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答网友“用户6164956550”

(2017-09-12 12:38:55)

答网友“用户6164956550

用户6164956550”在本博客留言道:「我们的“快准灵”风格是基于地面优势强于对方,而空中优势内线优势弱于对手,而发展起来的,现在随着球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地面优势不再明显,我们的内线劣势逐渐提高,以您的经验,我们是否继续发展原来的风格?」

该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篮球比赛“高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高度与速度是篮球比赛中的一对矛盾,是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关系,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处理好这对矛盾,不可偏废。

过去我们中国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不如欧美,所以树立了以“速度”为优势的“小快灵”打法与风格,“速度”是篮球比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速度”都是重要因素,都得重视“速度”;不管是身高高,还是身高较矮,都得强调速度,这是篮球比赛规律所决定的,所以就“速度”这一点来说,从“速度”这个层面来说,“小快灵”的打法和风格在今天仍然符合篮球发展的规律,通俗地说,打的快总比打的慢好!

但是,虽然过去我们过去强调“速度”,但在战术打法上仍然重视高度。例如,过去我们强调和要求,中锋等高大队员在抢到篮板球后不落地,在空中就半转身,在空中就出手第一传,以此来弥补身高的不足,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了在重视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重视高度。所以说,过去我们发扬“小快灵”打法与风格曾创造过辉煌的成绩,今天我们绝不能丢掉“小快灵”的打法与风格,如果丢掉了“小快灵”就等于丢掉了“速度”,其后果可想而知,日本女篮之所以能夺取亚洲杯冠军,靠的就是速度,也可以说靠的是亚洲“小快灵”打法与风格。

另一个例子是,过去我们强调大个子要当小个子练,大个子要掌握小个子小快灵的技术动作,小个子要更快更灵。碰见身高比我高的,我用速度打对方;碰见身高比我矮的,我用高度欺负对方。这就是当时根据我们球员身高的具体条件处理“速度”与“高度”的原则,也是过去我们很多教练员的篮球理念。

对中国篮球来说,现在我们球员的身高已达到世界水平,从身高这一点来说已具备高度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把“速度”丢掉了,也就是说把“小快灵”的打法与风格丢掉了,一味地强调高度〔主要体现在球员的身高上〕,在篮球比赛中丢掉了“速度”就等于丢掉了一条“腿”,这一点正是中国篮球男女篮落后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绝不能丢掉“速度”,也就是说绝不能丢掉“小快灵”打法与风格,它和身高的提高并不矛盾,身高越是提高,就越得重视速度。现在的中国篮球过于强调球员的身高,而不重视速度,在训练中不是把大个子当作小个子来练,大个子不能掌握快速灵活的技术动作,不仅技术动作单调不全面,而且缺乏对抗性;在战术打法上,在篮球理念上不重视速度,不重视快攻打法,进攻速度缓慢,造成打快快不了,打高又打不出来,半瓶子不满一瓶子晃荡,在中间晃悠,这就是中国篮球的现状。

假设现在中国篮球能很好地继承了“小快灵”打法与风格,打的像以前那样快,快攻得分能占总得分的1/3左右,那么随着我们球员身高的提高,大个子都能掌握快速灵活的技术动作,我们中国篮球就能既有“速度”、又有“高度”,那就不是一条腿走路了〔现在中国篮球由于丢掉速度、高度又没有绝对的优势,严格地说,连一条腿几乎都没有了!〕,而是两条腿走路了,那就能迈开双腿阔步前进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篮球必须重拾“小快灵”打法与风格,在战术打法重视速度,重视快攻,在这个继承上特别要重视把大个子当作小个子练,让大个子掌握快速灵活而全面的技术动作,这样中国篮球就能掌握“速度”和“高度”两把利剑,一句话,“速度”不能丢,“高度”更不能丢,哪个都得要,缺一不可!而要做到、实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练员的篮球理念!关键在于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关键在于教练员能不能正确深刻地认识到“速度”与“高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