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北师大四剑客之一:怒放的伊沙

(2013-08-27 06:30:02)
标签:

转载

分类: 曲水流觞
伊沙怒放
怒放的伊沙
    吴元成
   
在天津,在曹禺剧场,伊沙获得葵怒放诗歌节第三届现代诗成就大奖。这是民间的褒奖,伊沙或许更看重,因为这是他的北师大同学诗人徐江及其葵同仁对他的认可。拼杀了近30年的伊沙不再仅仅是“伊沙现象”,而是伊沙诗歌。
葵向日而动,是生命的方向,合天地之大道,是大方向,亦如伊沙的诗歌;葵为诗而作,是先锋的方向,蕴东西之诗魂,是好方向,亦如伊沙的诗歌。葵的坚守执着亦如伊沙。所以,徐江请我和一位博导为伊沙颁奖,十分乐意。和伊沙第一次相见是在洛阳栾川重渡沟先锋诗歌论坛上,其实早在诗江湖论坛,我和伊沙、李霞等就一起为汉诗榜做过一些事情。网络上的伊沙妙语连珠甚至骂语连珠,张扬,尖锐,和网络下的他的儒雅似乎难以联结起来。其实,这就是伊沙。他和许多60后、70后诗人一起已经成为当下汉语诗歌的中坚力量。作为其中的优秀分子之一,伊沙以诗歌、小说、批评、翻译、出版,多路出击,全面挺进,势头雄健,不可阻挡。
这就是尖锐的伊沙。他以持续不断的创造性、爆发力,影响了自身和这个时代,这个“诗歌天才”(伊沙的话)早在1990年的《饿死诗人》中,就对复述农业迷恋麦子的诗歌怪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我呼吁:饿死他们
    狗日的诗人
    首先饿死我
    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
    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其饱满的激情和思辨色彩溢于言表,而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今天。对此,吴思敬先生如此评价:“《饿死诗人》指认并命名了一个时代,这就叫经典。”
这就是智慧的伊沙。20多年来,伊沙每有新作,或有“大言”、“壮举”(如网络论战,如编选推荐新世纪诗典),都能产生巨大的反响。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的另类,而在于他的智慧和思想。他的《车过黄河》乃至他的《梦系列》及其长诗《唐》,都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诙谐、禅思乃至“叛逆”,以及驾驭题材的能力。
这就是创新的伊沙。他的可贵之处远不止上述两点,也不限于他对口语诗的发扬光大和改良,他的创新精神始终一以贯之。他高度关注、关照、透析现实、民生,并由此和内心世界相互生发,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音。伊沙是对多元而善变的。在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的今天,纯正的诗歌精神正被消磨、消解甚至瓦解。伊沙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对无序和迷失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作为朋友,我愿意看到继续坚持创新、走得更远的伊沙。
    (天津伊沙诗歌研讨会上未及发言的发言提纲,2013,8)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