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之日是重逢也是结束

(2021-10-15 08:16:46)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我们的祖先从很早开始就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牛郎织女”就是典型例子。

  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简单来说,古人就是将天上每个星座都与地上的实体地理区域一一对应,古代分星与分野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牛宿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牵牛”。“织女”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织女星”。古人将“牛宿”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所对应地面上的地域分野,有现存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周代《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出现了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南朝梁殷芸《小说》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小说译文: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注意:天帝不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崇拜的最高神灵,天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帝俊或五天帝之一)。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也就是说,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四七筋骨坚,头发长极,身体盛壮,到了顶点。五七阳明脉衰,面容开始焦黄,头发开始掉。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

  《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来复是去而复来,也就是重生,轮回循环。所以,七夕这天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有关“七夕”的诗句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