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何时成为‘新诗代’的诗人?处于什么原因?
张后答:应该很早了吧,我的诗《坠马髻》、《夜像雾一样漫起来》、《木质的夏天》被选进新诗代诗选是2004年。
2.把您的诗歌贴在‘新诗代’网站的论坛上是否就是‘发表’?
张后答:当然算发表了,我认为所写的作品,只要公开了就是发表,那怕没有人来读也是发表。发表的意思就是公开。载体不同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3.把诗歌贴在网站上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张后答:这个很容易回答,就是让大家看到我所写的,你说向众人显示也好,虚荣心也罢,反正就是贴出来向更多的人看到我所写的。
4.参加‘新诗代’活动是为了促进您的职业、为了爱好,或者为了朋友联络网?
张后答:为了获得朋友的青睐。赢得友谊。
5.‘发表’和‘出版’有何不同?
张后答:上边答了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印在纸媒上更便于传播和阅读而已。出版呢能挣些版税或官方认可。或者说能在官方的传播带上公开流通。
6.在论坛上发表的诗歌与出版的诗集之间是否有差异?
张后答:差异肯定是有的,世人的许多看法仍是势力的,譬如说,有些人就认准出版的诗集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你出版了诗集在身份认定上也有个依据。否则就有心虚的感觉,必定网络是虚拟的。发表的诗再多,有一天这个平台一旦消失,所有的文字将全都不在。
7.读者对一本诗集与对网络诗歌的看法一样吗?
张后答:绝对不一样,手中握着一本诗集的感觉比较有质感,而出诗集在如此出版相对容易的今天对于一些诗歌从业者,仍然是望尘莫及的事情,但在网络上发表过于容易和便捷所以反而被读者看得很轻,在一些传统读者的眼里,网络诗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甚至那些持口语写诗从业者也不是诗人,他们的被认可只在从业者之间。
8.您觉得‘网络诗歌’是什么?对您来说,这种网络诗歌是否应该使用特别的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的特征。(即:媒体特种的诗歌:medium-specific poetry)
张后答:实际上就目前来讲并不存在真正的网络诗歌,诗歌在网络也只是载体不同,和印在纸媒上是一样的。真正的网络诗歌,我认为只能在网络上阅读,并带有鲜明的网络特征,换句话来说,真正的网络诗歌是运用网络语言所写成的诗歌,而这些阅读也只能在网络上才能阅读,因为它限于一些软件的使用,一旦下了网就无法阅读或干脆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也就是你所说的“超文件标记语言(HTML)”,只有这样的诗歌才可称为网络诗歌。
9.新诗代的诗歌是否‘网络诗歌’(媒体特种的诗歌)?
张后答:新诗代的诗歌百分之一千不是网络诗歌,这也不仅仅是新诗代,截止目前所有的网络诗歌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诗歌,因为它们的存在放在哪里都能阅读,没有任何的网络标记和网络符号。
(张后博客:http://blog.sina.com.cn/m/zhang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