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隆:我和王爷在一起打球的日子

(2011-08-11 17:22:35)
标签:

体育

我和王爷在一起打球的日子

   当我用手敲键盘写这篇悼念王爷的博文时,一种伤感之情由然而生,不禁热泪盈眶。人活到这个年纪,就怕平日里不经常给自己打电话的人突然来电话。昨晚8时许,老队友姜忠俭突然来电话,平时都是我给他打电话,通知他聚会,所以刚一接他电话心里就有点忐忑不安,果不其然,姜忠俭告诉我,王爷走了!

  闻之不禁大惊,6月份聚会时王爷还好好的,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自从成立“联谊会”后,前几年钱澄海离开了大夥,跟着张锡山又驾鹤西去,然后老教练王元祺又突然辞世,虽说人到老年这是自然规律,但这几位老教练、老队友的离去难免让人感到无限悲伤和留恋!

大俭说,王爷以前心脏搭过支架,头些日子身体就感不适,跟大俭说,咱哥俩差一点没见着,大俭安慰他说,你自己多注意点,过几天我去看你。大俭说,没想到刚要去,王爷就因脑梗突然去世了!

听到这个噩耗,昨晚都没睡踏实,总是蒙蒙胧胧想起以前和王爷一起打球的日子。

王爷、大俭和芦诗连三个人都是大连人,1957年一块进入北京青年男篮。我是在1958年夏入队的,从那时起就和王爷成了队友,一起训练、比赛和生活,度过了青春时代。凡是认识王爷的人,没一个不说他人缘好的。王爷生活非常俭朴,踏踏实实,块头很大的王爷总是面带笑容,给人以好感。王爷非常尊重老教练们,对年纪较小的小队员,王爷真有个老大哥样,不仅在技术上帮助他们,生活中也和小队员们打成一片,所以无论是老教练还是小队员;无论是在队时还是退役后,见到他都亲切地称他王爷。王爷这个称呼,不仅在队里,就连很多喜欢北京队的观众球迷,也这样称呼他。

在队里王爷是主力中锋,我入队后由于身高也打中锋,所以平时训练和五打五时,一般多是我防他、他防我。但是,王爷那块头实在大,经常靠他那块头在篮下欺负我。不过,训练后王爷总是和我一起经常切蹉攻防技艺,论入队时间,王爷是我的师哥,但他总是毫不保留地把他那些在篮下进攻的绝招告诉我。打完比赛后,我们也是一起总结经验,就这样度过了多少春秋。

王爷的身高和我差不多,要是按现在的眼光来看,王爷的身体条件并不太好,虽然力量大、块头大,但他的弹跳力并不太好。但是,作为王爷和我们的启蒙教练程世春指导,却能根据王爷的身体条件“因材施教”,所以王爷练就了一手纯熟的手上功夫,掌握了一手中锋策应的绝技,不仅如此,王爷还熟练掌握了跳投、勾手投篮、前后转身持球切入等技术动作,脚步动作扎实,攻防技术都非常全面。如果是现在,按王爷的身体条件,大概很少有教练会要他。然而,在程世春指导的训练下、在王爷自己刻苦训练下,王爷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锋!想起这些往事,我常常想,现在很多身体条件相当不错的球员,为什么攻防技术总是那么单调?而身体条件远远不如他们的王爷,却能成为攻防技术全面的优秀中锋?这又让我想起原来日本女排的一位二传手,当时她是日本哪个教练都不要的球员,原因就是她的身体条件太差。但是,在著名教练大松博文的训练培养下,她终于成为世界排坛著名的二传手!

60年代初期,王爷、大俭、芦诗连、张福达、辛忠明、祖振生、张志鹏、孙衍和、马家驿和我这些由北京自己培养的青年篮球运动员相继进入由张光烈执教的北京男篮一队,共同担负起代表北京队的重任。此后,王爷在队里起的作用就越来越大。

张光烈根据王爷擅长中锋策应、篮下进攻威胁大、防守能力强的特点,并结合其他队员的特点制定了“边线策应”的打法〔注:乔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夺冠时打的进攻战术也是“边线策应”,和北京队的一模一样,但北京队的这一打法要早于公牛队约20年!〕。所谓“边线策应”,即在左侧通过王爷策应和左后卫、左前锋形成三人配合、在右侧以姜忠俭提到三秒区腰上进行策应和右后卫形成配合可左右来回转移进行进攻的一种灵活打法。

由于张光烈能根据王爷和其他队员特点组织进攻战术,充分发挥了场上每个人的特点,所以当时北京男篮一队不仅成为中国篮坛的一支劲旅,而且在国内外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其中,王爷为此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所有力量,功不可没!

王爷为北京篮球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德艺双馨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教练员!

王爷,我的老队友,我将永远怀念你!你那憨厚的笑容将永远留在我的心田!

王爷,你安息吧!

                        原北京男篮队员 李隆

                         2011·8·11

李隆:我和王爷在一起打球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