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小滨提问:像人类一样行走街上
(2013-01-14 14:18:22)
标签:
张后答杨小滨提问诗人生活文化 |
分类: 大爱无言 |
像人类一样行走街上
答杨小滨先生的“北京诗人生态研究”
新年好!
我目前主持首都师大的“北京诗人生态研究”研究项目,希望获得你的支持。如果你【目前定居或长住北京】或【曾定居或长住北京并曾被归为“北京诗人”】(二者符合一项即可),可否麻烦填写下面的问卷(简单或详尽均可)。答问内容将以访谈形式另行发表。感谢!
杨小滨
中央研究院 中国文哲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2013年1月6日
诗人张后答杨小滨问卷
1.
张后:我敢肯定我不是北京人。同时我也敢肯定住在北京城里或北京城外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北京人。是否是北京人这个概念其实是子虚乌有根本不存在的。我讨厌别人问我是否是北京人。我讨厌一切人问我是否是北京人。
是否是北京人有那么重要吗?这是多么狭隘的一个地理概念。
北京城近年提出一个虚伪的“北京精神”,我其中一条特别梗梗于怀,就是那条所谓的“包容”,北京有包容吗?如果有,就不用特别提出这一条了。
一点都没包容。办个宅电还得要分两种方式;念个破书还得“被迫”交助学款,真是他妈的他妈的了。呸,整一个“种族歧视”。
说实话,我在北京居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天气我还是喜欢的,比起我的东北,这里冬天不冷,夏天虽干燥难忍,但总还可以挨过去。一挨到秋天,我就浑身舒服得直痒,想天天叫春。
还有一个我选择居住北京这里的原因,是这里的工资比较高,干一个月,顶我在原居地干一年。而且这里充满了一切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换一句来说,这里充满挑战与诱惑和收获。
2.
3. 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对你的生活和写作有什么影响?
4. 你如何看待北京的都市(商业、娱乐……)文化?它对你的生活和写作有什么影响?
5. 北京的传统文化(紫禁城、天坛、京剧、相声、遛鸟、冰糖葫芦……)对你的写作重要吗?
没觉着北京有什么传统。紫禁城、天坛就一名胜古迹罢了,一个石头彻成的园子,紫禁城和天坛相比较而言,就是一个大园子和一个小一点的大园子而已。至于京剧,是八大徽班留下的,能说是北京的吗?而相声也不止北京人说,天津人也说相声,很多说相声的,我说的是说得好的,大概全是天津人。至于遛鸟,那是旗人的玩艺。冰糖葫芦,南方我不知道,北方哪一块地方都吃,不是只北京吃冰糖葫芦,我们小时候口袋里没钱,上街去,能吃的只有这个冰糖葫芦,那是穷人解馋的吃食,没什么所谓的文化在里面。更别说北京的传统文化了。如果一定要说出一个北京文化来,那就是贫嘴。北京人很贫嘴。如果你一大早晨,在街上看见有两人在那里扛着麻袋扯闲篇,一准就是北京人。你问了,不是,你找我来。
……这……这……这些,对我的写作没什么可重要的,简直就是鸡毛蒜皮。
6. 你从事什么职业?你目前的职业跟写诗有什么关联吗?你最认同的身份是诗人还是你从事的职业?你如何分配职业的时间和写诗的时间?
其实要说认同某一个身份嘛,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的。我很喜欢说自己是一个诗人。不仅我自己喜欢说自己是诗人。别人也喜欢说自己是诗人。很多人都喜欢说自己是诗人。因为说自己是诗人,虽说在当今社会不会被别人刮目相看,但至少做错了某一件事情,会被人原谅。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诗人是个精神病。至少是神经上有点不正常的人。就凭这一点,诗人也应该大有可为。
我一般在晚上写作。如果在一天里的时间我一般在晚上写作。如果在一年里的时间,我一般在秋天写作,我喜欢在秋天时写诗,或者在秋天的晚上写诗。其他时间我都在写其他的文字。或小说或随笔和剧本。
7. 你在北京和哪些诗人交往比较密切?你喜欢和兴趣相投的诗友经常扎堆吗?诗人间的交往对写作有什么(正面或负面)影响?
