往多是抡起胳膊从上往下“砸”,请看模拟图1:
这种动作不仅幅度很大而且非常明显,因此常常被裁判员吹犯规!防守队员所做的这种“抡大锤”式的抢球动作本来就有犯规嫌疑,一旦被判罚,防守队员常常对裁判员表示不满而耿耿于怀。防守队员抢球之所以犯规,一是动作大而明显,二是这种抢球动作不合理。
钱澄海绝招之一:挑球
钱澄海所做的抢球示范技术动作则与上述动作截然相反。钱澄海防守时抢球采取的不是“砸球”、“抡大锤抢球”,而是动作非常快速轻巧从下往上的“挑球”,请看模拟图2:
钱澄海挑球时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与位置,把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然后利用右手手臂和手指手腕的力量从下往上快速地挑球,将球从对方手里挑起,不仅动作小而且隐蔽性极强,挑球时是利用手指手腕快速灵活的力量从球的中部将球挑起,由于动作快速而且不碰对方的手臂和手掌,所以不容易犯规。另外,由于是从下往上挑球,球被挑起后的飞行方向正好是朝向防守队员的胸前并落在防守队员的怀里,挑球成功后立刻就可以打快速反击。
钱澄海绝招之二:“撸球”
请看模拟图3:
这种“撸球”动作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存在犯规的可能性,但由于隐蔽性极强,运用得当成功率往往很高。防守队员在撸球时小指端手掌侧面就像一把“刀”似的紧贴对方持球队员的手臂,沿着对方手臂从上往下快速撸球!由于手掌紧贴对方手臂,所以这个动作的最大特点是无声,和上面所说的从上往下打球的动作完全不同,特别适合协防时趁火打劫。
钱澄海所做的这两个“挑球”和“撸球”示范动作,充分表现出钱澄海打球时的机智灵活、聪明及技术动作的细腻。而上述从上往下抡大锤的打球动作与钱澄海这两个绝招相比,不仅动作显得粗糙笨拙,而且球员也显得也有点“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篮球老球迷之所以喜欢看钱澄海、张锡山等运动员的比赛,怀有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掌握了细腻灵巧而机智灵活的高超球艺,比赛中与其他球员有着很好的配合与默契,球打的聪明,钱澄海的这两个绝招就是很好的佐证。
现在的球员中有谁会钱澄海这两个“绝招”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