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相关评论、诗友互赠诗》 |
《弯曲》一诗,则是且歌对自己的描绘,对“人”的描绘:
我是一个弯曲的小人
小到你看不出我的小
小得让你疏忽
让你无法理解
人也有曲直之分吗
但我确实是弯曲的
在母亲的怀里我就弯曲了
钻出子宫后我又继续弯曲
爷爷怜悯地望着我
他说弯成这样可怎么活
第一次睁开眼睛时
我的世界是弯曲的
就像在父亲弯曲的手肘里
我弯曲得不成样子
几乎让他抱不住
渐渐学会走路
我的路是弯曲的
我把脸弯曲到泥土
从地上捡起别人的遗物
就这样获取幸福
我不敢弓着腰走进教堂
怕主欺辱,贫穷让人脸上无光呐
我常常一个人爬在窗格子上
由此认识一些弯曲的汉字
才知道命运没法解释
于是我开始画画,画点,画线
画一条通往梦境的大道
我用弯曲的笔,画弯曲的直
从起点画到终点
正好完成弯曲的描述
我来到一块黑木匣子前
我说累了,歇歇吧,接着伸伸腰
竟然直了起来。直得让所有的人
都对着我的弯曲
泪如雨下
2004年9月12日
这也是一首好诗,诗中充满了对于生活的隐喻和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弯曲,从肉眼看得见的身体的弯曲,到肉眼看不见的精神的弯曲;从个人的弯曲到社会的弯曲;从现实的弯曲到历史的弯曲;从生的弯曲到死的弯曲。小小的诗歌,写尽了人的一生。一生都是弯曲的,惟有死后才得以笔直,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渐渐学会走路/我的路是弯曲的”。人生之路,自然是弯曲的。这很能获得读者的共鸣。“我不敢弓着腰走进教堂/怕主欺辱,让人脸上无光呐”,这是对弯曲的夸张——弯曲到公平的主,都会欺辱,这是何等的弯曲!
而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弯曲:“此认识一些弯曲的汉字/才知道命运没法解释”。历史悠久的汉字都是弯曲的,可见得弯曲是有历史渊源的。如果说前面写的是横向的弯曲,那么这里是纵向的弯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教会了人学会弯曲,不得不弯曲。比如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夹着尾巴做人”等等思想,不就是对于弯曲的另一种解释么?
这样弯曲的结果,就只能在梦想中描绘笔直了,但是,“我用弯曲的笔,画弯曲的直/从起点画到终点/正好完成弯曲的描述”,就是在梦想中,竟然都无法拥有真正的直,而只能获得“弯曲的直”。真是太深刻了。这种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正应了生活的内涵:弯中有直,直中有弯。“弯”与“直”是互为因果,互相转换,互为条件的。只有相对的弯,也没有绝对的直。
诗歌的最后,人在死后得以变直,而这直的后果,是让“所有的人”,“泪如雨下”,令人思索和悲痛。诗歌从生到死,层层递进,气势连贯,无一处不形象,无一处不经典,给人以极大的阅读快感。诗歌的结尾还让人想到陈村《弯人自述》一文的结尾:“我想做一个正直的人。”
那是一篇极端精彩的长篇散文,且歌这首诗,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纵然人间处处弯,我想一生能正直。”渴望正直,从身体的正直到思想的正直,这才是这两篇诗文真正的主题。这是一个宏大的愿望。它们又使人联想到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请看且歌的《关于唐朝》。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诗歌。在我所看到的所有关于唐朝的诗歌中,这一首算是最好的了:
关于唐朝
我们说得够多
不就是十八个汉子
打下一些疆土
一个和尚
因为会走路,念
阿弥陀佛
就成了大师
一个女人当了皇帝
外刚内柔,杀掉儿子
武功就天下第一了
还有一个姓李的才子
跟天子没有什么
血缘关系
于是他整天
喝酒,舞剑,吟诗
闲着没事
就望着蜀道发愁
这么高,这么险
可叫人怎么走
关于唐朝
谁都听说过
我也曾买到唐朝花瓶
只因为一次失手
就碎了
我还曾买过一匹
唐朝的马
骑了十多年
还没到唐朝
关于唐朝
我不想再说
我的梦
都在唐朝
可是,每当我把眼睁开
想仔细辨认时
却总不是
真正的唐朝
真正的唐朝
早就碎了
2003年11月24日
强盛辉煌的唐朝,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真正的唐朝是“早就碎了”,但是唐朝的文化,仍然在我们心中焕发着迷人的光彩。这首诗用浅显的句子重读历史,带给我们十分亲切的感觉——唐三藏西天取经(进而联想到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武则天让多少女人想起来都扬眉吐气;李白这个诗圣,更是天底下所有诗人共同的楷模,谁不想学他一样,因为才华横溢得到皇帝的赏识,然后带着用不完的金子去东游西逛——“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返名山?”
