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人:今有人楞要唱“关公战秦琼”

(2013-12-06 12:50:45)
标签:

体育

长人:今有人楞要唱“关公战秦琼”

今有人楞要唱“关公战秦琼

关公战秦琼”这一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它来源于几个说法,其中之一来源于民间故事,另一个说法则来源于候宝林的相声。民间所说“关公战秦琼”的典故大致是这样的:

「话说民国时代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此公实在可怜,山东的老百姓给他编造了许多笑话,内战名将成了弱智一般,其中就包括这个:

一日,韩主席闲极无聊,于是召唤名铁嘴前来:“来段快书!

说书人不敢怠慢:“韩主席您今儿个想听哪一段?”

那个…….给俺来段关老爷战秦琼!”

…….这俩伙计可差着四百年哪!

俺就是要听,你讲不讲?!”

讲……讲,......说起那关老爷出阵,赤面长须,青龙偃月刀,胯下那赤兔马……来将何人?这边那秦琼手按黄膘马迎上前来,丁丁丁咣咣咣……霹雳啪啦,一场恶斗……”说书人口沫横飞,韩主席总算满意了事。」

从此这世上多了“关公战秦琼”这一典故。

说法二:侯宝林的相声

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相声中被嘲弄的对象则是韩复榘的老爹,据说这位爷有点神经病。有一天他过生日,他的儿子请了一个戏班子到家来唱堂会〔注:有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堂会”,简单地说就是旧社会有钱有势的人家办喜庆之事时请戏班子到家来演出。〕,唱的是“千里走单骑”,那叫一个好,大家喝彩声不断,可这位老爷子却傻乎乎的没啥反应,末了问道:

那红脸的家伙是谁啊?”,

人说:“关云长关老爷啊!”,

他说:“有啥了不起的,难道他比咱山东好汉秦琼还厉害啊,叫他跟秦琼比试比试!”,

众人皆道:“老寿星,这可没法比啊!”,

老寿星不高兴了,发狠道:“怎么没法比,饿他三天不管饭,看他比不比!”

当然,上述都是民间传说和相声,人家韩复榘出身书香门第,少时能诗善文,尤以书法见长,故绝无上述等事。

关公战秦琼”中的关公就是关羽,是三国国的大将,您如果常去外面中式餐厅吃饭就会知道,进门后常常能看到台子上有一用蜡烛和水果供奉的雕像,那就是红脸关云长关公关老爷!为什么餐厅都供奉关公关老爷呢?因为关公是财神爷的化身,还有讲究诚信的意思。而秦琼则是朝末年朝初期时的大将,这两人相隔数百年,您说这俩人能跨越时空碰到一块吗?!还能来场大战吗?!根本不可能!所以说,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根本不可能出现“关公战秦琼”这样荒唐的事!也绝不会把两个不同时代、不同空间的人或事物来进行对比,正如网上有的网友所说的:“彼得大帝和奥巴马谁厉害?!能这么比吗!?”。如果非要那么比的话,那他就是愣要唱一出“关公战秦琼”这样非常荒唐的戏,暴露出他的无知。

关公战秦琼”这个传说和相声极具讽刺性,于是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用于讽刺那些不懂装懂的人,不切合实际的人,盲目瞎指挥的人和愣要把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人。

  上面说了,韩复榘也好,韩复榘他老爹也好,都是民间传说和相声里的人物,不是现实中的人物。但是,如今却出了一些像

韩复榘和他老爹那样的人物,唱了一出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在胡说八道,那里会有这样的事!好!笔者就给您说道说道。

    前两天笔者一边看电视转播的比赛,一边用IPad在新浪微博上同步上传评论北京金隅比赛的帖子,后来有位网友@给笔者一个帖子,内容如下:

这位老前辈,可能你真的是名宿,但是现在篮球是在进步的,跟你们那个年代完全不同了。我敢说你以前那个队,拉到现在,连青岛队都打不过,跟广东、北京打,场均输30

  您瞧见没有,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开场了!这位爷楞要把“以前那个队拉到现在”和“青岛队”比试比试,也就是说楞要把五十多年前的队和现在的队进行比赛,您说,这是不是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这位网友非要把五六十年代的球队比作汉朝的“关公”,把今天的球队比作唐朝的“秦琼”,非要把这两个时代不同,所处空间不同的球队愣捏合在一起叫他们打一场比赛,唱一出现代版的“关公战秦琼”!这,是不是有点令人啼笑皆非,是不是异常荒唐的事?!

   这,暴露了什么问题?不客气地说,这暴露出我们一些年轻人的无知!上述网友的帖子并非个别现象,多年来在本博克的留言中还有一些个别类似的帖子,例如有的网友讥讽地说,瞧钱澄海瘦的那个样子,要是让他和现在的球员比赛……如何如何,这是不是也是在唱“关公战秦琼”!?让五六十年代的球队和球员去和现在的球队球员进行比赛,怎么比?!能这么比吗!?

   笔者也好,在本博克发表博文的一部分篮球老前辈老也好,即便谈到过去的球队和球员,主要目的是通过过去的球队和球员来介绍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与风格,介绍“三把利剑”等打法,虽然时代不同,空间不同,但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与风格特别是它所蕴含的技术和攻防技战术是不会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改变的,它对今天的篮球来说仍然是宝贵的财富!全场紧逼过去是那么打,今天仍然也能那么打;抛投过去是那么投,今天还是那么投,技术要点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球员的身体素质,等等。介绍过去的球员主要目的也是介绍他们的技术,例如钱澄海从下往上的“掏球”技术,张锡山的双脚急停持球切入技术,王瑞卿的中锋策应技术等等,都是为了宣传介绍他们的技术为今人所用和借鉴,这一目的已为经常作客本博克的广大网友所理解,正如“岸芷郁青”网友所说的:「但是前辈有宝贵的经验我们还是应该继承的。要走有自己特色的篮球道路。结合自身特点。不要一味的学习欧美,毕竟我们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说一千道一万,我们都应该练好基本功!现在的球员基本功实在太差了!」他的看法可能代表了绝大多数的网友,并没有理解成我们非要唱一出“关公战秦琼”!恰恰相反,非把这些楞唱成“关公战秦琼”的恰恰是那些极少数的人!

  在笔者上传的「啥叫“第二季”?」那篇博文的最后笔者说道:“还是回家好好翻翻辞典吧!”。在结束本文的最后笔者还想再说一句:「还是好好学习学习历史和一些典故吧,不要再闹出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