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山: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七个“拦路虎”

(2010-08-21 13:13:42)
标签:

体育

高山: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七个“拦路虎”

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七个“拦路虎

世锦赛前的中国男篮实力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有利和不利的方面?世锦赛中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战绩?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有利方面:

1.        防守

这里所说的有利方面只不过是与中国男篮自身此前水平与状

态相比。在邓华德执教下,中国男篮的防守积极性、半场紧逼盯人区域的扩大、对有球队员的紧逼等都比以前有很大提高。相信,通过赴美洲和一些准备参加世锦赛的球队进行热身赛后,中国男篮的防守会有进一步提高。估计防守将成为中国男篮在世锦赛比赛中的看家本领。

2.        士气

虽然新闻媒体和很多人称中国男篮赴美洲拉练缺乏战斗精

神,士气不足,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过,从中国男篮对波多黎各第三节来看,不能说中国男篮一点士气没有,中国男篮之所以给人以士气不足的感觉,笔者认为在很大层面上是由于攻防战术上存在问题才导致给人以这种印象的。

  到了世锦赛、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时候,

中国男篮球员绝不会忘记为祖国荣誉而战,势必会全力以赴,基于这一点,我们相信在世锦赛上中国男篮的士气会有所高涨。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动员一到真正的比赛,出于职业本能,按一般道理来说,没有不玩命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在世锦赛上会团结一致、全力出击!

二.   不利方面、“拦路虎”:

1.        阵容

从“斯杯”到赴美洲拉练,中国男篮很难让人看出有

一能扭转战局强有力而稳定的阵容,没有“主力部队”将如何作战?!这一点是最令人担心的。按理说,甭说赴美洲拉练,就是在“斯杯”比赛时,中国男篮就应该有一个稳定的主力阵容了,可在邓华德指挥下,中国男篮似乎一直处于主力阵容摸索过程中,比赛中让人感觉不到,只要某某五个球员一上场,观众就会觉得心里有谱,可直到今天,邓华德也没让人看到这样的阵容,有如隔雾观山之感,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在邓华德心里也没谱。

举一个小例子:对波多黎各比赛时,邓华德站起来把于树龙拉起来准备让他上场,说时迟,那时快,当于树龙正要脱外衣准备上场时,邓华德又把于树龙按下了,让另一个队员上场,于树龙又蔫蔫坐下。作为临场指挥的邓华德,换人竟然如此犹犹豫豫,可见他心里没个准谱。临场换人尚且如此,可见他对待主力阵容这个问题上,大概也是以这种犹犹豫豫的心态对待的,心里一直没个准谱,这可能就是中国男篮至今让人很难看到有一个稳定的主力阵容背后的真正原因。

邓华德到任将近半年了,早就应该确定主力阵容了!没

有一个稳定强有力的主力阵容,难道今天以这套、明天以那套阵容来投入世锦赛的“战斗”吗?该问题可谓摆在中国男篮面前的第一个“拦路虎”。

2.        内线问题

包括国外的新闻媒体,都称易建联是中国男篮的领袖、

核心人物,在很大层面上可能是看着他是NBA球员的缘故。什么样的球员可称为领袖、核心人物?那得是在比赛不利时能率领全队力挽狂澜、扭转战局的球员。易建联是这样的人物吗?从“斯杯”到拉练来看,显然不是。

易建联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内线进攻,作为二中锋,他就知道跑到外面投篮,命中率还那么低。二中锋虽然可以在外线投篮,但那不是主要的进攻手段,他应该在篮下进攻、在三秒区附近策应,和外线队员配合。而易建联老往外跑投篮,外线队员怎么办?谁来抢篮板球?易建联老往跑进攻,在世锦赛时将成为中国男篮半场进攻难以形成内外配合的最大症结。

同样,王治郅也是这个毛病,死活不到篮下进攻,他这个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仅如此,在拉练比赛中还暴露了王治郅与美洲球员篮下对抗性不足的问题。到了世锦赛,遇到更强的内线,中国男篮这两位内线主力队员都往外跑,不敢抱着“炸药包”去炸对方的“碉堡”,内线没攻击性,对方就可以扩大死盯外线,外线还怎么打?怎么内外结合?

