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对三“返老还童”了!
今天在转播青奥会女子篮球三对三中国队对加拿大队比赛时,在现场的主持人说,三对三比赛是现在世界流行的比赛形式,又叫街头篮球、草根篮球。
五十多年前笔者在35中上初中、后来在65中上高中时,每天课后在校篮球场就经常和同学们一块三对三,进了北京青年队后,不仅三对三是训练课的重要科目,而且训练前后大夥自己加班加点时,也经常三对三。训练课时,或全队分成四个组,分两个半场三对三;或5个球一局,打淘汰赛。所以说来说去,这三对三起码是50开外的“中老年人”了!现在三对三又“返老还童”了!
言归正传,中国女篮三对三对加拿大赢了,可喜可贺!中国女篮将和美国队与澳大利亚的赢方打决赛,盼望中国队赢了美国队,拿它一个冠军!
女篮队员们的岁数,看来也就有16、7岁左右,但个个可用“膀大腰圆”来形容!不信您瞧瞧这图片:

是不是跟棒小伙子似的,要是不看脑袋您准认为是个棒小伙子!您瞧那肩膀,多宽!您看那胳膊,多粗!瞧那几个队员的个头也不矮,起码都在1.80以上,高的大概得1.90,由于没听见现场主持人介绍,这也是估计,反正挺高的。
不过,发现她们的弹跳力并不好,也许是块头太大的缘故,在篮下好象跳不起来。这么小的年龄就这么“膀大腰圆”的,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要是到了20来岁发育成熟后,即便技术很好,能不能成为速度快、灵活性好、弹跳力出色、脚步移动速度快的球员?这还真让人打个问号!如果到时候不是这样,这么好的材料算是可惜了!
这个年龄段如果只重视身高,忽视对速度、灵活性、弹跳力和脚步动作的训练,就算是好材料,大了以后也未必成材!
为什么这么说,从比赛中看到,除了弹跳力欠佳外,防守进攻时她们的身体重心过高,突然起动速度还不太快,脚底下也欠功夫,这都说明在基本功上欠下功夫!虽然“膀大腰圆”,但缺少应有的速度灵活性。12、3岁到15、6岁这个年龄段,特别要重视速度灵活性及脚步动作的训练,对这些方面的训练,可以说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是由青少年身体生理特点所决定的。等到20多岁,再训练速度灵活性,不是绝对不能练,那已经有点晚了!
不客气地说,参加青奥会篮球三对三比赛的这些女篮队员,要和当年只有一、两年训练水平、年龄只有14、5岁号称“小狗队”的北京女篮三队和四队的队员们比起,甭提技术,就拿速度灵活性和脚步动作来说,那可逊色多了。由于当年北京队对这些“小狗”重视速度灵活性和脚步动作的训练,作为训练中的重中之重,后来涌现出像以速度灵活性著称的魏文姗及身高约1.90动作灵活的中锋任涣珍〔王治郅之母〕,后来她们都成为国家女篮队员。
参加青奥会的中国女篮队员,突破技术和原地投篮虽然不错,但在跳投和罚球技术上却表现出训练水平不高的现象。她们的跳投,技术动作明显脱节,一是跳不起来,二是往往在身体从最高点往下落时才出手,动作很不协调。她们的罚球动作,可用“抽筋”来形容,正确的罚球动作大夥可以看看易建联的罚球,而她们罚球出手后立刻“抽筋”似的手臂往下甩,就像赶大车车把式甩的那个鞭子似的。这些都反映了基本功训练水平问题,动作不那么规范,训练时抠的不细,根本问题是教练员本身水平的问题。就像杨毅所说的,如果不在根上好好浇水,即便这花长起来,也不会壮实,花朵也不会那么鲜艳漂亮!
三对三除能表现个人技术外,还能训练三人之间的小配合,培养配合意识。三对三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三人始终要尽可能保持“三角形”队形。比赛时,三人最好位于半场的左侧(或右侧),当然也可以位于圈顶区域。三对三时,如果两个人在右侧,而另外一个人位于左侧,三个人就会脱节,孤立位于一侧的队员就很难和两个同伴配合,对防守也就很难形成压力。
中国队对加拿大比赛时,中国女篮就经常出现三个人脱节的现象,请看下图:

位于半场左侧的那个队员应该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这样就能保持“三角形”,不仅容易配合,而且会给对方防守形成很大压力。
三个人位于半场左侧时可按下图所示进行配合:

2号传球给4号,5号中锋应在上下移动中接4号的攻中锋球,不能原地站着接球,这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地接球很容易被防守队员抢断。如果5号下沉接球,4号就从罚球线空切;如果5号上提接球,4号就向底线空切,也就是说,4号和5号两个人要上下错开移动。4号接5号策应球后既可突破、也可以急停跳投。4号如果没有进攻机会,2号要向底线移动,接5号策应球跳投。这个配合也可以在右侧打。该配合是三对三时最常用、最有效的配合,和湖人队打的“三角配合”基本相同,它可以有效地培养队员的配合意识与默契。
当三个人在圈顶区域时,也应该保持“三角形”,请看下图:

4号传球给2号,2号攻中锋球。在三对三进行配合时要遵循下述原则:“谁攻中锋球谁先动”!2号攻中锋球后立刻向5号身前移动,接策应球跳投或突破。如果2号没机会,4号向5号身前移动,接策应球跳投。
在上述所有配合中,2、4号如都没机会,中锋5号就可以通过做策应球假动作自己进攻,2、4号抢篮板球。
还需要注意的是:中锋5号接球后身体一定要下降重心,双手护球,扩大护球面,并且要熟练掌握传球假动作;2、4号也要下降身体重心,接球和空切移动前一定要做反向摆脱假动作。另外,在这些配合路线基础上,会出现很多进攻机会,配合路线是死的,打起来是活的。
队员如果把三对三上述配合打的非常熟练默契,可以给五打五正式比赛进行集体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专业队才把三对三作为训练重点科目之一。
业余篮球爱好者也可以运用上述图示中的配合,别瞎打,如果按这些配合路线打,就会觉得越打越有意思,越打技术和配合意识提高越快,熟练掌握后,如果组队和别人比赛,赢球的机率管保大大提高!也许对方会说:“嘿!他×的,他们怎么会湖人队的三角配合啊!”,您也甭吭声,只管偷偷地乐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