好象风景也是唐朝的美,难怪得“我”想去到唐朝,骑着一匹唐朝的马,去到唐朝。可是,“骑了十多年/还没到唐朝”。这里通过“十多年”,把历史缩短了,好象我们隔唐朝不远;但是,就是到不了那里。我们隔唐朝,实际上很远啊!不仅仅是一千多年的历史,还有更加遥远的思想的距离。
我们如此心仪唐朝,一个主要的原因,不仅因为唐朝的国力在世界上最为强盛,而且因为唐朝的诗歌成就在世界上都是高峰,最高峰。正是:盛世养天才。
但是,我想在这里说,对于我们写诗为文的人来说,当今的中国,也正是盛世。君不见海外恐怖不断,就我们中国太平?中国的国力正在持续增强。中国的文化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正如且歌在《现代诗歌基础知识》中所说的那样,“诗人不能仅限于个人的小爱小恨,应该把自己的热情溶入国家,溶入社会,对好的现象予以表扬歌颂,对不好的现象也要批评、鞭挞,和平时代虽然没有明显的敌我之争,却能够用手中笔表达自己的爱憎。”
纵然民间仍有疾苦,纵然怀才依然不遇,但是,请相信一个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世,而几十年后,都将灰飞烟灭。正因为生命可贵,时间短促,那么,我们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连犹豫片刻都是浪费。奋斗吧。只争朝夕吧。让我们立下一个大的志向吧:振兴中国的现代诗歌,让中国的现代诗,在本国甚至国际上,达到唐诗宋词曾经拥有的高度。
这样的大事,此生不做,更待何时?这样的壮举,我们不做,更待何人?
想我泱泱大国,谁人能及?看我华夏子孙,何事不成?……
且歌还有很多诗歌,在此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评论。这篇评论,就在且歌关于唐朝的歌吟中暂时结束吧,谁叫他让我认为是“来自唐朝的民间歌者”呢?
在此,顺便推荐一些且歌另外的好诗。且歌的诗,已经是洋洋大观。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用简洁明了的句子表达平凡生活中独特的欢乐和深刻的苦难。他的诗歌,不是我这一篇小小的文章所能够完全评论的,也不是读这么几首就能够尽兴的。希望大家在欣赏之余,进行更多更好的评论:
《行者》
五花马,我对天歌
前面就是落马坡
那是英雄埋首的地方
你会看到,英雄的头颅
落地成土
溅红了一片水草
天暗得比什么都快
把千金裘披上
也挡不住
唐朝的寒
这里离家已经很远
再走一阵就能看到明月
瘦瘦地挂在某人的腰上
再走一阵就能闻到
红酒煮出的莱香
一碗青莱再加一盘花生
多像那首民谣
来来来,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走一阵还有什么
一支剑被舞得锈迹斑斑
一首歌被唱到老
酒杯空得不能再空
开口也只能失语
这里离家已经很远
再走,就回不去了
想到这,我从马上摔落
2003年11月24日
《心事》
——寄给南方的妈妈
在第十二个月,下了雪
空中哐的一声
有人把镜子砸破
像是火把熄灭
我打开朝南的窗
露出几点脸色
从前我爱看风景
现在我想放风筝
2003年12月18日
《稻草人儿》
天黑之前,野麻雀迟迟不走
稻草人儿站在稻草中央
稻子还没熟
快到秋天了,稻草人儿穿着旧衬衫
不抽烟,不喝酒
只想着一些去年的旧事
孩子们渐渐长大,他拍了拍晚风
顺便也向野麻雀挥挥手
多像一位将军
这时天却暗了下来
我抬腿就走。我不走做什么呢
我又不是食草动物
2004年9月5日—9月7日
《老牛》
一头一瞧就是老牛的牛
一头牛老了,他的样子
我不忍描述
年轻那伙,它也有绝活
我信,它那时一天耕八亩
临近牛棚,又有人把鞭子抽
我听到噼哩叭啦的的响雷
从阴暗的角落升起。还有谁
能让荒原一夜长草
一头老牛,老而不朽
身后传来低语
这牲畜
2004年9月12日
《父亲》
每个人的背后都应有另一个人,盯着你
盯着你的成长,也盯着你的死亡
每个人的影子下面都应有另一个影子
看不见,摸不着,却跟你寸步不离
每个人的心里还应有另一颗心
对于肉体的欲望,对于权势的依恋
我很庆幸在临死之前认识另一个我
那个盯了我一生的人
那个跟着我受了一辈子委屈的人
那个爱我而又苦苦地折磨着我的人
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跟你说:看吧
我的一生从未被任何事物折服
2005年11月23—12月4日,于鲤城泉州
《病了》
我病了
要动手术
需要八千块钱
但我现在只有存款五千
她说。一个妓女
没有朋友,没有亲人
向谁求救
都不会有回音
2005年7月24日于泉州
文章引用自:http://article.rongshuxia.com/viewart.rs?aid=398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