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段时间,母亲经常提起父亲的饭盒。这段时间父亲的饭盒经常被刷的干干净净,但以往可不是这样。这是因为父亲调动了工作,为了养家糊口,父亲来到一个陌生的岗位,只为了能多得到点补助。与父亲同一岗位的是一名中年妇女。两个人同守一个岗,互相关照也是应该的。母亲一到刷碗的时候便拿出父亲的饭盒给我们看,用手指着说“看,又给刷得干干净净”。停了一会,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说“那个穷鬼,天天喝大酒,谁能看上他。”但后来的传说是这样的,那个同父亲同一个岗位的女人是因为母亲不照顾父亲,比如冬天父亲没有像样的棉衣,夏天父亲还穿着长袖工作服,饭盒里没有可口的饭菜,出于同情,给予父亲以关照。
至于母亲也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我不能忘记母亲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辛苦。到了后来仅靠父亲的工资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父亲由先前的反对母亲出去找工作,到支持母亲找工作,体现了一种英雄气短的无奈。有时母亲在家休息,父亲便追问为什么没有去上班,当时父亲可能出于关切,而在母亲看来是父亲的无情,无情到天天逼着母亲出去工作,但现在看,这必定不是父亲的本意,因为父亲是个产业工人,他也知道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不过是看母亲在家随便问问罢了。母亲是个东家长李家短的女人,喜欢和邻居在一起唠嗑,也许父亲看母亲跟别人有说有笑而跟自己横眉冷对,产生了醋意,况且母亲也愿意把与父亲的不合嫌隙拿给邻居说,让父亲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从而厌恶母亲。而父亲越厌恶母亲越要说,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父亲平时少言寡语,只有喝了酒才能唠叨几句的父亲常常遭到母亲的抢白,轻者父亲默不出声或者走出家门,重者两人就是大打出手,然后就是冷战,长时间的冷战。每到这个时候父母之间就需要一种润滑剂进行调解周旋,有时是邻居,有时就是我。当父亲酒醉无人能劝说的时候,母亲便把眼光转向我,我年幼无知,爱逞能,不懂深浅,借着父亲平时对我的宠爱,便上前安慰酒醉的父亲,每当我安慰父亲时,父亲往往会停止打闹,母亲便会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母亲的目光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成年后,结婚生子,我略略体会到母亲目光的含义,最受父亲宠爱的应该是母亲,而不应该是我。
但后来,当父亲酒醉我再不知好歹上前安慰时,父亲吼开了我,父亲吼我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的犹豫,父亲是为了保护我吗?保护我不要遭受母亲的妒忌,保护我和父亲之间的清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