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们的定期疯狂聚会

标签:
东京海外美国美图女性情感育儿教育国际文化日本生活休闲感悟杂谈 |
分类: 温柔的夜 |
我有一个好朋友 W。从小是家里四兄弟姐妹中的长女,爱小孩子爱得不要命类型。苦读十几年拿下了美国儿科医生执照,行医后却又受不了每天在医院面对孩子们的生离死别,怀孕 后就辞职专心在家作妈妈。
W 的老公是我家先生的同事,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系着个围裙在院子里面一边给大家烤肉一边吆喝她的孩子们别爬到栅栏上面……见了几次她都是类似打扮,后 来知道她是那所光听了名字都让我倒吸凉气的长春藤毕业的儿科医生,吓得我再接到她打来的邀请蓓卡去玩的电话我想了好半天才敢答应。
前不久我的这位好朋友最小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她新找到了份“钟点工”。
上班地点在我们住的附近的空军基地的某礼堂;每周三下午到晚上,内容是组织基地和使馆的孩子们疯狂聚会;目的是让所有到场的孩子们都高兴。
W 爱这份工作爱得每周过了周三就盼下个周三,有时候盼得两眼孙悟空似的冒着金光盯着挂历发呆的程度。
理所当然的,每周,我们都受到邀请,我们已经连续去了三周了,每周蓓卡都玩得特别尽兴,通常是当天晚上至少会提前一个小时上床睡觉,给我和她爸爸更多的两 人世界时间。
W 每周都变着花样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们高兴,这个名牌美国医生目前每小时的收入和办公室打字员差不多,不过,她就是爱这份工作。
孩子们定期疯狂聚会的地点在一个带有餐饮设施的礼堂——最重要的是有舞台!
进门的时候要签到!
把写上孩子名字的签到卡放进相应的年龄段篮子里,等待抽奖。
桌子上摆满了印刷好的供孩子们涂鸦的图画纸,每个餐卓上都有挂着氢气球,摆着一小篮五颜六色的蜡笔。
http://s7/middle/4b8ba475g843512ef51b6&690
http://s15/middle/4b8ba475g8434f37af43e&690
聚会的开始是聚餐。
每次都是自助餐形式。成人每位 9 美元(几乎算白给了),孩子一律免费。
前菜一般都是沙拉和意大利拼盘,有时候还有亚洲厨师的手艺。
主食的种类至少二十种以上;甜品也总让人眼花缭乱。
http://s1/middle/4b8ba475g843508078e50&690
聚餐的时候背景大屏幕是近期的迪斯尼动画片。
在聚餐的时候不时地会有孩子们在身边跑来跑去跳来跳去,大厅的门口设有警卫,任何孩子都出不去,也丢不了。
随着大家一边吃一边看着孩子们疯跑,音乐缓缓响起。
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Dance Music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涌想舞台,尽情“发泄”心中的节奏!
蓓卡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个子很矮, 屁股扭得也不如人家大孩子好,可最重要的是参与的快乐。
http://s10/middle/4b8ba475g8434f51dbe39&690
http://s6/middle/4b8ba475g8434ff5676b5&690
照顾到不同种族的孩子们,音乐有乡村音乐,有亚洲风,还有儿童 Hip Pop。蓓卡是个名副其实的 Red Neck,听见美国乡村音乐就会立即蹦下桌子跳到舞台上;听到 Hip Pop 或 Rap 就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上.(受她爸爸的影响。相公从来不让孩子听 Hip Pop类,电视上出现了马上就换台,其他场合出现了立刻走开,而且告诉蓓卡那不是真正的音乐。)
在舞台上,白人的孩子们,黑人的孩子们,亚洲裔的孩子们,拉丁裔的孩子们共聚一堂劲歌劲舞!