苏伟有力量在内线虽然能顶一气,但由于大战经验不足,尚不能作为内线的“顶梁柱”。另外,苏伟最大的弱点是急躁,比赛中不冷静,世锦赛时一旦遇到强手,这种急躁情绪就会转化为信心不足。

因此,内线进攻很可能成为世锦赛时中国男篮的第二个“拦路虎”,让对方有机可乘,扩大死盯外线,造成中国男篮内外脱节,处于被动地位。

3.        前场篮板球问题

     这个问题与上述息息相关。内线队员往为跑,势必造成

前场篮板球难有保证。对方一旦抢到前场篮板球,就会发动快速反击。世锦赛比赛中无论对谁,如果突鲁分,很可能是从这一点开始的,从乃第三个“拦路虎”。

4.        半场进攻后卫运球过多问题

    有评论者指出,中国男篮进攻用24秒不够,一针见血地

指出中国男篮后卫运球过多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尤那斯执教中国男篮时他给养成的坏毛病!一次进攻就24秒,后卫运球就占了10好几秒,最终导致半场进攻仓促投篮,不仅影响命中率,而且给对方造成反击机会,如果世锦赛时中国男篮突鲁分,这又是一个转化为被动的环节。

该问题暴露的如此清晰,很多新闻媒体评论员都看出来了,

为什么号称“欧洲凯撒”的尤那斯就看不出来?到了邓华德,仍然视若往闻?一位老教练说,这个问题就是教练要求的问题,要解决,立刻就能解决,很简单,不允许你后卫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球,你必须用两三秒把球推进到前场,你要是老这么运球,我立码给你换下来!可就这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一拖就是四、五年!因此,后卫运球过多很可能成为世锦赛时中国男篮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第五个“拦路虎”!

  6快速反击问题

         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篮球如果不靠“大个子”、光靠速度灵活性根本不能和欧洲强队相对抗。笔者对这种观点完全不能认同。世锦赛时中国男篮如果要和希腊、土耳其等欧洲强队拼“大个”、不以速度灵活性取胜,肯定会被动!中国篮球今后如果靠“大个子”、力量,一味效法欧美篮球,不顾中国篮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路只能越走越窄!在这个关系到中国篮球今后走向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来不得一点含糊!

一场球,中国男篮快攻得分总是在56分左右,要想在世锦赛时把快攻得分提高到总得分1/3左右,笔者对此不抱多大希望!这个问题实在是积重难返,邓华德执教后也未能见有何起色,要想在世锦赛解决,是不现实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篮球到底是靠“大个子”、力量取胜,还是继承中国篮球传统打法与风格靠速度灵活性取胜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男篮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这个问题,就甭期望中国男篮打出快速反击来!打不出快速反击,那才很难和欧洲强队相抗衡。这是中国男篮的第六个“拦路虎”。

7破紧逼问题

     到今天可以说,邓华德在训练中根本就没很好地解决破紧逼问题。从比赛中似乎可以看到,邓华德在破紧逼问题上,很可能是按照美国篮球“运球是最快捷的方式”这一理念执行的。它和破紧逼靠传球策应的中国篮球传统打法完全格格不入。比赛中反映的是破紧逼的具体打法,实际反映的是两种篮球理念。因此,它和快速反击问题一样,如果不从篮球理念上解决,不会有什么新的突破。所以笔者对此也不抱任何希望。这就是中国男篮在世锦赛上的第七个“拦路虎”。

             战绩展望

“斯杯”的对手和世锦赛的参赛队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只能以中国男篮拉练的战绩作为根据。中国男篮此前四战皆输,在展望中国男篮世锦赛的战绩时,似乎毫无底牌可言。希腊、土耳其、波多黎各估计没有什么胜算,对俄罗斯也许还有一拼,唯一有取胜希望的就是科特迪瓦。中国男篮如果能战胜俄罗斯和科特迪瓦,即可获小组赛第四名,有望进16强。如果输给俄罗斯,即便战胜科特迪瓦,也是小组赛第五名,就得打道回府了。

邓华德现在放言,打算依靠王治郅在世锦赛中赢两场球,想进16强,能否如愿以偿,28号开战后,等着瞧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