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红楼梦》先要读懂史湘云

(2018-09-20 15:39:29)
标签:

杂谈

文化

史湘云,像云一样的女子,美丽浪漫、心胸开阔、多才多艺,可是却像云一样没有依托,漂浮不定,聚散无常。她的父母是谁,为什么早逝?她嫁与了何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历程?归宿又是怎样,是与贾宝玉厮守在一起还是与卫若兰结合?史湘云也一直是贾府兴衰的见证者,宝黛钗爱情的旁观者,人世间世态炎凉的体验者,所以,想要读懂《红楼梦》,必要对史湘云进行研究梳理。

《红楼梦》是本小说,虽然其中带有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但是经过了创作,经过了作者的提炼升华,艺术加工,就是一件艺术品,来源生活而不同于生活。《红楼梦》不是回忆录,不是自传体,所以,寻找史湘云的行踪轨迹,还要从小说《红楼梦》中探寻,尽管在前八十回,曹雪芹对这个人物做了大量的铺垫描写,但受一些《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的影响,对史湘云人物性格、命运走向偏离了曹雪芹对这个人物设计的初衷,变得像重重迷雾一样,现在是要揭开这层迷雾,还原曹雪芹赋予这个人物命运走向的本来面目。

  史湘云在《红楼梦》中晚于黛玉、宝钗出现,却是早于黛玉、宝钗与宝玉同吃同睡同玩耍的女性。书中第二十一回,宝钗正在与宝玉玩耍,有人来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抬身就走。第二天早上,宝玉早早来到黛玉房中,看见两个人的睡相: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两人起床后,宝玉又让湘云为自己梳头,千妹妹万妹妹的央求:“好妹妹,替我梳上头罢。”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了呢?”湘云道:“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宝玉道:“横竖我不出门,又不带冠子勒子,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这说明,宝玉与史湘云很熟很熟,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于黛玉与宝钗。贾母对史湘云也是另眼相待,黛玉没来的时候,与宝玉一起跟贾母坐卧起居。

  可是这样的青梅竹马,贾府并没有作为后来宝玉选妻的条件。在二十二回,上元佳节,贾母、贾政与众姊妹一起做灯谜,写明:“上面贾母,贾政,宝玉一席,下面王夫人,宝钗,黛玉,湘云又一席,迎,探,惜三个又一席。”当贾母让贾政猜一猜围屏上众姊妹做的灯谜时,贾政只看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和宝钗制作的灯谜。元春的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贾政道:“这是炮竹嗄。”宝玉答道:“是。”贾政又看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惜春笑答道:“是海灯。”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

  这一回,从每个人制作的灯谜预示了未来每个人的命运走向,除了自家的四个女儿,贾政独独看了薛宝钗的灯谜,预示着在座的黛玉与湘云将来与贾府没有联系瓜葛。

有人认为史湘云将与贾宝玉有过一段婚姻是没有依据的。史湘云也是《红楼梦》开头那一僧一道所说的陪着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了却情债的风流冤家之一,必要与神瑛侍者发生关系,可这关系未必就是婚嫁,像林黛玉、妙玉、晴雯等等,都是贾宝玉生活中的过客,史湘云也不例外。贾宝玉只是有了那块玉,才是宝玉,而当那块玉回归青埂峰的时候,贾宝玉就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子哥,就像第三回《西江月》二词表述的那样:“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在第二十五回,赵姨娘、马道婆魇魔法加害宝玉与凤姐,一僧一道来到贾府,接过那块玉,擎在手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说明,这块幻化来的玉在尘世已经历了十三载的光阴。在宝玉二十几岁、正是与薛宝钗成亲、贾府大限将到之时,这块玉经历了人世间的繁华后,回到大荒山青埂峰。没有了这块玉,也就没有了因缘,也就没有了贾宝玉与史湘云相交叉纠结的纽带。

第五回宝玉的《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玉的一腔深情都付与了林黛玉,刻骨相爱,相思断肠,哪里又能容得下别人一分一毫。婚后的宝玉,悬崖撒手,出家当了和尚,尘缘已满,甄士隐的经历就是贾宝玉的翻版。所以,史湘云与贾宝玉一个结婚后丈夫或死或离,一个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两人怎么再次结合?又有什么是再次结合的基础与条件?

