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网友“用户5761439396”的几个问题
网友“用户5761439396”最近在本博客提出下面几个问题:
1.
第一个问题:
“长人老师,有个问题看不明白,北京首钢女篮在比赛中
习惯运用前跳或侧跳急停接持球突破,北京首钢男篮基本没有一个用的,本土几个球员基本上只会投3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觉得“用户5761439396”网友在看比赛时看的非常仔细,并没有只看热闹,而是注意了球员的技术动作,说明具有一定的看球水平。该网友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动作问题!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所谓“运用前跳”专业术语应称“双脚跳步急停”持球突破;所谓“侧跳”是指“单脚跳步急停”持球突破。
“双脚跳步急停”是在接球一刹那主动地向前贴近防守队员,迫使防守队员下意识地后退,由于是双脚急停,所以两个脚都可以作轴心脚,既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持球突破。换句话说既可做顺步切入、也可以做交叉步切入。“双脚跳步双脚急停”时持球队员在防守队员下意识后退的一刹那,可以做左右晃动的摆脱假动作,根据防守队员的位置偏离的情况灵活采取顺步切入或交叉步切入。
“单脚跳步急停”则是以左脚〔或右脚〕急停,和“双脚跳步急停”一样,在接球一刹那主动向前或向侧贴近防守队员,迫使防守队员下意识后退而伺机运球突破。由于是单脚急停,所以只能以左脚〔或右脚〕做轴心脚,向轴心脚侧运球突破为交叉步突破,反之则为顺步切入。
“双脚跳步急停”和“单脚跳步急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人持球突破技术,是进攻队员破紧逼盯人防守的杀手锏!前中国男女篮和老北京男女篮、特别是小个子队员几乎都掌握了这项了技术动作,所以无论是前中国男女篮还是老北京男女篮队员都不怕对方紧逼!对方逼的越紧就越来劲,对方逼的越紧就越容易做两个技术动作。当接球的一刹那进攻队员主动贴近防守队员,根据情况灵活采取双脚急停或单脚急停,迫使防守队员下意识地后退,就在那一刹那根据对方的防守位置伺机突破!前中国男篮、老北京男篮队员〔教练员〕张锡山、钱澄海、何诗孙、王忆诚等人都擅长做这两个技术动作,特别是张锡山做的最为拿手!后来先农坛的很多年轻队员都会这项技术动作。有关这两个技术动作还可以在“博文目录”中浏览有关博文,内有图文并茂详细的说明。
首钢女篮球员之所以会和习惯做这两个技术动作,笔者觉得很可能与教练员许利民的传授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至于首钢男篮球员在比赛中很少做这项技术动作则原因不明,估计大概与平时训练有点关系吧。
2.第二个问题:
“长人老师,您的博文早晚会成为中国篮球历史发展研究的重要文献,这里面很多东西,听所未听,闻所未闻,都是从第一线出来的。我对紧逼战术以及一条龙连续策应破紧逼认真研读一遍;金角银边草包肚子这些规律的发现,以及中锋罚球线附近策应、外线多点开花的破半场紧逼的打法,都能自成一套完整体系;还有各种跳步急停接持球突破,接分球跳投;还有快攻的一传接应、推进、结束阶段的各种打法,等等,所有这些技战术所蕴含的智慧非普通篮球人所能达到的。这些篮球智慧是在哪个时代创造出来的,由哪些人创造出来的?很显然这么多有智慧的技战术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应该是群策群力的结果,长人老师,您能就这些问题,详细谈谈吗?”
好,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声明,本博客绝大多数博文虽然包含了笔者个人的意思和看法,但绝大多数博文都是根据先农坛老北京男女篮很多老教练、老队员的看法和观点写成的,所以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是很多博文都反映了前中国男篮主教练陈文彬、老北京男女篮主教练程世春以及其他教练员例如张光烈、白金申等人训练比赛的经验,当然也包括一些老队员的经验。这些经验基本上都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文革前先农坛老北京男女篮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的确对中国篮球的历史、训练工作和比赛攻防技战术的运用与临场指挥等方面有着很大参考价值。从2006年年底开始至今,本博客撰写了约千余篇有关先农坛老北京男女篮训练比赛经验的博文,其目的一个是向广大青少年篮群爱好者普及篮球知识,另一个是也使先农坛老北京男女篮的这些宝贵经验留存于世。
3.第三个问题:
“我想听听博主进一步讲讲腰杆子当家、腰动脚随。请不吝赐教”,关于这个问题将另文专门介绍。另外,本博客“博文目录”中也曾介绍过,可参看有关博文。
4.第四个问题:
“长人老师,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专家切特林只是在训练上帮过我们,您所指的训练指的是不是身体训练?”,据笔者个人了解,前苏联篮球功勋教练员切特林当时来华不仅在身体训练上帮助过我们,更重要的是在个人技术和攻防技战术等科学系统的训练手段方面也帮助过我们,因为解放之初我们中国篮球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切特林的帮助后来对中国篮球的成长发展、形成中国篮球自己的打法和风格起了一定的作用,对切特林的帮助我们是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中国篮球的特点把前苏联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
该网友在留言中还有下面的一席话:
“自2000年,中国篮协将振兴中国篮球的任务交给了外教,各个俱乐部将提高球队成绩的任务交给了外援,“以我为主”的民族自信和唯物辩证论几乎彻底搁置,中国篮球的命运一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有良知的运动实践界和理论界,应该看到这个问题,为中国篮球考虑。”
笔者十分欣赏并赞同这一观点!感谢网友“用户5761439396”对本博客的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