当然我在北京还是有一些好朋友的,但我们不经常见面,一年有一阵是见面的,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一次面,但每一次见面都很热情,像每天都见面,彼此没隔阂。彼此充满纯洁的友谊和信任。比如我和周瑟瑟。比如我和海啸和南方狼。比如我和车前子。比如我和洪烛。比如我和何三坡。比如我和卧夫。比如我和小云。比如我和……
至于诗人间的交往对写作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之类的担忧则是不必的,真正的诗人都很成熟,不会受任何人的影响。
8. 你写诗时内心的语言是普通话还是其他方言?在北京居住对你写作的语言形态有什么影响吗?
9. 你曾经以北京(包括景物、人物、历史……)或北京发生的事件(比如最近的洪灾)或你自己在北京的任何经验为题材写作过诗吗?如有,可否附上?也可提供网址或具体的发表信息(标题、刊名、发表日期等)。
《北京印象》组诗:
《一只鹰落在十三陵的石碑上》
大群的白鹳,在沉滞的空气中低低地飞行
七月的铅云从花茎上打落
一只鹰落在十三陵的石碑上
所有的王都在我的脚下
卑微的草茎,听得见心痛的声音
神用春天般的那只手安慰一个失落的灵魂
沉睡的村庄,隐秘的河流
我拿着皇帝亲手栽植过的桃子咬了几口,一笑而过
《失陷》
我喜欢北京女人细长的眼睛,眸中似含秋水
温情雅润
如果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我没和妻子在一起
那么我一定是失陷在颐和园的长廊里
和少女慈禧一同观看荷花灯
《古刹》
一条蛇斜躺在长椅上
丝绸般的寂静中,我找到一片含水的烟叶
远处树林里的香气开始四处弥漫
我双手抚过的白健,像掠过一片最初的雪野
傍晚的颜色被风吹灭,周围的水开始发亮
看见深林中平静的古刹
年少的僧人正在一丝不苟地燃香
《漪香园》
月色溶溶的水声中
我看见了久远的采菊的情人
莲花睡在荷叶上
一片叶子绿了
《坐在国子监里》
凝望枝头上的鸟儿,一束阳光正飞速离开
雨水之后,我身后的桃花
开得更加烂漫
白得耀眼的石头,锈蚀着古代的汉字
一个穷秀才,打着伞姗姗而来
我坐在水边,把《诗经》捧在手里
真是书声朗朗啊
鸟群散开,矢车菊开出无数朵小黄花
《圆明园遗址》
人群不断涌动,每个人的背脊都像一面断崖
我抬手拧紧眼镜上的螺丝,好让眼泪不在滴下来
整座圆明园的墙壁,布满了苦难的呻吟
我无法不叹息
只能在想象里掬一捧山水的灵秀
为你裸露的身体,披上一件绿色的外衣
《香山》
村庄从炊烟中浮起来
那些风中的语言,开满了莲花
细雨中的蝴蝶在草尖上振翅
花香嘹亮的翅膀,倒挂在树枝上
隐居在山涧里的泉水的芬芳
每一滴水声都是一个词
《玉渊潭》
玉渊潭里的樱花是些值得留恋的往事
那里灌木葱茏水草丰美
少女抬起头颅,挺起小小的乳房
愉快的灯火在远处眺望
月亮繁殖出许多蜜蜂
10.你的诗歌写作有没有在任何方面内在地回应了北京的文化、社会或生活?如果有,是如何体现的?如果没有,为什么?
《老虎》
我们像两匹怪兽
身上长着斑斓的皮毛,据说是稀世之宝
人类到处捕杀我们
只是想成全他们一己之私的爱好
我只有将我们的洞穴捣腾一空
带着所有的物品远走他乡
在京城,我一直梦想着穿件长衫
像人类一样行走在街上
11.你认同自己是北京人吗?或者,如果未来你居住得足够久,你将会认同自己是北京人吗?你通常被视为(称为)北京诗人还是……
12.作为一个诗人,你觉得自己在北京这个现代都市有另类或边缘的感觉吗?为什么?
13.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北京的是什么方面?为什么?
我最不喜欢北京的地方,是北京太大了,常常令我迷失方向。如果要去哪里的话,我每每事先在网上搜索好半天,结果有时还是走丢。“在京城,我一直梦想着穿件长衫/像人类一样行走在街上”。
14.你有没有写过有关北京生活或写作的文章?如有,可否附上?也可提供网址或具体的发表信息(篇名、刊名、发表日期等)。
2013-1-14北京衙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