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歌且骚——来自唐朝的民间歌者(3)(作者:姚澄)

(2007-01-10 12:05:28)
分类: 《相关评论、诗友互赠诗》

  同样给人过目不忘的还有《黑暗之诗》——

  我相信还有比黑暗
  更黑的地方,那是
  我们无法看到的

  某夜。风高。无月
  小偷失手
  无功而返

饿了
  一人独坐在地球上痛哭

  这首诗视角独特,居然写一个小偷在哭。小偷是令人生厌的,捉到小偷,能打则打。谁也不会去关注小偷的喜怒哀乐。且不说这首诗的思想倾向,我想它应该无损于人们对小偷的普遍憎恶之情——如果诗歌能够有这么大功用,那倒好了。我们只看诗歌营造的意境。这是十分特别的,带有荒诞的色彩:小偷失手……一人独坐在地球上痛哭。
  场面非常宏阔。如果一定要深究这首诗象征着什么,那我只能说,我不太懂。不过,不懂就不懂,我还是觉得这首诗很有味道。我不懂的诗,未必就不是好诗。
  下一首我也觉得不错:《怜悯》——

  捡垃圾的人从街头走到巷角
  他的穿着打扮我不用去细说
  你们一看就知道:喏
  这个人穷得无法生活

  这个人现在走到我背后了
  他的脏脚踩上我的影子了
  他把卑谦的腰对着我弯下
  像要捡起我失落的什么

  显然,是我在怜悯这个捡垃圾的。但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他把卑谦的腰对着我弯下,像要捡起我失落的什么。这里的几个词语非常值得品味谦卑弯下失落
  ”“失落了什么?广义地说,我们都曾失落了一些东西。可不是吗?我们告别童年,匆匆长大;我们告别贫瘠乡村,亲近城市繁华。我们恋爱,失恋;再恋爱,并且结婚,过日子,可是又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我们追逐财富,千方百计,几乎就不择手段……就是这样的一群现代人啊,在不断得到很多的时候,
怎么能没有失落?!也许,我们常常在想:失去的才是最好的。这么一想,我们不也值得怜悯吗?可是谁来怜悯我们?现代人不相信眼泪。现代人不怜悯失落。
  也许,只有这个捡垃圾的,这个被人怜悯的人,在我们背后,对着我们的背影自言自语:可怜的人啊,看你都失落了什么?!
  而我们失去的一切:纯真、青春、友情、爱情、无邪的欢乐,甚至宝贵精神财富,又是什么人捡得起来的吗?……
  这样的思索,没有答案,或者说,在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答案。这也就好了,各自思索去吧。没有答案的问题,才值得思索呢。促使人思索,诗歌已经达到了最佳效果。
  且歌的《算命瞎子》一诗,风格更加平实——

  李建明
  年三十一
  福建人氏
  父母双全
  妻有妾无
  兄弟仨
  子一个
  为人性柔怀刚
  心高志远
  祖业不靠
  自创自立
  衣食无缺
  然命多劫
  早年做事多难成
  财运虽有
  来多去广
  中运渐发达
  又得贵人助
  财禧并进
  受人器重
  家道日隆
  晚运有大名
  大利
  人口昌盛
  福寿绵永
  晚年蔗境颇堪羡也

  这是算命瞎子说的
  跟我想要的
  差不多
  于是我付了一点钱
  并说他料事如神
  如果你也想要一份
  可以去找他
  地址是:贵阳市云岩区
  市西路天桥下
  戴墨镜的就是
  包算包灵
  多备现金

  原来诗句是以算命瞎子的口吻娓娓道来。好在,对作者命运的预测是好的,值得欣慰。
  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我们学过辩证唯物主义,我们不信神,我们不需要唯心的预言。但是,为什么,人生总是常常不那么如意呢?是不是仅有唯物是不够的?便是我,也要常常想到去算他一卦了。人是智慧的,但并非无所不知;人是坚强的,但并非无所不能。我们时常脆弱,时常焦虑,时常迷茫,时常矛盾。那么问问神佛,也未尝不可。也许,算命真是古代玄学的一种呢。让看似神神叨叨的算命者,为自己预测一下吉凶祸福,可以信,但也不可全信。总之,好的咱就信吧,说得太离谱的,则不去管它。但看那人给且歌算得甚好,想来贵阳的算命瞎子,生意要更加兴隆了。
  诗歌的末尾,在调侃之中,对卑贱的算命瞎子寄予了几分同情和悲悯。诗人,就需要具有普渡众生的心胸。如果每一个算命瞎子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每一个接受算命的都能以同情心待之,生活也就多一份美好了。让阳光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无论贵贱贫富。阿门!
  《多余》这首诗,别辟蹊径,居然从脚下写起——

  脚气是脚对鞋子的反抗
  无脚之人天生怕路
  一辈子坐在轮椅上
  有时我赤脚上街
  感觉很孤单

  如果不是因为有要事
  我甚至觉得上街是多余
  脚是多余
  一辈子忙碌
  对人类贡献太少

  有时我甚至觉得
  忙碌也是多余

  觉得对人类贡献太少,已经是不错了。起码心中已经装着人类贡献这些大事。但是,这也是且歌谦虚的说法。别的我且不说,单说这平民诗社,已经是对榕树下的一大贡献了,也是对社会的一小贡献。但愿它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对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我们一起努力吧。你在前面冲,我们在后面跟。你摇旗,我们呐喊。不亦乐乎?