http://s14/middle/4b8ba475g8434fd876cbd&690
跳舞的间歇时间是抽奖。
三岁以下组的孩子们不太懂得做游戏,所以直接抓阄抽奖。蓓卡每次都能抽到,(因为三岁以下的孩子少)奖品是只漂亮的迪斯尼彩绘氢气球。(我家都快能开气球 店了)
三岁到六岁之间的孩子们分成组玩音乐抢椅子的游戏,最后胜利的孩子可以自己在玩具篮子里挑奖品。
http://s12/middle/4b8ba475g843502ab246b&690
六岁以上的孩子们玩运球赛跑游戏,男女分组开赛,运动量可不小,胜利的组每人都有奖品。
http://s6/middle/4b8ba475g843503cf2205&690
当然了,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大人们的工作是继续——吃!
http://s13/middle/4b8ba475g8435063fbb5c&690
http://s12/middle/4b8ba475g84350f6d127b&690
游戏结束后又是跳舞时间!
等大人们都吃差不多的时候开始 BINGO 游戏。
http://s16/middle/4b8ba475g8435052dac2f&690
每周都有至少十多个家庭 BINGO ,我们 BINGO 了两次,每次都收获一直毛毛玩具,上周收获的是新娘米老鼠,本周收获了一只小考拉熊。如今蓓卡一看见屏幕上的 BINGO 就直接跑到领奖处开始站排……
http://s12/middle/4b8ba475g84350c0eba3b&690
BINGO 结束的时候打部分的孩子们已经玩得筋疲力尽,大部分的家长们都酒足饭饱(会场没有酒精类饮料)。
大家纷纷找到自己家的孩子往家里领,孩子们和小伙伴们都很依依不舍,互相约好下周再见。
http://s9/middle/4b8ba475gd2a12613aea8&690
忙碌了一个晚上的,而整个会场的组织者——嗓音已略带嘶哑的我的好友这个时候脸上也会露出眷恋之色。
参加了几次这样的孩子们的“疯狂”聚会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美国人对孩子们,整个美国社会对孩子成长的重视。
为了让使馆的孩子们也能参加聚会,基地为住在使馆附近的家长和孩子们专门开通了接送班车——当然是免费!
除了每周三我的好友组织的这样的聚会之外,在使馆区,基地里给孩子们提供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举不胜举。
每周周末有专门为 Toddler 们准备的 Sesame Street (芝麻街)游乐城。所有的表演都来自专业演员,所有的形象都和 Sesame Street里的人物一模一样,连声音都是利用科技手段 Copy 的。
图书馆在放学后的时间,给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准备了读书时间。有专门人员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大一些的孩子们用表演的形式互动。
室内游泳池每天都免费开放,免费教所有年龄段孩子们游泳。
基地里面设有一整栋楼的孩子活动室。里面有让孩子随便涂鸦的大厅;有让孩子学习手工制作的大厅;有学习木匠大厅;有造模型大厅;有编制大厅;有钢琴琴房; 有油画室,水彩画室,还有声乐房……
还有十岁以上孩子们的一栋楼的活动空间!
尽管这些爸爸妈妈们被派到海外工作的美国孩子们离祖国都非常遥远,但是他们一点儿都不寂寞,也没有生活上的不便。
而令我更惊讶的是,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为了孩子们的快乐而辛勤耕耘着的组织者们,很多都是和我的好友 W 一样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专家。
每次参加聚会,我都会看到在大厅里忙碌着的其他妈妈们,我问了 W 才知道,她们都是志愿者,是没有收入的……
在使馆,在基地,只要有孩子们的地方,我们总能看到活跃在各种各样活动场地的美国爸爸妈妈志愿者。
有每周日在棒球场专门陪一群男孩子们打棒球(说白了和专门捡球的差不多)的美国爸爸们;有专门在孩子们放学后在游乐场确保孩子们安全游戏的妈妈们;有专门 在各个活动室指导孩子们做手工艺的艺术家妈妈们;还有免费辅导喜欢乐器或演唱的孩子们的音乐家妈妈们……
只要有美国孩子的地方,就能看到美国家长的志愿者们。
美国的教育并不完美,美国的社会环境也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美国国民对待教育的心态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前一篇:美国宝宝都读哪些书?
后一篇:扇自己耳光——很疼