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话古人防暑降温

(2009-07-19 14:15:12)
标签:

槐叶

趣话

冷淘

冷饮

伏茶

杂谈

分类: 透析

趣话古人防暑降温

 

进入伏天,天气闷热的不行不行的,老枪突发奇想,古代没有空调,那时候的人是怎么过夏天的?带着这种疑问,老枪走进了远古时代。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懂得采集积蓄冬日之冰用于防暑。《诗经》与《左传》中就有冬月藏冰的记载,那时设有“凌人”专管冰块的藏取,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保管员吧。每年在寒冬时就凿取冰块,存放在低温的地窖、深井等“冰室”、“冰井”。等到炎夏时取出供饮用降温。有的甚至建有“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

 

 

冷饮消暑见之于诗中的有唐代诗人杜甫的“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诗人将显贵之家公子小姐吃冷饮消暑写的颇为形象逼真。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清代诗人王涣洋曾对“冰镇酸梅汤”吟诗赞道:“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

 

 

在古代,有一种叫“槐叶冷淘”的消暑食品,据《唐六典》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这种独特的消暑凉食是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中,做成细条煮熟后存放深井中或冰窖里冷储,据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槐叶有治霍乱烦闷、肠风痔疾、鼻气窒塞等医疗用途,可见古人早就善用中草药来防暑了。

 

 

古代民间,已有不少消暑的器具,“不动无风动有风”的扇子,就是古时候一种“时髦”的散热工具。古典小说中就写到,在夏天“赤日炎炎如火烧”的时候,“王孙公子把扇摇”。

 

 

古代的医药在防暑中更是大显身手,在民间,盛夏时习惯饮用“伏茶”、“凉茶”、“午时茶”,这几类消暑饮料大都是用中草药煎泡而成,不仅每户自煎,有些药铺、街市、路口也有出售,由于有着较好的解暑清热疗效,至今此风还盛行不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