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潘姥姥

(2021-12-17 18:00:02)
标签:

文化

杂谈

潘姥姥是潘金莲的亲娘,早年嫁给潘裁缝为妻,生了六个以上的儿女,因为潘金莲排行老六,在西门府被称为六姐儿。

想必潘家当初的家境也是不错的,做裁缝的老公每月赚的银子也不会少,不然怎么能养活六个以上的儿女。书中应伯爵生养了三个儿女,到最后儿子出生的时候还向西门庆哭穷,向西门庆要了五十两银子来度过难关。做为手艺人的潘裁缝、金莲的老爹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就像《金瓶梅》书中第四十回的赵裁缝,“这赵裁正在家中吃饭,听的西门庆宅中叫,连忙丢下饭碗,带着剪尺就走”。

潘金莲生得那么漂亮,当娘的也错不到哪去,潘姥姥不仅有姿色,也有远见,注重对金莲的培养。首先,给金莲缠得一双好小脚,当时的女子以脚小为美。潘姥姥从小还教金莲做针指、女工,送到秀才家去上女学,“他七岁儿上女学,上了三年,字仿也曾写过:甚么诗词歌赋唱本上字不认的!”可见,潘姥姥对金莲寄予了相当大的希望。

潘姥姥也清楚金莲今后人生的走向:虽然有姿色又识文断字,却未必能嫁个好人家,也就是富裕的人家。按照当时潘家的身份地位,潘金莲只能在寻常人家做个正妻,在富贵人家只有当妾的份,就如同韩道国的女儿韩爱姐,父亲是西门庆家的伙计,把十五岁的女儿嫁给年近四十岁的蔡京的管家翟谦为妾,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第三十八回,韩道国亲自进京送女儿,翟谦留韩道国在府里住了两日,给了韩道国五十两嫁女儿的银子,这五十两银子还是看在西门庆的面子。后来,翟谦与西门庆以亲家相称,似乎没有亲爹韩道国什么事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能养家的潘裁缝死了,当娘的无法养家,只能卖儿卖女来维持生存。

潘姥姥寻遍全家,只有色相好的金莲还值几个钱,如同当年的袭人,还值那么几两银子,就卖给了招宣府。潘姥姥眼界高,那招宣府是大户人家,是朝廷的命官,如果女儿在这里能够长期驻扎,不愁不生根开花。可是招宣府的男主人死了,潘姥姥没了企图,计划落空。潘姥姥便将潘金莲“争”将出来,一个“争”字,说明潘姥姥费了很多心机,可是让人不明白的是,费了心机的潘姥姥把金莲“争”将出来后转手又以三十两银子卖给了张大户。

难道,潘姥姥养女儿就是用来卖的吗?

潘金莲“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况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五,就会描鸾刺绣,品竹弹丝,又会一手琵琶”。也许是技艺压身,张大户出的价钱很高。

《金瓶梅》里被买来卖去的丫鬟如秋菊是六两银子,春梅是十六两银子,王六儿的丫鬟是四两银子,后来李娇儿的丫鬟是五两银子,孙雪娥的丫鬟是四两银子,有技艺与没有技艺就是不一样。

后来金莲嫁给武大后,卖了自己的钗梳典了一间十数两银子的房子,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前后两个小小院落,金莲的身价是两三套房子的价钱,潘姥姥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只养育了九年的女儿为自己赚了一大笔银子。

让潘姥姥高兴得事还在后头呢,潘金莲凭一己之力,终于实现了潘姥姥的梦想,嫁给西门庆为妾,潘姥姥成为有钱有势的西门庆的丈母娘,从此,与西门府频繁来往走动。

第三十三回,因为西门庆在潘金莲屋里过夜,潘姥姥到李瓶儿房里,到次日,李瓶儿给了潘姥姥一件葱白绫袄儿,两双段子鞋面,二百文钱。把潘姥姥喜欢的屁滚尿流,拿与金莲瞧,说:“此是那边姐姐与我的。”金莲见了,反说她:“娘好恁小眼薄皮的,什么好的,拏了他来!”潘姥姥道:“好姐姐,人倒可怜见与我,你都说这个话,你肯与我一件儿穿?”金莲道:“我比不得他有钱的姐姐。我穿的还没有哩,拏什么与你?你平白吃了人家的来,等住回,咱整理几碟子来,筛上壶酒,拏过去还了他就是了。”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潘姥姥不停地到有钱的女儿家来,不过是希图富人家的一件衣服,几个簪子。金莲虽然狠毒,却是个要面子的人,可潘姥姥偏偏就不理解金莲的心。

金莲被卖的时候,任凭金莲死活,交于命运,金莲处境有了改善,做娘的脸上有了光辉,想起了做娘的本分。

当金莲与李瓶儿争宠,鞭打丫鬟秋菊时:那潘姥姥正歪在里间屋里炕上,听见金莲打的秋菊叫,一骨碌子爬起来,在旁边劝解。见金莲不依,落后又见李瓶儿使过绣春来说,又走向前夺金莲手中鞭子,说道:“姐姐,少打他两下儿罢。惹的那边姐姐说,只怕諕了哥哥。为驴扭棍不打紧,倒没的伤了紫荆树。”金莲紧自心里恼,又听见为娘的说了这一句,越发心中撺了把火一般。须臾紫漒了面皮,把手只一推,险些儿不把潘姥姥推了一交。便道:“怪老货!你不知道,与我过一边坐着去!不干你事,来劝甚么?腌子!甚么紫荆树,驴扭棍,单管外合里差!”

