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生要住私楼,租买都贵。捱不住,便排队住公屋,现有28万人在轮候之中,需要3年多时间。港人一旦离世,如果亲友难以负担私人的墓地或骨灰坛,便要排政府或半官方的骨灰坛,排上3年也是等闲。港人知道骨灰坛短缺,但就反对在自己区内兴建骨灰坛场。由于供应不足,近年骨灰位价格比私楼的升幅不遑多让。
香港每年死亡人数4万多人,九成进行火葬,再加上土葬后“起骨”的需求,对骨灰坛有极大需求。去年和合石已推出4万多个骨灰位,现仍有5000多个空缺,但位置不如理想。排队上政府骨灰坛持续要等几年,未来供应令人担心。至于半官方性质的华人永远坟场便有1.8万人正在轮候旗下荃湾、将军澳、香港仔、柴湾坟场的骨灰坛,柴湾有家族灵灰位最早由2005年排到现在,将军澳普通禁香区灵灰位有最早由2008年排至现在,荃湾有 6800人排普通位最早由2011年排至现在。“先人灰骨一旦未能排到政府位,便滞留在殡仪馆、长生店或道观里,暂时泊在那里,等到轮候上位。”从事殡仪业20多年的张先生说,其实长生店、殡仪馆等都不想暂管骨灰,先人始终是要上位安息下来。
香港弹丸之地,只有一成进行土葬。入土为安,非常困难。家属要为死者土葬,一般安放于和合石坟场,七年后要把骨殖挖走。要是葬于华人永远坟场,也不是一睡“永远”不起的,大部分墓地十年后要续期或不接受续期。华人永远坟场置有永久墓地,每年只有零星的重用,售价28万元。港人身后要葬于永久墓地,机会微乎其微。
香港私价贵绝全球,一个居屋单位一平方米都要一万港元,但仍不及一小格七吋乘八吋放置骨灰坛的价格高昂。殡仪业内人士说,由于香港欠永久墓地供应,富贵港人便选择北上。按中国传统,死必归土,亲友为其做完仪式后,便即日运往内地,不少愿意花上几十万元甚至300多万于深圳大鹏湾华侨墓园购地,不惜舟车劳顿进行土葬。至于穷人,死后也可获福利支持。譬如接受综缓人士,政府提供约13200元的殓葬服务,包括死亡注册费、火葬费、棺木、殡仪化妆、寿衣、灵车仵工、骨灰坛,至火葬完成领回骨灰。
港府倡议绿色殡葬政策,食环署建议海上撒放骨灰、在纪念花园撒放骨灰,以及“无尽思念”网上追思服务。由于土地缺乏,政府一度提倡进行海葬。早前业内估计是一盘新生意,但如今发现不是太受欢迎。业内人士称,除非死者无儿无女,否则后人宁可多尽孝道,进行传统土葬或火葬仪式。(黄楚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