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教练只会用人不会“出人”
近十年来中国篮球聘任了尤那斯、邓华德等几位洋教练,本想在洋教练执教下中国篮球能打破奥运会前8的名次来个翻身仗,谁承想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不仅未能实现此愿望,就连亚洲霸主的地位也给丢了!最近笔者和一位老队友通过微信聊天时就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在洋教练执教下中国篮球不仅不进反而退步了呢,虽然原因很多,但老队友认为洋教练只会用人而不能“出人”、即在洋教练手下并没有涌现出新的人才,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例如,在尤那斯执教时,刘炜和姚明打的二人配合本来就是人家上海队原有的配合,只不过“搬”到国家队让尤那斯用现成的罢了,在尤那斯执教时这个二人配合并没有什么新的提高和发展,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原来那个打法,毫无新意!又例如广东队的几个国家队员,他们几个人打的配合也是人家广东队原来固有的配合与默契,只不过换个地方发挥罢了!上述这些球员与他们的配合被尤那斯拣了个现成的来用,无论在战术配合上还是球员之间的默契上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所以说洋教练只会用人,只会拣现成的。
现在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洋教练执教时国家队出过什么新的人才吗?涌现出过新星吗?比如,球员A在国家队是替补队员,场上发挥水平平均可以打60分,但在洋教练调教下逐渐成为一颗新星,经过一系列比赛的锻炼球员A在场上发挥的水平能打90分左右而引人注目,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洋教练执教时国家队涌现出过这样的人才吗?大概没有!邓华德时就不用说了,就是在尤那斯执教时也没涌现出过这样耀眼的人才!
一位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要会用人,而且要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的教练员才能称为优秀教练员!只会用人而不会培养人才的教练员绝不能称为优秀的教练员!中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迅速提高与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大批老航天专家不仅会用人,而且还会培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带出一大批年轻的航天专家,使他〔她〕们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之才!这样的航天老专家才称得上优秀的专家!
老北京男女篮主教练程世春和老北京男篮主教练张光烈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练员,除比赛会用人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培养出年轻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他们手下人才辈出!举个例子,拿老北京男篮来说,这两位教练员能根据当时主力阵容五个人和其他队员的特点制订出符合他们特点的“三角配合+边线策应”打法,这一打法完全是根据队员特点而制订的,而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打法!在这一打法中把五个人的特点和其他队员的特点有机地捏合在一起,把人用到了极致!这个打法给每个队员上场都创造了发挥条件!
另外,老北京男篮教练员不仅会用人,而且会培养人才。例如,作为当时主力队员的王瑞卿、姜忠俭和芦诗连,以及后入队年龄只有14岁的年轻队员滕大维,以及后来的马家驿等队员,他们在入队前都是中学生,几乎不具备篮球专业技能,但在两位老教练调教下只经过四、五年的训练就成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其中滕大维、芦诗连、姜忠俭和马家驿还先后入选国家队,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经过四、五年训练就成为国家队队员,这就是教练员的水平!
再举一个例子,张卫平和黄频捷是很多人熟悉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拿黄频捷来说,入选北京队前是个普通的中学生,但老教练范政涛慧眼识人才,第一次见到黄频捷时就斩钉截铁地对其家长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队队员!几年后范政涛的这句话变成现实!老教练范政涛在比赛中不仅用兵如神,而且培养出张卫平、黄频捷、杨殿顺、尹光环、邰玉峰、张志翔等优秀的篮球运动员!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优秀的篮球教练员不仅要会用人,而在他的手下还得出人才,只会用而不能“产出”优秀篮球人才的教练员绝不能称为优秀的教练员!而中国篮球近十年来所聘任的洋教练几乎都属于后者!在中国篮坛上凡曾闪烁过光辉的球员都不是洋教练培养出来的,而是中国教练员培养出来的!洋教练只不过是拿来用用罢了!况且其中还存在一个会用不会用、用的好用不好的问题,就拿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郅打的好好的,却突然被尤那斯换下而受到媒体和广大观众的质疑!这就属于不会用人!先甭提会不会培养人才,能不能出人才,就连用人都用不好,在这样的洋教练执教下中国篮球能提高吗?能打翻身仗吗?玩去吧!做梦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