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根筋”与“多变善变”
有人说:“投篮是勇士的招牌,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这是美国篮球文化与咱们文化的差别。咱们更讲究求变,根据对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变化,说白了这是种弱势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美国篮球更讲究坚信自我,用我的东西就可以把你搞定,不必换来换去。这是强者文化!”。客观地说,该网友对勇士队和美国篮球文化评价的还是挺准的,但对其中某些看法笔者有不同的见解。
上面“投篮是勇士的招牌,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这句话意思是不是说,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怎么打,我〔勇士队〕都一成不变地打三分球!我〔勇士队〕坚信我的三分球能搞定一切,用不着什么变化,我〔勇士队〕不会因对手而改变我的三分球,这是自信的表现。总之一句话,不变!我就是不变!我自信!
一支球队坚信自己的打法,具有很强的自信心,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互相转化的,“强”会变成“弱”;“弱”会变成“强”。一支球队如果不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仍然顽固地坚信的自己打法,坚信自己的自信心,那就会向另一方面转化,强会变成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抢七最后几分钟汤普森和库里在外围投的那两三个颇带“浪投”色彩的三分球,原来是“强”的三分球,由于过分迷信自己的三分球而变成导致丢掉冠军的最大弱点,所以说“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的,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竞技体育比赛里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篮球比赛中到底用得着变化用不着?变化在篮球比赛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2011年12月,“李晓波画园战术”网友曾发表过一篇博文,他对篮球比赛中的变化阐述的很好,笔者借用此文主要部分来说明这个问题,下面蓝体字是主要内容:
「防守的善变和多变,是指防守方根据对手的进攻态势做出的选择能抑制进攻的多种防守形式中的一种之应变反应能力。也许赛前布置的是一种防守形式,但比赛开始后对方的攻击频频奏效,说明原来制定的防守方案得及时修改,要尽快变为另一种防守形式。」〔注:如果赛前布置的防守不奏效却仍然坚信自己的防守而不知道变化,就是一根筋的表现,就会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应该打内线和篮下杀伤却仍然坚信自己的外围三分球,那就是不懂变化,也是一根筋的表现。〕
「善变者强、多变者刚,是篮球比赛中规律性的理念。」〔注:请注意,这里明确指出善变多变是篮球比赛中的规律性东西,如果一根筋不知道变化就会违背篮球比赛规律使自己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
「善变不是乱变,当一种防守形式能抑制对方进攻的时候就不能“善变”防守形式;多变不是瞎变,当一种防守形式已经防到了对方进攻的软肋就不能“多变”防守形式。善变是一种审时度势的韬略,多变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谋略。篮球就是另外一种战争,离不开韬略和谋略。」
〔注:善变是一种审时度势的韬略,多变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谋略,篮球就是另外一种战争,离不开韬略和谋略。这句话说的非常好!相比之下,那种“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一根筋插到底的球队能谈到谋略和韬略吗?能谈到具有高超的战术素养吗?谋略和韬略是一种指挥艺术,是战术素养的表现,而“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不仅是一根筋,而且是谋略、韬略和战术素养低下的反映。〕
「前国家男篮教练陈文斌指导早就提出了多变和善变理论,他说:“进攻要多点,防守要善变”。北京男女篮老队友博客里专门对“多变”和“善变”做出诠释:一支篮球队在赛场上要处于强者地位,除进攻要遵循多点进攻外,防守时一定要多变和善变。 一是指一支篮球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多种防守形式。如全场紧逼盯人,半场扩大盯人,半场缩小盯人、23联防、32联防、122联防、131联防、1盯4联、前场紧逼盯人后场联防、包夹重点人轮转补防等。同时要提高这些防守形式的质量,才能使这些防守形式具有威力。不同的防守形式是根据不同的进攻来制定的,每种防守形式宛如一件武器,一支篮球队掌握了多种防守形式,手里就掌握了多种武器。比赛中就可以根据对手的不同进攻采取不同的防守形式。只有自己的“武器库”拥有多种武器,才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此谓多变;二是指在防守形式变化上要积极主动、突然迅速。主动由一种防守形式突然迅速地变化到另一种防守形式,场上5个队员的行动要快而统一,使对方感到防守似乎处于一种漂浮不定的状态,忽而这种防守,忽而那种防守,令对方捉摸不定,使对方总处于一种适应某种防守的被动境地。当对方刚适应某种防守形式,防守又变了,此乃善变。一支篮球队只有在比赛防守时做到“多变”和“善变”,才能在比赛中处于主动和强者的位置,才能从攻防形式上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防守的“多变”和“善变”赋予防守以强大的力量,从一支篮球队的整体来看,如果在比赛中防守不好,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能有效地遏制对方的进攻配合,往往是在“多变”或者“善变”上出现问题。」〔注:结合上面所说的大夥仔细想想,勇士队之所以未能夺冠是不是在多变和善变上出了问题?是不是由于顽固坚持“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所导致的结果?〕
“李晓波画园战术”网友对“多变善变”的阐述与那种“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的观点完全不同,格格不入,是对篮球比赛中的变化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如果一支球队一根筋地坚持“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这样的理念,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由强者转化为弱者,勇士队未能夺冠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另外,坚信自我就是强者文化吗?讲究求变就是弱势文化吗?坚信自我就是自信吗?讲究求变就是不自信吗?不一定!这里我们暂且不谈所谓“强者文化”“弱势文化”的用语是否科学,如上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强者文化会演变成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则能变成强者文化;自信会变成不自信,不自信会变成自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讲究求变往往比不知道变化的坚信自我更符合客观规律。篮球比赛也好,其他事物也好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只有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条件及时采取变化才能使自己变成强者,而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仍然盲目坚信自我而不知变化者往往成为失败者!在NBA季后赛和总决赛过程中,勇士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谓“强者文化”,但就在抢七最后时刻当客观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时勇士队仍然盲目迷信自己的三分球,仍然盲目坚信自我,最终导致勇士队沦为最大的失败者!
如开篇那位网友所说的,“咱们更讲究求变”,这句话说的好!中国文化也好,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也好都讲究求变,讲究计谋、谋略和变化!“孙子兵法”全篇充满了变化,例如,“计篇”中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形篇”中的“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势篇”中的“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虚实篇”中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九变篇”中的“治兵不知九变之术,不能得人之用矣”,等等,说的都是变化,特别是“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和“治兵不知九变之术,不能得人之用矣”这两句话,精辟地说明能根据敌之变化而变化取胜者可谓神也,而不懂九变的人是不能用的。这些军事理论运用到篮球比赛中也一样。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和老一辈教练员在篮球比赛中讲究谋略、韬略和多变善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前场紧逼,后场变联防,守一个回合联防后又突变人盯人,等等,就是防守多变善变的反映,就是教练员谋略的反映。尤其是在运用全场紧逼上,什么时候都可以打,但在NBA,绝大多数队都是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来运用的,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打,那叫准!例如,马刺队在一次比赛最后几分钟因落后而打起全场紧逼,很快就捞回好几分,效果非常好,但由于所剩时间无几最终输球!对此我们感到十分奇怪和不解,马刺队不是不会打全场紧逼,为什么不早打,为什么非得等到时间所剩无几时才打?就是因为他们把全场紧逼当作“救命稻草”来运用的结果,头脑里一根筋!死板地不能灵活地运用全场紧逼,不到最后一两分钟绝不打全场紧逼,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多变善变的思维所导致的!
讲究求变而取胜者谓之神!“任何时候都不因对手而变化”谓之什么?只能说榆木脑袋瓜子一根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