第二天,潘金莲与孟玉楼说起头一天晚上的事,“俺娘那老货,又不知道,晃他那嘴吃,教他那小买手,走来劝甚么的驴扭棍伤了紫荆树。我恼他这等轻声浪气,他又来我跟前说话长短。教我墩了他两句,他今日使性子家去了。去了罢,教我说,他家有你这样穷亲戚也不多,没你也不少!比时恁他快使性子,到明日不要来他家,怕他拏长锅煮吃了我,随他和他家缠去。”金莲看不上潘姥姥“吃人家碗半,被人家使唤。得不的人家一个甜头儿,千也说好,万也说好。”

越活越老的潘姥姥与《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对世态人情的认知度差了一大截,虽然遭到金莲的数落,却不改初衷,金莲过生日时还要来凑热闹,有心坐轿却无力付钱。月娘告诉金莲:“你与姥姥一钱银子,写帐就是了。”金莲道:“我是不惹他,他的银子都有数儿。只教我买东西,没教我打发轿子钱!”坐了一回,大眼看小眼。外边抬轿子的,催着要去。玉楼见不是事,向袖中拏出一钱银子来,打发抬轿的去了。

潘姥姥归到金莲房内来,被金莲尽力数落了一顿,说道:“你没轿子钱,谁教你来了?恁出魄削划的,教人家小看!”潘姥姥道:“姐姐你没与我个钱儿与我来,老身那讨个钱儿来?好容易赒辨了这分礼儿来!”金莲道:“指望问我要钱,我那里讨个钱儿与你?你看着睁着眼在这里,七个窟土,到有八个眼儿等着在这里!今后你有轿子钱,便来他家来;没轿子钱,别要来。料他家也没少你这个穷亲戚,休要傲打嘴的献世包!关王买豆腐,人硬!我又听不上人家那等〈毛皮〉声颡气。前日为你去了,和人家大嚷大闹的,你知道?你罢了,驴粪球儿面前光,却不知里面受恓惶!”

潘姥姥死皮赖脸往西门庆家跑,不外乎是为了蹭顿饭,得到几件衣服,而没种下前因,却偏要后来的果,所以潘姥姥越老越糊涂。

在西门庆这里,有钱才是硬道理,金莲嫁给西门庆,是妻妾中最寒酸的一次迎娶。孟玉楼出嫁,西门庆明媒正娶,有说和,有过礼,有送亲,有迎娶。李瓶儿嫁给西门庆也是带着家私和两个丫鬟使女。唯有潘金莲,一顶轿子,四个灯笼,王婆送亲,玳安跟轿,不知此时,潘姥姥及家人哪里去了。

西门府好似衙门,没银子不行。七十八回,吴月娘拜访何千户的娘子蓝氏回来对西门庆说蓝氏如何年轻、漂亮,“原来何千户娘子还年小哩,今年纔十八岁!生的灯人儿也似一表人物,好标致!知今博古,透灵儿还强十分!见我去,恰似会了几遍,好不喜狎。嫁了何大人二年光景,房里倒使着四个丫头,两个养娘,两房家人媳妇。”西门庆开口便回道:“他是内府御前生活所蓝太监侄女儿,与他陪嫁了好少钱儿!”

西门府的世态炎凉,聪明伶俐的金莲不是看不明白,正因为此,金莲才极力用色相来栓住西门庆,因为潘金莲除了色相和床上功夫一无所有。

第七十八回,月娘向西门庆说:“趁着十二日看灯酒,把门外他孟大姨和俺大姐,也带着请来坐坐,省的教他知道恼,请人不请他。”西门庆分付陈经济:“再写两个帖,差琴童儿请去。”

潘金莲在旁听着多心,走到屋里,就把潘姥姥送回了家。后来金莲对李娇儿说:“他明日请他有钱的大姨儿来看灯吃酒,一个老行货子,观眉观眼的,不打发去了,平白教他在屋里做甚么?待要说是客人,没好衣服穿;待要说是烧火的妈妈子,又不似。倒没的教我惹气!”

当娘的想趋势女儿,做女儿的却嫌娘贫贱,《金瓶梅》里的世态人情有时让人心酸,有时让人好笑。

孟玉楼说潘金莲是“没训教的子孙”倒是不假,正因为金莲从小缺少家教,才寡廉鲜耻,做出猪狗不如的事情。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把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宗法家族更是用孝来维护家族的秩序与传承。孝字在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接着父母。

潘姥姥一直拿孝、感恩来对金莲进行道德上的绑架,殊不知父母与子女是双向互助的关系,而不是单方的强行索取。金莲从来没有感激过给她生命的那个人—潘姥姥,潘姥姥却一直对金莲寄予厚望,进行索取。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潘姥姥种的是豆,却偏要得瓜。

《金瓶梅》实在是给与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是一本终身都要读的好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