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败为何叫“砸锅”
(2009-07-20 08:59:54)
标签:
直隶梆子三下锅山西梆子京剧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人们常说用“砸锅”来比喻事情办坏了,比如演出不成功,我们就说“演砸了”,考试没有考好,我们就说“考砸了”等等。这里的“砸”显然是指“垮了”、“坏了”,而“锅”则非烧饭做菜之锅。以“锅”喻事,本源于戏剧界的“两下锅”、“三下锅”、“钻锅”等术语。
清末民国初年,我国北方的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同台演出,而剧目、表演等又仍各自保持原状不相混合,人们就将这种班社称为“两下锅”戏班。在南方,一本大戏兼用三种腔调杂演,人们将此俗称为“三下锅”。另外,京剧演员为了扮演自己所不会的角色而临时去钻研、排练,本行也俗称为“钻锅”。在这里,“锅”已经成了“戏”的代名词。旧时,人们常用“砸饭锅”来喻指失业,而戏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锅”了。
前一篇:趣话古人防暑降温
后一篇:一只猫让作战指挥部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