且歌在《现代诗歌基础知识》中,讲述了他自己的一段经历,我觉得可以作为他这种为人类作贡献思想的由来,也是他的诗歌经常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的原因。一个慈悲为怀的人,不是因为他富贵而悠闲,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经历过更多的人间苦难——
  我年轻的时候四处流浪,吃了不少苦,都不是普通的人能够经历的。我曾经睡过马路街头、捡过垃圾、几次被遣送、甚至劳动改造,甚至因为一碗白米饭而向人磕头;被欺骗,被羞辱,被冤枉,什么苦都吃过,十分的狼狈。也曾看到许多比我还苦的人如何过着非人的生活,被苦难折磨。后来我停止流浪的时候,就立志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而现在有些写诗的,受一点点委屈就开始埋怨世界不公了,吃一点点苦头就开始叫苦连天了,自己不思改进,反而整天咒骂老天无眼,埋怨社会风气不良。难道世界以前就不是这样的了吗?我认为诗人至少应该比常人坚强一点、乐观一点;诗人不应该让苦难的生活踩在脚下,任环境折磨;诗人应该更能够认清生活的本质,努力用艺术的手段来感化一些原本善良的人,以达到改良环境、改善社会的目的。
  且歌也许还不知道吧,我曾经也是一个流浪者。我甚至把自己流浪的经历,写成了一部长篇小说。这里就不去多说它。反正,如果写得好的话,我不说,大家也会知道的——在不久的将来。
  还是让我们继续欣赏且歌的诗歌:《你他妈飞得也太高了吧》——

  天空是一架大铁床
  我看到鸟儿在上面飞翔
  鸟儿在上面飞得面不改色,自由自在
  相对于有翅膀的,云彩是弱者
  因为它们缺少一种姿态
  和速度

  这些知名或者不知名的鸟儿
  这些黑色或者白色的鸟儿
  这些我们不知道它幸不幸福的鸟儿
  飞得那么高,飞得那么快
  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由衷地仰慕

  鸟儿,鸟儿
  你他妈飞得也太高了吧
      
  人人都看到鸟飞,人人都羡慕飞翔,而只有且歌,写出了这种特别的心态。我们渴望干一番大事,我们渴望飞翔。那些飞得太高的鸟儿和人,都使我们由衷地羡慕,羡慕得偶尔想来一句亲切的国骂。我们都是有一点阿Q精神的。这首诗明白晓畅,而且诙谐喜人,可就是有一点小小的瑕疵:第一句的大铁床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不好,缺少美感,和飞翔没有关系。但无论如何,诗歌后面的鸟儿们,还是飞得非常美妙,云朵都为之失色,万众都为之仰头,值得欣赏。  
  《旧衬衫》,是一首非常精彩的诗歌。请看:

  旧衬衫挂在墙上像一块阴影
  普通的布料,发毛的补丁
  像父亲脸上曲曲的皱纹
  它说
  多年以来的风总折叠着
  它贫贱的命

  一件旧衬衫是平凡的,在白石灰墙上
  它显得那么不自在,随时都有
  掉落的危险。它东张西望着
  寻找一个比铁丁更牢固的黑点
  就像一个人老了
  总想找根合适的拐杖
  把身体支撑

  那件旧衬衫是父亲的
  我现在还不是一根合格的拐杖

  这首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幅非常细致而精彩的铅笔素描。整个画面的色调是偏向于灰色的,但是,灰色之中,有明暗变化,有高低起伏,有虚实过度。
  旧衬衫实际上就象征着父亲,一生为改变贫穷而苦斗的父亲。多年以来的风总折叠着/它贫贱的命,这是非常优美而形象的句子。类似这样的句子,就是我认为达到甚至超越台湾诗歌的地方。这样的句子,在朴素中带有对父亲的深情,真的是非常感人。好的素描也是感人的,甚至更加感人,因为它排除了过多颜色对于视觉的干扰,更容易把那种力量传达过来,直逼观者的心灵。
  诗的第二节写了旧衬衫的动态:它东张西望;还写了它的心理:担心自己掉下来。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心态。父亲老了,担心自己在人世的位置岌岌可危,于是寻求着自己更加坚强的支撑。而父亲的支撑点只有自己的儿子。我现在还不是一根合格的拐杖。这是的自责。其实有这份心,就很好了。因为父爱跟母爱一样,如山般厚重,如海般宽广,儿女们终究是无法报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