   在第二十九回,贾母领人去庙里打醮,在一群和尚道士送给宝玉的法器中,贾母发现有个金麒麟。宝玉看到后想起史湘云也有这样一个麒麟,宝玉就想留下,说是给黛玉,当黛玉表示不稀罕时,宝玉揣了起来。第三十一回,端阳佳节的次日午间,湘云再次来到贾府,王夫人透露:“只怕如今好了。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们着”,表明湘云已经定了亲。

   随后,湘云在去看怡红院的路上捡了个“文彩辉煌的一个金麒麟,比自己佩的又大又有文彩”,就是张道士给的金麒麟,被时刻不离身的宝玉掉在了草丛里。因为大,明显是雄性的标志,按照曹雪芹的暗示: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表明与湘云的姻缘有关系。可是,王夫人说的“前日有人家来相看”在前,湘云捡到金麒麟在后,这就表明,这个姻缘不是王夫人所说的那个姻缘,而是另一段姻缘,这也表明史湘云应该有二段姻缘。那么,史湘云到底和谁能够白首?

   第四十九回,因为他的叔叔忠靖侯史鼎迁任外省大员,带领家眷赴任,贾母舍不得湘云,就留了下来,本想要给湘云另设一处,可湘云要跟宝钗住在一起,所以,史湘云就留在了蘅芜院。这一留就到七十六回书,她参加了芦雪广联句,桃花社,咏柳絮,宝玉生日宴,怡红夜宴,元宵夜宴,中秋联句等多项重大活动。尤其是在七十六回,与林黛玉“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联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在妙玉看来“过于颓败凄楚”亦关“人之气数”的诗,这些线索向我们表明:原来那个坦诚直率、心胸开阔、天天有说有笑,生于富贵丛中的侯门小姐,未来的命运就像这中秋之夜寒塘里孤独的仙鹤一样,高贵而寂寞,富贵而孤独。八十后,我们不知史湘云的命运走向,但曹雪芹一向喜欢草蛇灰线,伏线千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前八十回的提示来推断后来史湘云的命运。

  史湘云是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是贾母的侄孙女,贾母是史湘云的姑奶奶。湘云的判词说的是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意思是,很小的时候,史湘云就父母双亡,纵然生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又能怎样哪?人生短暂,倏忽之间,只落得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中的第六支曲《乐中悲》,所唱的是史湘云,是说荣华富贵中潜伏着危机,欢乐中潜藏着悲哀: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塘,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说出了史湘云虽然生于富贵之家,但因自幼父母双亡,失去了父爱与母爱,没有人护持她娇惯她。不幸中的幸事是史湘云性格宽宏大度,活泼乐观,潇洒豪放,从未把儿女私情放在心上,她的性格就像雨后的月亮辉映着华丽的宫殿那样亮丽可爱。这样的性格,堪配上一个如意郎君,恩爱终生,以弥补幼年的不幸。然而事情总是不尽人意,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高唐神女朝云暮雨历来指男女情爱,“云散高塘”当是指夫妻情事的消失,与“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的凄惨意境照应,是说虽然史湘云嫁了个如意郎君,但最终还是孤独一人。“

   而在第三十一回,由“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来推测湘云与其喜欢、挚爱的一个人最终分居两地,直到白首不得团聚。双星是牛郎织女星的别称,两人永隔天上人间,一年才能会一次面。这就与史湘云的判词出现矛盾,夫妻很快别离怎又会出现白首双星?好在有了脂砚斋的评语,说宝玉所得的金麒麟最后被在《红楼梦》中仅出现过一次的卫若兰戴在身上,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与史湘云白首而又不得团聚的那个人就是卫若兰。

   卫若兰也是公子王孙,只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出现一次,如何与史湘云进行交结,还要借宝玉之手进行传递。在第七十五回写道:原来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玩旷朗,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不到半月工夫,贾赦、贾政听见这般,不知就里,反说这才是正理,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况在武荫之属。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方许回去。后来在中秋团聚时,贾母还问贾珍:“这两日,你宝兄弟的箭如何了?”贾珍忙起身笑道:“大长进了,不但样式好,而且弓也长了一个力气。”贾母道:“这也够了,且别贪力,仔细努伤。”贾珍忙答应几个“是”。

   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在习射过程中,混熟了,哪家的小姐漂亮,哪家的丫鬟俊俏也在交流传递中。也许就在这个过程中,就像宝玉与蒋玉函互赠松花汗巾和大红汗巾一样,为了讨得卫若兰的馈赠,贾宝玉手里的金麒麟落在了卫若兰的手里。卫若兰也听说贾府里有个爱笑爱说,有才有情的小姐也有这样一个麒麟,春心萌动,便像宝贝一样,小心奕奕戴在身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是婚后很快守寡,一个是公子王孙妻妾满室,俩人只好像牛郎织女那样,虽然相爱,却相聚无期。

尽管史湘云孤独一生,但依据她那“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性格,她是勇于和敢于冲破牢笼的,就像她口吃烧烤的鹿肉,心中却有锦绣;就像她喜欢另类爱穿男子的服装那样,冲破心灵的牢笼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与卫若兰互诉爱慕,互表相思,两人到老都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用诗词来抒发两地幽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妙玉之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